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地道道的咸阳人王若,75岁的他应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可仍笔耕不辍,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倾注于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创作,如今,洋洋洒洒的《丝路明珠》已经开篇,老人似乎有着更大的心劲。
“国家能确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战略,既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我们应该具备这种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王若指着自己已经完成的《丝路古都咸京古渡》画作说。
事实上,王若退而不休,相继完成了巨幅国画《秦安天下》、《秦始皇出巡》、《周公勤政裕民》、《盛世修典》等历史题材的佳作,并著有《范仲淹传》、《泾渭清风》、《王若笔下的古豳旬邑》、《王若画集》、《王若书法集》、《王若诗集》等,在他看来,艺术没有终结,所以创作也不应该因为年事已高就撂下。
旬邑土生土长的王若,曾供职西安碑林博物馆、临潼博物馆、华清池方史研究室,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爱好者联谊会理事、终南印社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观赏石协会副秘书长,文化艺术的精深造诣,使他对于做人、做艺术有着别样的理解和感悟。
王若精通文史、擅长书法、绘画、雕塑、篆刻、陶瓷工艺、古玩、奇石收藏鉴赏,是一位综合性艺术家,但他更钟情于黄土地的历史题材创作,无论是历史人物故事,还是区域性的宗教信仰、民俗,他都能娓娓道来,尤其反映于每一件作品,在《秦安天下》中,他将秦始皇阅兵场面刻画得气势磅礴、蔚为壮观,那种安邦定天下的气势跃然于纸上;在《王若笔下的古豳旬邑》中,他将淳朴的民风和勤劳的人们融于笔端,再现了黄土地淳厚、豪放的民俗风情……
王若眼里,那些几千年来曾经和现在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是他用之不竭、求无止境的艺术创作源泉。
“《丝路明珠》就是基于历史的回眸和总结,以及对文化变迁的感悟,让我们重拾和重温历史,深层次触摸那些已经久远的驼铃、沙漠、丝绸……从而激发文化的自省,真正汲取历史文化对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王若作为一名传统文化的研究者和探索者,有着更多的深思。
徜徉在艺术的天地里,王若感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感到无比快慰。他的诗文、篆刻、雕塑自成一体,其书法各体兼长,擅于行草,笔墨流畅,形神兼备,气韵飞动,俊逸飘洒,糅众家之长,成神来之笔,他的国画炉火纯青,自成风格,尚大、小写意,重神似而轻形似,淡雅拔俗,意于一体,而且诗文、书法、印章均由自己所做。
他是一位多产的画家,各种题材的画作都很多,山水、花鸟、禽兽、鱼虫、人物,无所不包,灵动中渗透着时代担当,继承中显现着标新立异,王若以自己对艺术的感悟观察周遭,放眼世界。
“咸阳的历史文化储藏是一个富矿,需要我们去不断探索发现,很多时候,需要我们去细细研读和品味,我们只是历史虔诚的膜拜者。”王若将自己的艺术情结,完全融入于历史文化中。
他笔下的竹兰枝蔓飘逸纵横,旁逸斜出,傲首疾风;他笔下的骆驼形体矫健、毛发栩然,气势轩昂;他画的黄土高坡沟壑纵横,苍凉浑雄;他画的村姑农妇健壮朴实、美得自然,憨厚勤劳……尺幅之间,描形绘景,穷形尽貌,写尽人间万象。
面对物欲横流的今天,王若茕茕孑立,他坦言最忌讳“商业艺术”、“官场文化”等腐朽之气,认为那是对艺术的糟践。
他一生遍历全国各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广泛研究多种艺术门类。他曲折坎坷,但无论身处逆境或者顺境,他都醉心于斯,痴情不改,几十年如一日不懈追求,孜孜不倦,在他简陋的家中,没有豪华的家具,没有高档的电器,只有两样东西最多:一是各类艺术书籍,二是他一生创作积累的艺术作品。
“无论做事、做人、做艺术,最主要的是心态,无欲则刚,那么人的任何事情都会变得轻松和快乐。”王若总结说,他一生学习,吸其精髓,受益匪浅。
“花子馍,唢呐……旬邑特有的历史风貌和风土人情,不仅仅给予我健康的身体和豁达的性格,而且给予我朴实、求真的艺术素养,旬邑的沟沟峁峁,旬邑的父老乡亲,让人几回回醉生梦死、泪沾湿巾,生在长在这片土地上是我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不懈追求的动力,我的血液和骨子里永远流淌的是旬邑的那一份真情和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