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中华艺术 > 演艺 > 中國歌劇舞劇院:3部原創劇為民族歌舞劇探路(圖)
中國歌劇舞劇院:3部原創劇為民族歌舞劇探路(圖)
当代儒学网   2013-08-29 06:13:39 作者:峂清辑 来源:中國文化報 文字大小:[][][]

 

《紅河谷》劇照

 

《蘇武》劇照

 

《孔子》劇照

 

  8月16日,2013年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拉開帷幕,中國歌劇舞劇院新創舞劇《孔子》以清雅飄逸的風格再現了孔子厚重跌宕的一生。8月22日,該院保留劇目《紅河谷》在北京保利劇院成功上演。至此,中國歌劇舞劇院成為演出季中首個順利完成展演節目的院團。

  演繹歷史人物,對人物的加工與創造往往面臨巨大挑戰和爭議。舞劇《孔子》用藝術的方式走近孔子,不僅要展現孔子的儒家思想、人格魅力、精神特質、智慧光芒,更要傳遞源遠流長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挖掘蘊含其中的當代價值和中國精神。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歌劇舞劇院選擇孔子進行演繹並通過孔子與當今時代對話,顯示了一個劇院的創作勇氣、文化擔當。

  中國歌劇舞劇院是文化部國家藝術院團中歷史最悠久、涉及藝術門類最齊全的國家級院團,60多年來創作了100余部優秀劇目。劇院在探索具有民族風格、民族氣派的民族歌劇舞劇創作上經驗豐富,創作了《白毛女》、《寶蓮燈》、《紅樓夢》、《南京1937》、《在那遙遠的地方》和《紅河谷》等多部堪稱中國現當代歌劇舞劇經典之作的作品。在歌劇舞劇的民族化創作方面,中國歌劇舞劇院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近幾年,在文化部黨組的領導下,中國歌劇舞劇院領導班子確立了“以歌舞晚會的收益盤活歌劇舞劇創作”的核心理念,帶領全院演職人員齊心協力,通過強化內部機制改革,開拓演出市場,充分挖掘內部潛力和努力創新,演出場次和收入連年遞增。在取得良好社會效益的同時,也收獲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留住了人才,為歌劇舞劇的創作提供了資金及人員保障。

  中國歌劇舞劇院院長林文增認為,“當前,民族歌舞劇創作面臨的最大難點在於藝術創作的兩個基本點,即內容與形式。內容離不開對生活的觀察、認識、了解,形式也離不開對內容的表現、解讀、宣泄。它們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中國歌劇舞劇院的整體水平不僅要保持國家級的最高水准,還應該通過不斷學習汲取歷史和時代的養分,不斷探索和創新。中國民族舞的發展正趨向於多元化,而正是舞蹈形態和表達上的多元化、豐富化,造成了創作者無法在藝術精神層面的深入。如果沒有對傳統文化獨到的思考,這種繼承是沒有生命力的。而且民族舞面對的觀眾群的知識結構也在變化,觀眾的欣賞需求層次也越來越高,對民族舞從業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林文增還認為,難點還有一點——正如中國歌劇舞劇院前院長喬羽所說的“不為時尚所惑,不為積習所蔽”,如何辨清和把握規律也是個難點,文化藝術領域中的難點,就是如何發現規律、尊重規律、順應規律。面對難點,中國歌劇舞劇院迎難而上,總結出了一套民族歌劇舞劇創作的獨特經驗。

  首先,劇院堅持的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是文化藝術發展創作創新管理運行的規律。林文增認為,這個問題既簡單又復雜,既是難點又是關鍵點。一旦准確地找到,很多看似復雜的問題便可迎刃而解。難點很可能就是突破點,一旦突破很可能就轉化為亮點、閃光點,如何辯証地看待對待難點才是問題的關鍵。

  其次,劇院在注重創作要符合當代觀眾審美的同時,又注重對古典藝術精神的繼承和把握,傳達出藝術工作者對傳統文化的思考。劇院參演2013年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的3部作品,在題材上既有神話題材的挖掘,也有古典文學藝術的借鑒。從古代人物入手找尋中國文化的根源,以肢體語言追問人物的命運,體現了劇院的藝術高度。

  再次,劇院堅持機制體制的創新。此次演出季推出的3部作品創排中,劇院對演員人才不拘一格,不論資排輩,與國際接軌。據悉,中國歌劇舞劇院始終堅持對歌劇舞劇演員的培養,舞劇《孔子》,歌劇《蘇武》、《紅河谷》都採用了公開競選角色的選拔方式,經過唱段、舞段展示,角色配合,角色性格分析等環節,一批年輕有實力的演員脫穎而出。

  舞劇《孔子》的男主角胡楊是今年剛剛進入劇院的新人,憑借扎實的舞蹈功底和較強的文學能力,其在舞劇團80人中被選為主角。剛剛參加工作就擔當這樣重要的角色,胡楊很珍惜這樣的機會,主動與導演探討人物內心,看了20余本關於孔子的書籍,以增強自己對孔子的理解,更好地在舞台上表現孔子的形象。

  孔子后人——第77代孫孔德辛擔當舞劇《孔子》的編劇、導演。孔德辛嘗試用自己最熟悉的舞蹈形式走近孔子,用肢體語言表達孔子的喜怒哀樂,用豐富的音樂旋律和舞台意象呈現孔子的內心空間和情感世界,希望該劇中的孔子能回到凡人的世界。任何藝術實踐都要適應時代的審美變化和美學趨向,進行合乎藝術規律和當代性的創新實踐,這也是原創民族歌劇舞劇能夠不斷贏得觀眾、保持藝術生命力的動力所在。此次,舞劇《孔子》的服裝造型和舞台呈現正是在民族化和當代化兩個方面的有益探索,贏得了觀眾良好評價。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樂見中國歌劇舞劇院在保留傳統特色的同時,以開闊的胸懷和靈活的創新機制,創作出具有中國品格和中國特色的精品。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