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中华艺术 > 演艺 > 《人文颂》开拓传播当代儒学新方式
《人文颂》开拓传播当代儒学新方式
当代儒学网   2013-09-28 00:31:13 作者:姜梦诗 来源:晶报 文字大小:[][][]

 

   《人文颂》借用西方交响乐的形式与表现手法创意诠释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将中华文化的价值和光辉展现在世人面前,用声音描摹了一幅恢宏壮丽的中国梦。

9月21日晚,巴黎。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女士邀请,深圳原创大型合唱交响曲《人文颂》专场音乐会于“世界和平日”当天,在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奏响。1300多名海外观众欣赏了这曲人文与和平颂歌,掌声如潮水般响起。

《人文颂》借用西方交响乐的形式与表现手法创意诠释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将中华文化的价值和光辉展现在世人面前,用声音描摹了一幅恢宏壮丽的中国梦。深圳“七年磨一剑”的成果,在国外备受好评。这也让深圳人开始思考:在当下,我们该怎样解读儒学核心价值观,又该用什么样的传播方式来推广儒学?近日,晶报记者专访了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景海峰,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五常”是重要的思想资源

《人文颂》的五个篇章分别表现了仁、义、礼、智、信,这些贯穿于中华儒家文明的核心价值观,被以交响合唱的形式优雅表达。景海峰教授认为,从这个角度切入,对传统儒学进行当代解读是非常适宜的。

“中华文化血脉悠长,在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明风范和理论气质,在各种思想元素不断激荡与融会的背景下,锻造出了自立于世的核心价值。”景海峰说,在这些内容中,作为中国文化之骨干的儒家思想无疑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作为儒家伦理内核的“仁义礼智信”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不了解“五常”之道,就不能深入到儒家思想的内里,也就难以把握中华文化的核心观念。对于当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建构来说,“仁义礼智信”依然是最为重要的思想资源之一。

作为中华文化长期积淀下来的价值理念,“仁义礼智信”融合了中国人久远的历史经验和丰富的处世智慧,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境遇的改变,这些价值理念的内涵是在不断地充实和调整的,一些不合时宜的内容被舍弃掉,更多新的内容被创造性地添加进来。正是在一代代人的社会生活实践和思想创造活动中,这些价值理念才得以保持了它的活性而历久弥新的品质。在这个过程当中,只有结合新时代的特点,以经典文献为依据,因时制宜,融会贯通,将一般性的思想道理和具体的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进行创造性的阐释,才能克服因为时空因素所造成的隔膜与障碍,使得古老的思想资源转化成为当代人精神世界的养分。

用当代思维解读

“仁义礼智信”

从“仁义礼智信”的普遍道理来讲,实际上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和我们当代所面临的问题联系起来思考。景海峰认为,“仁”从孔子时代开始就成为一种道德理想和德性精神的象征,表达了人道主义的基本原则。到了今天,所谓的“仁”就是要讲以人为本、尊重个人,保护社会公众的基本利益,保障宪法所赋予公民的各项权利的实现。倡导社会文明之风尚,来最大限度地体现“仁者爱人”的精神,让仁爱成为社会公众普遍认同和追求的价值理念。

“义”的现代意义则在于公平相宜,把平等正义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理念,以积极的社会公正性来对治因自然因素或客观条件限制所形成的差别性,以消弭人性的缺失和欲望的极度膨胀所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和极端的不平等性。

“礼”在现代社会已经没有了古典意义上的神圣性或者宗教氛围之下的庄敬感,而变成了仪文、仪节等以公司文化为代表的仪典形式。景海峰说,对于公民来讲,“礼”是一种内在的教养,需要提倡相互间的平等、尊重、理解和宽容,在长期的调养和教化之下,形成一种普遍的国民精神,为良好的社会制度奠定运行之基础。

“智”与今天所说的知识论问题有所不同。就“智”而言,它不仅要认识和把握不同的事物,有所决断,而且本身就是一种身心陶冶的工夫,是一个物我融一的过程。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越来越捉襟见肘,“复制”型的文化角色也越来越不能让人满意,知识的创造与范式的更新,需要有文化的独特性。

诚信问题是古今如一的,古人讲诚信,今天更应该讲诚信,因为现代社会的流动性和交往关系所带来的复杂度是以往任何时候都难以比拟的,如果没有诚信作为教化的基础,纵然有再多的契约和立法也是无济于事的。“信”是社会建立规则和制度的基础,是人类交往活动有序性的根本保障,一个没有“信”的理念支撑的社会,必然是尔虞我诈和混乱的社会。

《人文颂》打开

当代儒学传播新局面

景海峰说,《人文颂》在巴黎的成功演出不仅仅是一次中国声音的传递,更是对传播当代儒学新方式的一次思维开拓。

“以往我们都是通过学术方式,比如说学术论文、学术交流等等,可以说用音乐的方式来传播和表现是史无前例的。”景海峰说,自己也曾经观看过山东等地的大型礼乐祭祀典礼,也非常具有感染力,但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方式。此次《人文颂》采用的交响乐形式由西方传入,对西方人来说更有感觉,也更容易体会。

“以往我们常采用传统的方式去传播,我们自己可以说得很清楚,但是忽视了接受方的效果。用西方人的方式向西方人传播,明显是更有效的方式。”景海峰认为,近些年,网络等新媒体的崛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0年,我们曾经拍过一百多集的动画片《孔子》,用动漫形式讲述儒家文化的人物传记,这样的传播效果肯定比说教要好。未来我们也应该考虑采用多种类、新形式的文化艺术方式来传播儒家思想,比如蔡志忠用漫画解读儒家经典著作,都是极好的。”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