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中华礼仪 > 理论交流 > 重阳节敬老习俗
重阳节敬老习俗
当代儒学网   2013-10-25 01:39:59 作者:峂清辑 来源:中国礼仪网 文字大小:[][][]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重阳节。中国俗以九为阳数,因为此节之月、日皆为九,所以称为重阳。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 - 《忆山东兄弟》

    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配挂茱萸等习俗,相传是由东汉时桓景和费长房故事而来,据说这些习俗有消灾避厄之功效。而在台湾地区,重阳节时值秋高气爽的季节,正适合放风筝,放风筝便逐渐成为重阳节相当受欢迎的活动。

    如今的重阳节,被赋予新的含义。由于“九九”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在1989年,我国便把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将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思想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这一天,不少单位组织离退休老人秋游赏景,社会也推出各项活动助老,一些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等。敬老已成为今日重阳节很重要的主题。

    凡重要的节庆中都有特殊的食品,重阳节也不例外,重阳节的应节食品是重阳糕,因“糕”与“高”谐音,吃重阳糕象征“百事俱高”,蕴含着祝福的意味。

    重阳节经过历代的演变,已成为一多元化的节日,就个人而言,其登高及放风筝的活动,可强健体魄,调剂身心;之后所衍生的老人节,发扬我国传统孝道和报本思源的美德,不但让这个节日富有人情味,也给传统的民俗节日赋予建立和谐社会的新内涵。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