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在儒学引领下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组图) |
当代儒学网 2019-02-09 09:29:58 作者:小慧辑 来源:百家号 读书须用意 文字大小:[大][中][小] |
“病少间,求画者尚不已,公麟叹曰:‘吾为画,如骚人赋诗,吟咏情性而已,奈何世人不察,徒欲玩好耶!’”李公麟认为自己的画是一种陶冶性情的产物。
宋微宗时代曹勋《松隐文集》卷三十《径山续画罗汉记》有云:画家类能具其相貌,但吾等胸次,自应有一种风规,俾神气悠然,韵味清远,不为物态所购,使有佳处。曹勋很明显地告诉人们,“写实”与“写意”的不同,绘画创作追求的是愉悦,韵味十足的“性情”而已。“性情”人的本性感情,也就是人格品行。儒家强调官能、情感的满足和抒发(审美与情感,官能有关)这即是艺术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实用功能。儒家对后世书画艺术的影响主要在主题内容和作者心性修为上,也就是儒家的“入世术”,要求书画艺术必须诉之于感官愉快并具有普遍性,与伦理性的社会情感相联系,是人文品格与现实政治社会融合,即“中和”,和谐相处成为书画艺术创作的核心。
程颢说:“吾学虽有所接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天理”——即是在对天地万物的感悟中求得内心品格的提升;这正是孔孟《易传》的法乳。“天理”即天地万物之理,亦即“入世之规则”,是儒家倡导的社会之“秩序法则”,书画作者创作作品不是单单为了自己的一时情感需要的表现,而更重要的是为了体验人与自然、社会等之间的内在共鸣后的思想体现,是一种和谐共处的处世之道,是一种因循守规的法则。从这个意义上讲,书画家内在的品性修为至关重要,创作作品才能理性的入心、养心、治心、用心去概括大千世界。
去“入世”中的“治世”、“养世”,书画家在这种儒家学说的理论指导下,同时升华书画家本人的人文品格,道德修为,中国书画艺术重性情,重人品,重修为的思想根源皆因儒学而起。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影响中国社会发展几千年,儒学“入世”术成为历朝历代统治阶级的治政术,它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内心深处,它不仅左右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准则,更重要的是它也是文化艺术领域的思想核心,更是汉文化中国书画特有的、区别于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的行为法宝。
中国书画艺术在儒学的引领下,形成了一套特有的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无论从形而下的技法层面,还是形而上的理论高度,中国书画艺术都已经形成日以完整的形式语言,儒学的指导及影响已经成为中国书画艺术思想的核心理论基础,儒学同道学、佛学等相关学说共同影响和左右着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如果说就道教——道学是支撑中国书画艺术审美高度的理论基础,那么儒学却是塑造中国书画艺术人文品格的理论核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