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文学家园 > 散随评杂 > 東南亞華人文化 - 道、德、禮 的繼承
東南亞華人文化 - 道、德、禮 的繼承
当代儒学网   2019-08-17 08:48:59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1.在複雜的文化環境

  交通、通訊技術高速發展,彼此的距離大大“拉近”,二十一世紀人形容這樣的世界為“地球村”;“村民” 們近距接觸,產生的踫撞問題是無前例可尋,最快出現,要算是 “經濟一體化”,誰也躲不開,自掃門前雪作風行不通了。沒有選擇餘地,唯有提升自己的能力,投入競爭潮之中。

經濟的經營,賺錢最快莫過於官商合作,可以造就令人羨慕的GDP金錢數字;權勢官商合并,于取于求,不受制約,窮人更窮,連塊屋瓦也沒有了,失去瘦田。弱勢群體困難重重,手做的勞力工作,機械代替了、甚至被剝奪。流落到城市,無一技之長,生計成問題,有些人挺而走險;此時,弱國治安能力被暴露出來,平時欺壓良民,榨取民脂民膏,慣常以權謀私的工夫,對盜賊,全用不上,變成“無作為”,還用塗脂抹粉或阻止報導蒙混,直接助長“無險”,鼓勵了許多本來“生計不成問題”或“有工作,工錢追不上物欲”的人,反正不勞而獲又安全,也投入拐騙偷盜的行列之中。因此社會不靖,生存空間有難!資訊傳達了貧富極端,讓污垢包不住,執政者只好加高防火牆(新文字獄) ,越是髒濊,得越建大建高。時日不多,趕緊加大貪腐以備外逃.........何時溶岩突出火山口,暴發力一定很大。

政治面對衝擊接踵而來,一國人民反對領袖時穿黃衣,竟然會傳染成黃風;他國國人示威,令到本國撐權者提著心。“政治一體化”當然還遙遠,但沒有邊界的觀摩,讓當政者緊張警惕,莫不想盡辦法,無所不用其極來維持控制,有者尋求“道德” 執高點,有者變本加厲,以更暴烈手段維位,把人民當成敵人,政府加速移到對立的位置上。小國政客們尤為感冒,習慣於小國寡民治理,過去行之已久,可以隨心所欲,以多欺少,以大迫小來維位的政治手段,開始產生新的動搖;謊言治國,煽動民族仇視,引導屠殺,轉移視線的方法,在資訊之下,轉動不靈,深感治不下去。

不僅是經政問題複染,文化恐怕更是千頭萬緒。自從美國911事件之後,發現到人類的宗教文化衝突,才令人頭痛。平時視如無形,當經政有齷齪時,它就脫序而出,以最劇烈、在難防備處、無所不在發難;宗教是文化的最大支柱,是人民生活的部份,更是生命的歸宿處,“信我” 是最難相溶融,引起了諍爭,往往很尖銳,反擊的潛伏可以很久,發難會是慘烈!這是現在、未來面對的新型危機。精神文化支柱的宗教,具有公平、平等,追求美好的能量,卻被畸形地釋放出來,隨着經政不當,表現得更加極端,把(宗教)文化推向必須衝突局面,這個惡性循環,已到了不可語言文述的逆境,一句批評語也會出現“暴動”。擺在前面,給人的感覺已是不可逆轉的惡果。

  地球村形成了,一體化還在演變,醞釀過程的沖擊非常明顯,變化多端,又不可預估,影響人民生活的層面是無處不在。舉例東南亞,多數國家的結構本來複雜,有多元民族,多元語言,多元宗教,多元教育,經、政、文,就是多事、多障礙、多困難,如今遇上“地球村” ,多元又加新壓力,近身磨擦,免不了要接受競爭、抗爭。無論帶來 “地球村” 的,或 “地球村”帶來的,何止經、政、文有問題,環境、生態、社會...... 無一倖免,就以簡單的個人,本身也在變化,形成另一種人類,他們生活在科技發達而村化了的地球,却更加個人,遠離人群,在虛擬的生活之中,不會也不需要 “人際關係” 。這一廂縮短距離,那一廂拉長距離,這是多麼兩極化的變遷!

僅提這幾點表面現象,是推展工作時要對治的問題! 

   2.有憂患的學人

由於許多“學問” ,特別被稱為有體系的“主義”,都在歷史實驗之中敗下陣來。一些熱衷於研究人類未來的生存,有憂患意識的西方學者,對被消聲匿跡超過甲子,在人間已變成有神秘感的華夏文化,向那兒尋找並產生興趣。理由是,華夏文化給中華大地帶來和平和繁榮進步,時歷七千年(或更久),雖然一百多年前,華夏後嗣把它視為魔鬼,用幾次“運動” 才能徹底,消滅殆盡的一套完整的人文精神思想體系,基本上他是未曾間斷過。在西方學者來說,這文化是個異數,具有被探索的魅力。有人研究之後,竟然大加讚賞,還說“二十一世紀人類要繼續生存,必需回到二千四百多年前吸收孔子的智慧!” 。這算是西方學者的發現,是設想的開始! 

孔子說自己“述而不作”,他為之前的古代聖賢思想做再述的工作。孔子時代的社會,學術上確是多歧云云,人人可以自由說話,可以自由發表思想理論,是二千多年來唯一的一次,我們譽稱為“百花齊放”!孔子就在那種情況下,以“述” 為之前幾千年的學問做“集大成”工作,接下來的社會,真的依他所集的思想為主流;二千五百年來,歷代學者以為基礎,應時應地以自己的際遇認識也有所發明,有新說,也是具眾說紛紛的現象,形成龐大的“儒(教/學)”。 

這次的會議,許多論文精銳專述,以不同國家和不同時代的學人學派思路,作出大考究。數往知來,一定可以為二十一世紀的複雜環境提供一些啟示,給生存的空間做點建樹。 

上述幾段字粗略描繪今天身處的環境,雖不致是普及現象,却不能否認正在不斷惡化之中。從對新一代的無奈與感嘆,好像未能找到解決困境的方法。老人有較好的逃避方法,說讓問題留給更有智慧的子孫去解決!但是,若是現在不斷地添“惡”,會不會惡化嚴重,超越子孫的智慧能力!

身居南洋,浮沉在太多的“多元” 和法政不公的生活,倘能對“自己”不捨不棄,縫陽隙光,居然還有所發展,這個毅力值得關心研究,是從那兒來?和中國特色比較,那種饑不擇食,吞下毒害腸胃的食物,造成體內第六德官致癌枯萎,難免對“自己”引起好奇之心!所以,生起探索那“百姓日用而不知” 《周易‧繫辭》奧祕之心!是什麼信仰的深植?苦難圍剿時是如何思考和應對?為什麼沒有被消滅?...... 在中華大地滅絕百年,英靈不散,還萌芽待發。這個文化精神,可能會對二十一世紀的人類有著啟迪作用!所以嘗試把南洋華人“百姓日用而不知” 的儒教介紹到地球村去! 

   3.孔子一句智慧的話

西方學者稱讚孔子,可能智慧之言太多,或者世上沒有可能有一句話可以對治 “二十一世紀人類要繼續生存” 的問題,所以只說 “到孔子那兒找”。以南洋環境來講,有一句話,對治不靖的社會會有作用:《為政篇》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個“道”字,很多人都以“導”來註腳,雖然比較容易解說,但感覺不太盡意,若用 “道”的本意,那就另一番氣象了。 

“令人們有‘道’ ,以政(治)的手段,用刑法來達至,人民會害怕而不敢犯,但却不能產生‘知恥’的作用(能知恥,才會克己而不犯);人們有‘道’,以德(育)的方法,再用履禮來達至,人民就會知恥,並提升人的品質” 。當然這兒解釋所提示的‘道’,還是令人模糊!確是如此,若要具體講“道”,就會越遠離他,特別是在民生上,更是不容易講個明白。把“道”當“導”來說,解釋上容易說得明白,却失去根本,只是用“德”來引導,教導人民,還是無法使人“有恥且格” 。近代歷史實事證明了,不是曾經大力勸導人民實踐“德”行。看那普天蓋地的“為人民服務”,還造假個雷鋒來強化,結果不是 反其道“人民為他服務”嗎?更近一點,高格調的八榮八辱,何嘗有起作用,結果連最基本的良心也失去,何來有恥且格?搞到叫囂最大聲者也不實踐,那有成功過?假如接受這樣的現實,就會重新看待“道”的本義, “德”是不能孤立而行的! 

古人苦心勸人“修道之謂教”, “德”才有着落;“孔德之容,為道是從”(老子21章)、“...為天下谿,恆德不離。...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恆德乃足;恆德乃足,復歸於樸;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恆德不忒;...”(老子28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是謂玄德(老子51章)。“道”之性表於“德”,“德”順承於“道”是為“道德”,想有“德”,非尊“道”不可!人們不懂得“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老子29章),當然不怕“天網恢恢,疏而不失”的威力,“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來臨時,怨天尤人或呼天搶地,當皆因不知有所“敬畏”的結果。 

絕大多數南洋華人是因為求生計而流落海外,前幾代人沒有機會受教育,有者連名字也畫不出來,這樣的水平,根本無從講“道”,甚至是形象化的“天道”、“天理”、“天”也不甚了了。但是,對衪的敬畏有增無減,運用上還很傳神。舉個“孝”德來說,父慈子孝是“天理”,父子關係是天賦的,不需世間理論的支持,當父母者要慈愛,做子女者要孝順,是理所“當然” 的,違背這個“道” 理,就必遭天譴;由於有“道” 的敬畏,就是在貧窮時代,“孝”德還是被遵循的。

“德”是“道”的性,而“道”是無所不在,“夫道者,高不可極,深不可測,苞裹天地,稟受無形 ,原流泏泏 ,沖而不盈 ,濁以靜之徐清,施之無窮 ,無所朝夕, 表之不盈一握,約而能張,幽而能明,柔而能剛,含陰吐陽,而章三光 ”(文子·道原),無形無體,無始無終,無所不在,無不在其“力道”之內…。南洋華人先輩,是“道” 的信仰者,他們可以突破一些專家論點,如“窮得連飯也沒得吃,很難與談宗教和道德” 。所以,不敢為了吃飯而缺德,更何況為了滿足物欲而敢置“德” 於不顧。 

   5.有敬畏心怕天譴

不識字的前華人,沒有高深理論,談不上“道”的理解,只是簡單認知:“道”是以“悟” 而得,文字解說是不可得;悟的唯一途徑,是修德;修德又是在履禮而成 (禮是含藏在德之中),因此對“道”化成“理”的理是堅信不移。善根的確是很好,能在生活之中領悟。舉一個道化成理的“天譴”來說:華人對天譴的理解,並不只是限於天災,還包括以下多種:

(一)、受到反擊天譴:開口罵人,對方馬上給予回敬。言行傷害了人,對方一時奈何不了,但復仇心存在,伺機報復,令你不能安樂。今天的報復,很多敢於採用與汝同亡,這弱勢絕望者的手段,而且越來越普遍。

(二)、受到揭發天譴:東窗事發,結果讓你的不成。如美國委任高官,都接受民眾的檢驗,過往的壞事遮蓋不了,途完了!名譽掃地!

     (三)惡行的回饋是“天譴”:種瓜得瓜,種果得果。老一輩人,常給為人新婦提醒,為了享受二人天下,鼓動丈夫離開父母,讓老父老母孤單失天倫,這種報應很快來臨,因為到他討媳婦時即現!“…燕燕爾勿悲,爾當反自思,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當年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四)禍延子孫天譴:最明顯不過一句話富不過三代。商是處在可以使奸江湖 之中,若把持不住,致富暴發,更甚是傷,結果人在天堂(恐怕不是在天堂,肯定是在地嶽錢在銀行生個大有問題的子孫“ 來個討債子孫,幾年便把一世努力全敗完

      (五)、犯罪被逮着,直接受法律的制裁,是“天譴”。

(      (六)、良心譴責是“天譴”:“良心” 是 “人” 所獨有的,會產生“後悔莫及” 和“懺悔”,是一種可怕的天譴,毫無逃避空間,特別年紀越大,“良心” 力顯現越強。有如日軍暴行者,美軍的越戰者,文革的殘害者...... 懺悔生起,陰影不散,餘生自責內疚,乃至自己了斷。華人用“注意最後那幾年”成為了警誡的口頭禪。

      (七)、現眼報就是“天譴” :當官(高位)之日,仗勢凌人,車水馬龍,下位了失勢了,門可羅雀,恨氣、怨氣、白眼在發酵。

凡是不懂、不知、不信這些的人,本身就在受著“天譴”。有人把“天譴”列為“迷信”,大喊打倒,是因為他自己壞事幹盡, “喊打倒” ,希望真得會不存在,就如走夜路吹口哨,掩耳盜鈴;看看現實中,整個群體都是抱着這個態度,導至共業洶湧,天災人禍不斷,互相殘害無止無休。 

華人對個中有很多因果不能完滿回答,但不會影響“天譴”的敬畏,故普遍接受:“天知地知、神知鬼知、你知我知,莫以為人不知”,具備不敢胡作非為、為非作歹的善根,離“道”不遠,有緣求之。

科學的進步,可以把“道”理顯著於“形” 。如“水”的實驗,水受到“愛惡” 對待之後,反應出來,顯微鏡之下好壞、美醜、善凶的“結晶體”,科學可以展現在眼前。把“惡”水喝進去,水液佔70%的身體,怎麼會有好結果;不僅礦物質的水如此驗證,植物、昆蟲也可以用這個方法實驗。試想僅水一樣,便會因心惡而生出殘害回報,更何況萬物受“惡”感應後,把“惡”全給反饋回來,這就是“天譴” 了。“人與物的靈性是相感的” ,幾千年前老祖宗講了這話,今天由西方學人說出來,終於讓多幾個現代中國人相信。很可喜,有人開始相信科學可以證實“道”力 “天譴” 的脈絡。

宇宙萬物,包括人類、動物、礦物、植物…皆在“道”的“力量”之下化育而生成、生長、繁衍…彼此的生存方式、空間、條件…皆具公正共存的“權力” ,應互相接受、互相尊重,這是“各正性命” 應有的本質;如此格物,彼此生存是息息相關,認同 “性命存存”,是萬物“一體”的“道”理;互相依賴,互輔互生的“保合”,就能和平“太和”;用這樣的宇宙觀,自然就會和諧相處共生,豈不是“萬國咸寧”天下太平了?......

   6.華人傳統敬畏

南洋華人,精湛於華夏文化的學者寥寥無幾,尖端論文不多見,這是慘痛歷史使然;缺點是缺乏理論的建設,但從好的一面看,却因此純樸,沒有文字上的爭論和混淆。具有實際的簡單,就如理解孔子的話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就從禮着手,民德歸厚,這是“論文”幫不上忙的事!

為什能“克己復禮” 。“克己”二字,不是“強迫自己”的意思,而是具備了敬畏心, “克己” 自然生起,履禮即來自克己。若人無所“敬畏”,不要說“禮”不被履行,連法律也不放在眼內,這種現象不必膩言,世界最大的實驗場給了印證。 

敬畏“道”是當今最究竟的信仰,因為科學會不斷為古聖之言給予證實,“水” 就是最好的例子。

   華人察祀的智慧

在祭祀中的敬畏。孔子有說 “敬鬼神而遠之”。我們會常問,遠遠離開他的行為,是敬還是不敬?所以多數人接受“慎終追遠”的“遠”義。

 “拜神”這是一項很特別的儀式,“神”觀念更是與眾不同,凡逝世的人,都稱為“神”,若有分別,則有功為神,無功稱鬼。華人所拜的神,絕大多數是有其人,是有功的先輩君子聖賢,建大業者、立功立言立德者,或是對某族群有恩者。

歷史上最早的廟,就是祖廟,現在轉化為家中安“神台”,自己的祖先,對家族皆有功,故所有先祖皆以“神”稱呼。幾千年的“神”觀,和其他宗教的一“神”,義意大大不同,弄清楚了,便不會衝突。當然用本來稱呼“god”“安拉”,可免混亂。

曾經和耶教神父牧師交流,他們的一“神” 觀,我們死去先人皆稱為“神”,當然不能接受,否則要糟。他們說拜偶像是無知行為,這是外人只能看到熱鬧,抓不到其中力道的智慧;華人用一張紅紙,自己用墨寫上“祖先”二字,貼紙在神台靠壁處,擺上祖先愛吃的供品,舉香膜拜,此時我腦海之中只有父母,爺爺奶奶及無數不認識的祖先,根本不會想到“紅紙”“墨”“我寫”,完完全全假物進入精神狀態,這行為,只有高智慧的民族才能做到。怎麼証明,當遇上火災、水災、災禍,毀家棄家的時候,沒有人會去搶救香爐神牌,因為不久可以人為地全部恢復,不溺於物,精神狀態不變。

有宗教師說“拜偶像是愚蠢的”,要你丟棄祖先神牌。有這樣要求的傳教士,都是經過嚴格與長時間培訓,不是不知道華人的“智慧信仰” 方式,而是很聰明地借“物”來令你斷絕文化的繼承;典祖忘宗,連父母的孝道也放棄,那還有什麼華夏文化性質?照指示丟棄祖先神牌的人,才真正成為“愚蠢” !

華人所拜的對象,確是很廣大,可含五個部分:“天、地、君、親、師”;“天” 者含“道” 義;“地” 者乃萬物生長之處;“君” 者,沒有君王意義了,而是一切聖賢君子;“親” 者祖先也;“師” 者,很多時候是以孔子為代表。神枱上,沒有寫上這五字,但所拜祭還是五者具足。這種風俗習慣,只要把希天希聖希賢、尊師重道、孝順感恩的內涵加以理論宣說,就能把華人看似拜拜祈求,回升到信仰層面。如對關公的信仰,是取其“義”德,觀音是取“慈悲”之德,...…。擁有如此“神” 觀,把上帝、耶穌、安拉、摩哈默德...... 擺上神台,就不足為奇了! 

   在年節中保留文化

過年過節是文化保留的最大載體。祭祀不可少、家的團圓、孝恩的教育…...皆含藏在活動之中。無論面對宗教壓迫或政治勢力,過年過節的文化都為世世代代起著潛移默化之功。

   過年過節文化內容很豐富,幾乎上述的德行履禮全納入。農曆新年是一年之終始,是一個文化豐富的匯集體,由小年冬至湯圓開始,有“家” 的大掃除活動、送神,除夕,祭祖、守歲孝親,迎神、拜年、開年、拜天公…乃至元宵,最令人印象要算是十五天見面要講“吉祥話”。清明節突出掃墓,上墳與近代祖先接觸,強化孝親,孝的日子,孝文化的一環。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突出愛國,綁棕子、賽龍舟……紀念屈原,愛國日。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俗稱鬼節,祭拜各路地祗鬼魅,祭拜“好兄弟”鬼節,把鬼稱為“好兄弟” ;華夏文化中從不把“對方”當成魔鬼敵人,這和拜“好兄弟” 有很大關係,視眾生平等,皆應供養,從恐懼的拜拜保佑,轉化為感恩眾生之節日。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突出文化,月餅、拜月、燈籠、燈謎…,文化活動多姿多彩,是很有文化氣息的文化節。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為敬老節。近代跳出批孔毀儒的迷途,農曆八月二十七日孔誕,為教師節,宣揚師道,尊師重道。農曆四月初二孟母日,孟母懿範,為母親節。    

   在常禮中保留人倫

華人還有一個難以消滅的文化,就是“常禮”,其中對親親的稱呼不允“亂倫”。爺爺奶奶,公公婆婆,叔叔伯伯,嬸姨姑嫂、堂表舅侄…...不會混亂,不同意爺公輩叫“安哥”,叔伯輩也“安哥”,長輩女性皆“安弟” 的荒腔走板。 

生活儀禮更具文化。入學禮(開筆禮),學習之始;成年禮(冠、笄禮),社會責任之承諾(如潮州人的“出花園”);婚禮,家庭責任之承担;喪禮,孝的延續。

  我們為孩子啟蒙而推動《弟子規》,推展了二十餘年,自少學習了“尊師重道”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上下有義”、“長幼有序(不亂人倫)” 、“朋友有信”…,以促進履“禮” ;青少年的學習,重拾 “學、問、審、辨、行” ,志於學;成年人讀經,志於“述” 。

   出現尋求“道德”的新一代

我在一間中學當校董,親身體驗到,“捐款多,受歡迎程度就越大”,有紅地毯,學生兩邊夾道,鼓掌歡迎。民間辦學是需龐大經費,對捐款人的讚賞和鼓勵是免不了的事,無可厚非,或宣布某某捐款多少,大家自然而然地熱烈鼓掌,司儀也會強調“某某捐款多少”請以熱烈掌聲感謝!那時就擔心,同學們畢業後,為了“掌聲”,不擇手段來達到,或未能達到者因此而“自卑”“自閉”!當時居然有十多歲的孩子提議,我們給服務出力獻身的某某,某某鼓掌歡迎! - 這是多麼有“希望”的震撼聲呀! 

   7.結浯

重視技術性、功利性的社會,閱讀人文論文者不普遍,聽 “道” 枯燥,講不通;勸修“德” 行,也迷迷糊糊把握不隹,所以只好從“履禮”入手,確是很有效;禮教就不能只依靠論文了,而是要引導帶領落實實踐。必需有組織,而且要廣泛組織,用常禮、年節、慶典、團康活動,才能促成。 “道→德→禮” 是一體的,為方便講,把它拆開來,還是成為一循環圈。 

舉德教會來說,訂有十德“孝悌忠信禮儀廉恥”,但却 “教不離德,德不離身” 一語帶過,而用更多篇幅述說“八則(履行之禮)”,對父母行“不欺騙、不虛偽、不貪婪、不打妄、不驕橫、不怠慢、不怨恨、不惡言惡行”,孝德即完成了!難怪許多大談“孝文化” ,召開“孝會議” ,出版“孝理論” 者,最終不孝,看來是抓不到對治的方法。

一貫道,讓人有神秘感覺,但他們待人接物的禮貌,絕對令人印象深刻,由此探窺,就知信徒快速促成“家和” ,不久其慈善相生在臉上,出自有因!

現在的社會失德缺德,淪落嚴重,甚至威脅人類生存的空間,許多呼聲,要求“德”育強化,提出不少“理論”,皆不止惡化。道化成理,由禮入門,自然德成,即隨道悟,南洋華人的“道德禮”繼承,以禮入手的經驗,雖然理論不大,或者可以提供參考。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