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文学家园 > 散随评杂 > 王清宪:主旋律不是单调歌颂 深入高出才能引领时代(图)
王清宪:主旋律不是单调歌颂 深入高出才能引领时代(图)
当代儒学网   2018-04-15 00:25:15 作者:小慧编辑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文字大小:[][][]

 

中共山东省委常委、秘书长王清宪先生

现在大家都说主旋律作品难以创作,难在哪里?不是主旋律给文艺创作留下的空间小,而是一些艺术家对主旋律把握能力和认识深度不够,认为主旋律就得是单调的歌颂、赞扬,就要口号化、概念化。这个理解是片面的。歌颂当然是重要的,但作品中的人物应该是有血有肉的,具有丰富情感世界与复杂思想过程,他们同样面对自己和他人、个体与社会、美与丑等矛盾纠结,只有揭示内心世界才能真正把主旋律人物树起来,起到教育与引导的社会作用。通过鞭挞假丑恶来歌颂真善美,同样是弘扬主旋律。

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要求文艺工作者“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科学揭示了文艺与时代、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的关系。当前我国文学艺术发展存在“有高原缺高峰”的状况,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这跟文化发展阶段有关,也跟我们的文艺创作体悟生活、认识生活不够有关。要创作更多优秀文艺作品以引领社会、凝聚磅礴力量,必须澄清文艺创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反映时代、引领时代。

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主流价值

我们常说文以载道。什么是文以载道?道,就是时代精神和社会主流价值。文以载道就是要引领时代精神和社会主流价值。汉唐时期之所以成为中国伟大艺术的创造时代,就是因为它们反映时代大气象。那个时候没有专业作家,文艺家们不是要体验生活,而是就在生活之中。他们在不同职位上创造、引领、推动着他们的时代,因而他们的精神就体现时代风采,他们的作品当然能够引领时代风尚。今天,如果我们没有时代大情怀,怎么可能写出时代大作品?

当然,并不是不需要个人小情调,但要用小情调写大题材是驾驭不了的,境界、知识和认知能力就会捉襟见肘、漏洞百出。所谓庸俗、低俗、媚俗,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大情怀导致的。有小情调没有大情怀,似乎很文艺范儿,自娱自乐、自我欣赏那是可以的。但如果不自量力,将小情调无限放大,去书写大时代,那实在是穿着背心短裤赴盛宴,滑稽可笑得很!

我们有些艺术家认为,文艺一定要离政治生活远一点才够艺术,离政治太近就有损于艺术。其实,这是对文艺一种似是而非的模糊认识、错误认识。既然文艺来源于生活,怎么可能离开当下政治生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心和大局工作关系整个社会生活,文学艺术怎么可能离开中心和大局呢?既然文艺离不开中心和大局,那么就有一个文艺如何表现中心和大局的问题。文艺的表现方式不同于新闻,更不同于文件和调查报告,它是用文学艺术的眼睛在中心和大局中去发现故事、发现人物。关键是我们的艺术家要去了解这些生活,刻意回避当然不可能在中心与大局中找到生活,也就不可能创作出这样题材与主题的优秀作品。

也正因此,有人追求为艺术而艺术的所谓“文艺范儿”,就难免失之浅薄、失之轻浮、失之概念、失之平庸、失之胡编乱造、失之假、失之空。唯有以文艺眼光在火热社会实践中发现人物、发现故事、发现情节、发现冲突,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气象的文艺作品,才可能成为新时代文艺精品。

主旋律不是单调的歌颂

现在大家都说主旋律作品难以创作,难在哪里?不是主旋律给文艺创作留下的空间小,而是一些艺术家对主旋律把握能力和认识深度不够,认为主旋律就得是单调的歌颂、赞扬,就要口号化、概念化。这个理解是片面的。歌颂当然是重要的,但作品中的人物应该是有血有肉的,具有丰富情感世界与复杂思想过程,他们同样面对自己和他人、个体与社会、美与丑等矛盾纠结,只有揭示内心世界才能真正把主旋律人物树起来,起到教育与引导的社会作用。通过鞭挞假丑恶来歌颂真善美,同样是弘扬主旋律。

这个世界没有完美制度,没有完美法律,没有完美社会,没有完美人性,当然也没有完美的人。我们党在不断推进社会改革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自我完善。文艺不是不能表现这种不完美,而是要思考如何表现、表现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倡导现实主义创作,也需要文艺发挥批判精神,但要搞清楚为什么而批判,是建设性批判还是摧毁性批判,是为让不完善的事物更加完善呢,还是要通过批判这些不完善毁灭人心中的希望?古语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我们的作品就是要引导人们向上向善,就是要唤醒人们心中的崇高。我们经常被文艺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所感动,感动的本质是什么?是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唤醒读者心中的崇高,我们为崇高所感动,这就是文艺感染力。

不要浅薄地认为唯有挑战主流才是社会良心。这不仅是错误的,也是浅薄的。在今天中国,没有任何一个组织,能比共产党更有能力、更自觉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没有哪一个组织比中国共产党更坚强有力、更有使命意识来领导中国、凝聚中国人民。这已经为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建设史、改革开放史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近百年历史所证明。如果我们在自己的主流文化中找不到艺术角度,非要迎合西方意识形态、到西方价值标准中去求得封赏才能找到感觉,这不是自轻自贱吗?还谈什么社会良知?还有人刚写了几篇作品,就自以为代表社会良知,其实认知水平远没达到那个层次。搞艺术要有一颗真诚的心,要想塑造美好人性和高尚人物,首先要提升自己的人性与人格,增加自己的学养、涵养、修养。

高于生活才能引领时代

什么是艺术家的生活?我认为,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感受加上对现实生活和时代的深度思考,才是艺术家的生活。没有经过思考的体验是没有价值的。为什么有的人写出来的东西总是浅薄甚至低俗?就是因为对生活没有思考,停留在自己感受和体验的表层。一个作家,如果你的眼睛和普通读者看到的没有任何区别,读者为什么要通过你的作品去看世界?如果你揭示的生活还没有我思考得深,我读你的书有什么价值?因此,是不是深入思考我们生活的时代,思考我们走过的人生,决定你的作品有没有感染力和穿透力。文艺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高于生活才能引领时代,作品才有价值。

现在大家都说现实题材不好写,原因在于现实题材对艺术家驾驭艺术、深入生活、提炼生活要求更高,对作者、演员、剧本、创作团队要求更高。不像科幻、神话等题材给创作者留下想象和发挥的空间更大。现实题材必须具有深邃洞察、丰富生活体验、通透社会感悟、准确人性把握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才能被大家认可。如果我们没有对生活深入体验,没有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深度研究,我们就把握不住、体会不深,写出来的东西就容易表面化、浅薄化,甚至是错误的。有些作品之所以观众觉得假,不是因为描写的那个事本身不存在,而是因为作品表达的思想取向是不成立的。如果没有生活,仅靠技巧与创作方法,就既不可能有温度也不可能有热度,既得不到笑点也得不到泪点。路遥《平凡的世界》之所以非常感人,就是因为他有深入的生活体验和对生活的深度思考,挖掘了人物内心世界,从而引起时代共鸣。一个好作品,不是故事本身多曲折,而是在现实生活基础上,通过故事深刻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从而引起读者和观众共鸣。

个性当建立在理性之上

文艺创作需要个性,但文艺创作更需要理性。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都是伟大思想家,没有深厚思想底蕴、理论功底,没有对社会政治的判断能力,没有历史眼光和胸襟,就会缺乏理性。缺乏理性的所谓艺术个性往往格调不高,不过是个人意气或情绪宣泄。想以此引领时代,那必定文不对题。因为还没有达到那个艺术和思想高度,不具备那个资格。我们说个性是艺术的生命,但缺乏理性的个性就是偏执,没有真正艺术价值,哗众取宠一时可以,注定不能传之久远。

那么文艺创作中的理性是什么?恩格斯有一段经典的话:“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要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时代,时代中有什么环境、环境中有什么人物,人物身上有什么特质,这就是创作的理性。从本质上说,就是通过传递社会主流价值引导人们向上向善。离开这些,就谈不到文艺的社会功能,谈不到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要想表现时代,就要表现这个时代的新人新风。当然,这不是让文艺写黑板报或者对先进人物进行图解,而是要写时代新人向上向善的人性光芒、思想内涵、道德精神、人文情怀,也唯有这样的写法才能把时代新人写进读者心里、入心入脑,才能有文学的感染力,才能真正引领时代风尚。书写时代典型人物,关键是如何去揭示他,如何用艺术的笔触表现他。往往不是人物本身简单,而是我们写简单了。我们要分析他们的心理过程,分析他们的内心冲突,不浅表化、不概念化,让他们有血有肉、有感染力、可学可信。

习近平同志指出:“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我们要勇于创造创新,把创新贯穿文艺工作全过程。要清醒认识到,文艺传播渠道和接受方式已经深刻变化,我们必须适应这个变化了的时代,主动运用新传播方式把优秀文艺作品推送出去。对于那些不断涌现的新文艺样式、新文艺人才,我们要给予积极关注、引导和扶持,以新文艺形式让主旋律影响更多人。要注重研究推动文化领域跨界融合,鼓励文艺人才与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平台进行深度合作,既有文化引领,又实现产业价值,使“两个效益”相得益彰。

《 人民日报 》( 2018年04月10日 14 版)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