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阳明精舍 > 精舍动态 > 晨读晚唱,同契涵泳——阳明精舍“丙戌会讲”印象
晨读晚唱,同契涵泳——阳明精舍“丙戌会讲”印象
当代儒学网   2012-09-05 09:38:49 作者:范必萱 来源:儒家中国 文字大小:[][][]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题记


小 引 

    “听琴箫,诵诗赋,这是儒家的活体,原以为那只是留在记忆里的一种情景,现实中已不复存在,但是在昨晚,我才发现这是真的!”张祥龙教授在2006年8月参加阳明精舍丙戌会讲时如是说。

    此前的那天夜晚,月朗风清。李光伟应众人邀请,小心翼翼地将一把古琴摆放在桂竹园的石桌上,开始了演奏。光伟来自连云港,是华夏复兴网站的站长,性格稳沉。此时他穿着一件镶着蓝边的白色汉服,身后的围墙上低垂着盛开的蔷薇花,红白相映,十分耀眼。

    我搬了张小凳坐在松风馆前,听他演奏。夜幕降临,听琴的人越来越多。《平沙落雁》、《忆故人》、《关山月》,一首接着一首。一曲终了,光伟抬起头来,微微一笑,作了一个演奏结束的手势。我还未回过神来,突然听见人群中有人报以掌声,回头一看,原来是张祥龙先生!

    张先生是北大教授,刚从北京专程赶来,下午为大家作了精彩讲演。我们都以为他去乐道园歇息了,却不知他也来到桂竹园,与大家一同欣赏古琴。

    张先生的参与给众人很大鼓舞,瑞昌和北辰分别为大家吹奏了洞箫。有人提议请张先生也来一个节目,他爽快地答应了,于是即兴为大家表演了一套杨式太极拳。月光洒在他浅色的唐装上,柔和飘逸,一招一式,娴熟轻盈,博得众人喝彩!

    会讲期间,书院常常有这样的生活。这,也许就是张先生所说的那种“儒家的活体”! 

    晨 读 

    清晨起来,我最先听到的是怀岗和国雄在桂竹园的读书声。怀岗是阳明精舍的学生,学习精进,做事严谨;国雄是贵州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待人真诚,做事热情。这些日子,在他俩的带动下,有不少同道和他们一样,天刚亮就起来背诵经典了。往日幽静的桂竹园,如今一片朗朗读书声,我仿佛又回到了校园的生活。
    
    7点30分,大家不约而同来到存心斋,开始每天早晨半小时的集体诵读。

    存心斋是奉元楼一隅,坐落在性天园之中。门前的两根抱柱上,分别挂着蒋先生撰写的楹联:“为道须枯槁一番,刊尽声华,从此海阔天空,鸢飞鱼跃”、“存心要静默终日,养全性体,而后风清云淡,山峙川流”,以勉励学修者培养“默坐澄心”的儒士功夫。斋内是木地板,矮桌几,沿墙有一排低书橱。两侧排列的桌几是学生放书用的;中间的一张桌几较宽,先生用。墙上悬挂着“龙场正脉”四个大字,彰显着这里是传承阳明先生良知立教的纯正道场。

    学生进入存心斋后,分别跪坐到两侧桌几后面的坐垫上。诵经之前,由山长蒋先生燃香一柱,之后大家一起默祷。诵读的经典有《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礼记》《诗经》《易经》等。每天由一人领读,领读三遍后再唱读,新课唱读完之后再复唱以前学过的课文。每个参加诵读的人都很投入,直至远处传来开早饭的钟声,晨读结束。

    晨读要求精舍所有人员参加。半小时的集体诵读,不仅提高诵读者对儒家经典的进一步熟悉,更使大家在这种同符合契的氛围中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   

    会 讲     

    上午的时间是由大家自己支配的,可以自己读书,可以同道之间相互交流,也可以抚琴吹箫,或是几人一起到附近的树林散步。

    下午3点到5点是会讲时间。此次会讲主要是探讨儒教的实践问题。会讲由王瑞昌主持,蒋先生因身体虚弱,只能参与指导。瑞昌来自北京,多年来在阳明精舍跟随蒋先生研习儒学,为人谦和,学理上有较高造诣。作为学长,此次会讲由他主持,责无旁贷。

    第一次会讲的内容是由参与者介绍自己走进儒学的心路历程。虽然每个人切入儒家文化的机遇不同,接触儒学的时间或长或短,但他们都有着强烈的中国文化情怀,有着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他们找到了儒家。

    以后的会讲则是围绕某个问题展开讨论,涉及的主要论题有: 夷夏之辨、 以中国解释中国、 如何以王道为基础建立国际新秩序问题;对儒教的理解、儒家女性观、 儒教名节观中的大节与小节、现代科技和工商社会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儒者标准问题,儒者的身份自觉问题,儒者民间立场如何定位、从事儒者事业与从事其他事业有何不同、儒者置身当今工商社会如何自处,以及安贫乐道与家庭社会责任等问题。

    关于复兴儒家文化,来自陕西、长期致力于儒学文化思想研究的韩星博士认为,应建立以儒家文化为主体,与其他文化兼容的中国文化,重视民间教化,而教化的最高原则是尊师。他建议说:“原来只强调道统、学统和政统,而现在应当再加一个教统。” 韩老师的提议立即得到蒋先生的支持。蒋先生说:“这个提法很有意义,教统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不能中断,这也是从民间开始的‘下行路线’。”

    来自山东、致力于传统文化研究的赵宗来老师是华夏复兴网的骨干之一,他强调“君子不器”,主张坚持“群而不党”的儒家原则等等,他的发言很有震撼力。当得知我因“儒家女性观”问题感到困惑时,曾多次主动为我讲解《易经》,帮助我从源头上了解儒家的女性观。宗来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

    会讲进行中,北京的杨汝清老师也赶到精舍,参加会讲。汝清多年来坚持在北京宣传儒家文化,身体力行,取得可喜成绩;会上,来自河北大学的孟晓路老师发表了关于将儒教判为显、密二宗的独特观点,引起较大反响;光伟和宗来还介绍了“华夏复兴网”建网宗旨和发展情况,等等。会讲先后进行了三十次之多。

    通过认真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修身是儒者必不可少的工夫,单纯的学理研究不足以深入儒学之堂奥,更不足以成就儒教之事业。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儒者,必须对儒学的价值持有真诚敬重和信奉的态度。 

    晚 唱 

    晚饭后,大家再次来到奉元楼繙经阁,学唱古典歌曲。原来是蒋先生教唱,但由于蒋先生身体不好,便由北辰代教。

    首先学唱的是《宣圣颂·文成颂》。《宣圣颂》是元代流传下来的祭祀先师孔子的乐歌,蒋先生依《宣圣颂》曲谱,填写了祭祀阳明先生的祝词。整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大哉宣圣,道德尊崇,维持王化,斯民是宗。典祀有常,精纯并隆。神其来格,於昭圣容。”“大哉文成,直承孔孟,取日虞渊,光射迷蒙。良知立教,皇极大中。龙场证道,后学归宗。”在以后阳明精舍祭祀至圣先师孔子和阳明先生的释菜礼中,全体后学集体唱颂,庄严肃穆,气势恢弘,歌声震撼了每个人的心灵!

    北辰还教大家唱《孔庙丁祭歌曲》、《醉翁吟》、《诗经·大雅·鹿鸣》等歌曲。我最喜欢的是《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曲调活泼轻松,柔美欢快。在以后的日子里,闲暇时我常常听到外面传来同道们的歌声,有时我也会跟着哼上几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萍……”

    会讲接近尾声的那个夜晚,蒋先生带领大家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盘山观月。在众人耐心等待月出的时候,瑞昌吹起了洞箫,他吹奏的是《春江花月夜》,为观月平添了许多雅致。之后,多才多艺的北辰又应众人邀请,吹奏了他自己创作的《黄河秋色》,箫声凄婉沉重,如泣如诉,表达了一百年来中国文化的历史。

    观月之后,我们沿着营盘山的小路来到一片滩涂,这时,瑞昌吹起了《阳关三叠》。这支曲子最能抒发离情别意,立即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晓路随声唱了起来,接着,大家也都跟着唱起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歌声跌宕起伏,回荡在云盘山的山谷里!

    慷慨激昂的高歌、清幽淡雅古琴、委婉悠扬的洞箫,使我们在声声乐曲中接受着儒家文化的涵养,在涵养中提高对儒家文化精神的契合。 

    尾 声  


    这是阳明精舍为时最长的一次会讲,也是一次最具传统特色的儒家书院会讲。蒋先生在总结时说:“书院的会讲与其他会议不一样,书院的会讲是活生生的‘同契生活’,大家通过活生生的、面对面的生活,达到心灵的同契。这种生活曾经在古代的书院有过,学者可以在每天的生活中学‘道’体‘道’。而现在,无论现代的书籍、媒体有多么发达,都不能代替这种活生生的同契生活。”蒋先生强调当下儒家要保持孔门杏坛的风气,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即便不能成为专家,也希望大家在致力于做事的时候也要读书,因为做事也需要儒家义理的滋润!

    通过这次会讲,与会者加深了对儒家义理的理解,促进了儒学同道间的友情,体验了阳明精舍的儒门生活,更感受了蒋先生的儒学理想。

    这次会讲是由儒商张华和赖鸿标先生提供赞助。珠海平和书院的洪秀平先生参加会讲并为精舍提供了资助。 


   (2012年8月1日完稿于阳明精舍月窟居)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