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喜太
徐永庆
符文生
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为国为民的武侠梦。春节前,为期四天的第五届中国(海口)国际武术交流大会在海口会展中心举行,同期进行的传统武术文化深度展至今让人难忘。海口晚报本期文化沙龙特邀三位武林中德高望重者,点明该次大会提升传统武术文化的创举,以及个人习武和将来的武术大会该怎样做好“文化课”。
名人也习武 大开眼界
近年来,海内外各类武术赛事多是加入了各类商业活动,对于武术自身的发展作用并不明显。那么,第五届中国(海口)国际武术交流大会怎样展示传统武术文化并产生什么效果?
徐永庆说,这届大会从一开始就确定了以文化交流为主基调,因此特别设计了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深度展、戳脚翻子门传统拜师仪式、名家太极大课堂、武术比赛、武林名师翰墨雅集、精选武术项目展演、海口武协授印仪式等多项活动,武林帖、《武林日志》等武术文化纪念品也一一亮相。
文喜太认为,传统武术文化深度展是对武术文化的最直观的体现。一至三楼共有超过1000平方米的武术文化展板,让人大开眼界。如古今名人与武术主题展,展示了孔子、墨子、曹操、李白、陆游、曹雪芹、周恩来、老舍等数十位古今名人,他们都习练武术而且造诣不浅。诗人陆游曾剑杀猛虎,周总理曾向韩纂侠习武多年……该展览得到最多关注。
“我特别关注了细节部分,特别是戳脚翻子门拜师仪式,既古朴传统又简约大气!”符文生说,整个会场的座位布置按照中国传统的八卦方位排列,中央则是太极阴阳图案,礼仪人员身着汉服古装,让人耳目一新。
孔子是典范 文武兼备
个人习武和组织武术赛事活动为何要注重武术文化?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不是‘侠以武犯禁’。”文喜太说,习武之人在战争年代的使命就是抗御外敌、保家卫国,和平年代的目标则是养生健身、天人合一。因此,对于武术的传承,不应该只是技能上的传承,否则只能出现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赳赳武夫,更重要的是崇德尚武精神的延续。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但并非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武术文化!”符文生说,古代人讲求的是文武兼备,像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就是文武兼备的典范。孔子和武术的密切关系,并不仅仅是他所提倡的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有射箭、驾车这两项战斗技能,而是他本人被称作“武林高手”也并不过分,史书记载,孔子除了是射箭和驾车的高手以外,还力大无比,像他的父亲叔梁纥一样“力能举国门之关”。
徐永庆认为,武术不是简单的格斗技能,而是内蕴丰富的文化现象。习武之人,首重武德,而“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之一,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武术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要挖掘传播 武术文化
海口敢吃“螃蟹”,那么在未来的武术赛事活动中,又该怎样进一步弘扬传统武术文化?
符文生表示,武术文化的传播与弘扬,重点还是在青少年身上,因此,将来应针对广大青少年武术爱好者,与文体、教育等相关部门共同举办一系列的武术赛事活动,深入开展武术文化的普及教育工作。
“对于武术文化的研究和提倡,实际上是武术回归‘本来面目’的开始!”徐永庆说,长期以来,公众对于武术的理解存在偏见,或流于片面,或盲目夸大,或对武侠小说、电影里面表现的玄之又玄的内容信以为真。所以必须要引导人们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待武术,去了解武术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文喜太认为,对于武术礼仪文化的挖掘和传播是必须要做的重要事情之一。在对传统武术流派进行挖掘的过程中,会发现与其相关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战争文化等等,对于“文武兼备”,也是未来在武术赛事活动中需要重点提倡的内容,“如果能深入地开展这些工作,对于武术的发展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