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儒学网 2012-03-30 04:41:58 作者:查门儒生柳河东 来源:当代儒学研究工作室 文字大小:[大][中][小] |
(当代儒学网2004-8-7 17:19:42刊)
中国查拳是中华传统武术套路中优秀的拳种,素有“南拳北腿山东查”之称。明朝中期萌发于山东冠县,盛行于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甘肃、宁夏、北京、上海、天津、四川、山西等省市。

(本图由当代儒学研究工作室制作)
查拳属长拳,现为高等学校武术系的主要科目和全国武术比赛主要项目。
在近代涌现出一批武术家,如大刀王五,山东的张锡太、杨鸿修、马永奎,上海的王子平,河南的常振芳,曾在民国武术擂台赛两次夺冠的四川张英振,原国家武协副主席、北京体院教授张文广,著名影星李连杰,我省的武术总教练庞林太、亚洲武术王子原文庆及59年以来绝大多数的全国冠军、世界冠军等,都是从小习练查拳而成名、成家的。
查拳内容博大精深,有系统的基本功,包括二十二趟徒手(十路查拳、两趟腿拳、三路滑拳、三路炮拳、四路洪拳)多趟刀、枪、棍、剑等各类器械的单练、对练。在习练中要求手、眼、身法、步、腿的平衡,跳跃、旋转的标准,做到内外结合,姿势舒展大方,发力顺达,动迅静定,协调完整。在套路中体现出踢、打、摔、拿四种技击术,节奏明快,风格高尚。
1957年查拳掌门人张锡太大师将查拳带入山西后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武术人才。尤其弟子庞林太(省武术队总教练)培养出山西武术队的风格,始终体现查拳风韵,在全国比赛中屡屡获奖。张锡太老师一生习武,武功造诣高深,风格朴实,动力深达,拳艺高超,武德高尚,尊师爱徒,耐心认真地传授武术,培养了不少弟子,为武术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查拳是发展全民运动、增强体质的最好运动项目之一。它既有强身健体之功效,又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既能使人掌握防身技术,还能陶冶情操,锻练意志,培养美德,开发智力,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十分有益。
查门儒生:柳河东 (孔历)2554年8月1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