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中华礼仪 > 最新报道 > 三水孔庙开笔礼:繁文缛节中复活儒家传统文化(图)
三水孔庙开笔礼:繁文缛节中复活儒家传统文化(图)
当代儒学网   2013-03-24 09:07:27 作者:记者 宾水林 来源:佛山日报 文字大小:[][][]

 

  昨日,参加开笔礼的学童扛着巨型毛笔拜谒孔子像。

  昨日,参加开笔礼的学童摇头晃脑地念起了《三字经》。

  昨日,从聚星楼上俯瞰三水孔圣园全景。

  在清雅古的乐声中,幼童们拾级而上,步入杏坛,三拜孔子像,改换汉服,高声诵读三字经,点上朱砂,敲响启智钟,“咚……咚……咚……”悠远钟声传遍三水孔圣庙,开笔礼完成了。在繁缛礼节中,眼前场景恍然回到了古代,儒家传统文化也在繁复的仪式中复活。

  华南最大孔庙坐落三水

  在三水森林公园12万亩的绿意中,藏着一座华南地区最大的孔庙孔圣园。昨日清晨,我们慕名来访,穿过“孔圣庙”牌坊,拾级而下,这座占地近300亩的孔庙环境清幽,松树遒劲,树丛中不时传出鸟儿欢乐的叫声。

  穿过下山小径,眼前豁然开朗。“这就是我们孔圣园的主体建筑了。”三水森林公园市场部经理邱建芬介绍,孔圣园依山而建,由下往上依次是棂星门、大成门、婚礼堂、师礼堂、大成殿、崇圣祠、聚星楼,寓意步步高升。

  “早在明嘉靖年间,三水县城就建有文庙和武庙,其中文庙就是以前的三水学宫,是祭拜孔子、办学读书的地方,但在抗日战争期间毁于战火。”导游黄秋香对于三水孔圣庙的由来侃侃道来,1994年,在香港孔教学院院长、三水旅港乡亲汤恩佳先生的倡议下,众多海外乡亲及多家单位、个人踊跃捐款,在森林公园内选址重建。

  3年后,耗资5000多万元,以孔子故乡山东曲阜孔庙为蓝本微缩建成的三水孔圣园落成并对外开放,占地300多亩,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承启传统开笔知礼

  “我们孔圣园最有名的要数开笔礼了。”邱建芬说,三水孔圣园从1998年开始举办开笔礼,如今每年有近2万幼童来此“破蒙”。开笔礼,是中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古时,“开笔礼”是极为隆重的典礼,与“成人礼”、“结婚礼”、“感恩礼”并称人生四大礼。

  昨日上午,恰巧有一批广州的幼童来三水孔圣园“开笔”,我们得以观摩到开笔礼的整个过程。古人云:“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小朋友们先“正衣冠”,换上礼服后,两位幼童共同扛着一支长1.2米、直径足有10厘米的大毛笔到孔子行教像前三拜三献花,寓意“手握乾坤步步高”,接着步上青云桥。

  再拜孔子像后,孩子们换上平日难得一见的汉服,男生着蓝色,女生粉红色。在老师的带领下,幼童们到师礼堂诵读《新三字经》,手拿竹简,高声诵读“人之初,如玉璞,性与情,俱可塑……”接着,老师用毛笔为孩子们点上朱砂破蒙,寓意开启智慧,从此眼明心明,好好读书。最后,孩子们来到孔圣园最高处——聚星楼,敲响启智钟。“咚……咚……咚……”在钟声中,开笔礼圆满完成。

  庄重仪式中复活传统文化

  昨天的开笔礼因人数少,进行顺利,但仍耗时近两小时。换礼服、拜孔子像、换汉服、诵读《三字经》、敲响启智钟,种种礼节繁缛复杂;孩子们虽然诵读了《新三字经》,但年幼的他们或许尚难理解其中真义。然而这丝毫没有减少仪式的意义,正是在繁缛礼节中,孩子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存在,传统文化也在此复活。

  除了开笔礼,孔圣园还偶尔会举办成人礼、结婚礼和感恩礼。每个典礼都有庄重的仪式,在程式化的仪式中,参与的人们更加懂得礼节的真义。三水人韦晓姗就曾在孔圣园经历过整场汉式婚礼,深受感动,“拜天地、同饮同食、结发,每一个环节都反映出传统的儒家文化,让我们更加懂得家庭责任和夫妻之道。”

  三水孔圣园建设的倡议者、香港孔教学院院长称,在汉代,男女相识“不同席,不共食。”因此,与现代婚礼追求喜庆不同,汉式婚礼是新人在庄重的气氛中举行拜堂礼、同牢而食礼、合卺而饮礼、结发礼等。其中,确认家庭责任是汉式婚礼的精髓,所以才会以称呼执手礼互称“娘子”、“夫君”来强调夫妻双方的责任。

  无论是破蒙的开笔礼,还是喜庆的结婚礼,都把我们带回遥远的古代,传统文化在仪式中得以承启!

  文/佛山日报记者 宾水林

  图/佛山日报记者 张弘弢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