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齐勇先生是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上周日,郭教授抵达深圳,参加由深圳大学主办、深大国学研究所承办的“经典、经学与儒家思想的现代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以“《礼记》哲学诠释的四个向度——以《礼运》《王制》为中心”为题作了主题演讲。晶报记者借此机会专访了郭齐勇先生,他就儒学在当下中国的新发展以及国学教育的推广等问题发表了见解,在他看来,中国文化复兴的春天正在来临,“尊孔崇儒”的时代的确已经来了。
要将儒学引导到健康的方向
晶报:郭教授从事儒学的教学及研究多年,近年来也将很多精力用在民间儒学的研究和推广上,那么,就您所了解到的情况,中国目前民间儒学开展得怎么样?
郭齐勇:我在《民间儒学新开展》这篇文章中谈到,民间儒学也可以理解为在民间、在日常生活世界里的儒学,或民间办儒学,即民间组织推动的儒学。近十多年以来,中国大陆各地自发形成了草根民间社会与民间儒学的再生运动,民间儒学是儒学灵根自植、重返社会人间的文化思想形态,使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等核心价值进入寻常百姓之家,成为老百姓的生活指南与安身立命之道。现代儒学既包括乡村儒学的重振,又包括城市儒学的建设,即是使中国文化的基本做人做事之正道,即儒家仁义之道,透过城乡的家庭、学校、社区、企业、机关等现代公民社会的组织形式,通过冠婚丧祭之家礼等宗教性的仪式,在每个国民的心中扎根。
现在,在深圳、山东、河南等地,都有民间儒学的各种新动向,中国传统文化再次回归,民间对此有一种自觉,如山东的乡村儒学,河南有人修楼盘特意建立一个本源书院,专门组织力量,让居住在这个楼盘的各户人家专门学习儒学。另外,我最近曾去贵州出差,得知贵州有一个文明办,专门修建了一个孔学堂,在那里推广儒学。总体而言,我觉得无论是官、学、商还是民间,学习儒学的氛围都非常好,我以为,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组合过程当中,民间的力量更为重要。像深圳就有不少机构专门搞私塾,还有孔圣堂,等等,我认为这些都很好,都比较多元化,我个人对此比较看好,持乐观态度。
晶报:现在国学的确非常热,大众媒体上以及民间有关国学的私塾貌似一片繁荣,但也引发不少争议,您觉得这种热会不会不太理性?
郭齐勇:也还好吧,出现一些问题总是难免的,大家对此不要大惊小怪。民间搞国学,难免会泥沙俱下,难免参差不齐,我们看到,有赚钱的国学,有讲风水的国学,等等,大家对此要容忍,不要看得过于严重,还是要宽容对待,我们就是要把它调正,将之引导到一个健康的方向去。虽然不少人对国学有各种俗讲或者歪讲,但是,我们要正讲,让大家了解国学的主要内涵,了解孔孟之道是怎么回事,了解如何将之与我们的身心修养以及做人做事结合在一起,我认为这是一个大方向。
儒学必须走进家庭走进课堂
晶报:我们应该怎样用儒学来引导大众生活?
郭齐勇:用儒学来引导大众生活,这当然很重要了。我们展开来看,比如说基督教,欧洲有些人现在星期天已经不去教堂了,美国人有部分还会去教堂,但是不管欧洲和美国,老百姓的生活与家庭伦理还是以基督教的伦理来调治人心,还是积极向上的、健康的、正能量的。而对比来说,在中国,长期以来,还是以儒家的思想在影响着人的生活,儒学也是治国的长久之道。自“五四”特别是“文革”以来,儒学的确断掉了,到现在很多人还在批驳儒学,但其实他们不懂得,我们这个社会的安宁,社会的和谐,还是非常需要儒学的,这相当于基督教在西方起的教化作用,儒学能够使社会良善化地发展,使社会健康纯洁地发展,使人的心灵能够安宁。
不管是儒学还是基督教,当然都有不合时宜的东西,把那些不合时宜的舍弃就是了。儒学正面的作用远远大于其保守落后的那些部分,它是一股很进取的力量。以前课本中的相关内容也太少了,而且讲得也非常教条主义,让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没有正确地体验到儒学光辉的一面。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如放下身段,调整心态,与我们的古代圣贤以及祖宗文明平心静气地沟通,与他们为友。正如西方人与苏格拉底为友一样,我们也可以与孔子为友,与老子为友,以此更好地学习儒学。
晶报:对于在中小学以及普通老百姓中推行儒学教育,您认为切实可行的好建议是什么?
郭齐勇:在普通老百姓当中,我们可以通过社区文化的建设来进行儒学教育。在幼儿园以及中小学中,儒学的东西必须进入教材,而大学里,应该有大一国文。儒学必须要进社区,进家庭,进课堂,这样才能够使我们与祖宗文明更为亲近一些。
“尊孔崇儒”的时代的确来了
晶报: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提出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继2013年11月参观曲阜孔庙并发表讲话、2014年5月4日到北京大学牵手中华孔子学会会长汤一介之后,习总书记第三个亲近儒家的“大动作”,引发公众关注。有评论认为,中国“尊孔崇儒”的时代再次来临,您对此是怎么看待的?
郭齐勇:尊孔崇儒不好吗?我们为什么不能尊孔呢?德国著名学者卡尔·雅斯贝尔斯曾写了一本书,把苏格拉底、释迦牟尼、孔子和耶稣合在一起称为“四大圣者”,现在耶稣被抬得很高,为什么孔子诞辰日没有成为重要的纪念节日呢?在我看来,尊重孔子就是尊重我们自己的文明,尊重儒家就是尊重我们的文明。你发现了没有,在历史上,凡是乱世,孔子必然被打倒,凡是治世,孔子就会被请出来,这是屡试不爽的事实。汉高祖打天下时,非常尊崇孔子,当上皇帝之后,还特意去曲阜祭拜孔子,为什么呢?孔子的儒家文化是有利于治国平天下的,有其价值与理想的,这样的人文的祖宗,我们为什么不能敬呢?所以,尊孔崇儒没什么不好的,这是一个极大的进步,这个时代是我们盼望很久的时代。
晶报:中华文化的复兴对中国的发展以及在国际上的地位,有什么样的作用?
郭齐勇:中国人走向世界,还是要用自己的文化走向世界,我们不能拾人牙慧,我们一方面拥抱西方,另一方面,一定要有自己的精神。在这个意义上讲,儒家不仅仅是包含儒学,还包含诸子百家,以儒学为主体的东西,是中国文化治国平天下的一个根本,有其核心价值。我们的社会是现代化了,但是还需要借助古代文明和智慧,所以,习总书记提到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是举双手赞成,我觉得我们中国文化的春天已经来了。
于丹讲《论语》把孔子思想浅化了
晶报:在儒学的经典阅读方面,您认为正确的方法是什么?
郭齐勇:正确的方法,就是直接接触经典,直接去读经典,不要去读那些二手或者三转手的东西,于丹讲的完全不是《论语》,那个是她自己的体会,而且她讲得很烂,中华民族的子孙应该自己接触自己的经典,不要读那些二手货,他们讲的不是真正的经典。如果你对古代经典觉得比较陌生,你可以通过比较好的教科书,比较好的典籍来读,比如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孟子译注》就非常好,他也有白话文的翻译。当然,大家如果能够读文言文,就不要用白话文,不得已的话,最好能够用比较好的文本,所以我建议大家读杨伯峻先生的作品。我认为,看书必须要看好的书,我推荐的都是正讲,或者是有训诂基础的人的东西。
晶报:但是,就普通老百姓的接受度而言,反而《于丹〈论语〉心得》在大众中更为走俏,您觉得原因是什么?
郭齐勇:大家读完《于丹〈论语〉心得》后就觉得不满足了,会再去正本清源,寻找真正需要看的东西。在我看来,于丹是胡讲,完全是胡说八道,完全不是正讲,而且完全脱离文本,她只是讲她的感悟,借助于大众媒体,将孔子思想浅化了,走样了。所以,我们不必通过这个渠道读古代典籍,大众媒体的伤害很大,是一把双刃剑,读者未必一定要通过大众媒体的这种推荐去读经典。这是一个浅薄的时代,我们希望媒体能够做有长远价值的事情,不要去博眼球赶热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