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文学家园 > 散随评杂 > 儒家文化之当代传播的思考
儒家文化之当代传播的思考
当代儒学网   2015-01-13 02:27:20 作者:王京生 来源:《红旗文稿》  文字大小:[][][]

 

       当前,中华民族正行进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民族的复兴不只是经济的腾飞,更应当是文化的复兴。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要充分运用中华民族积累的伟大智慧,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中华文化必将重新焕发活力与生机,以新的姿态和新的形式走向世界,进一步提升在人类文明体系中的影响和地位。

    一、儒家学说是注重流动和传播的文化

  儒家文化自诞生后,能够传播到华夏各地,最重要的在于其具有开放与流动的学术品格,能不断吸收各个学派之长,随着人的流动与学术的传承而跨越时空,最终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文明的精神基因。

  1.儒家文化的精神传统延绵不绝。自从孔子创立儒学以后,儒家文化的人文精神与人格理想便吸引了众多的追随者。千百年来,儒家文化虽历经历史长河的因革起落,并没有失去其本原的核心价值。从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所谓历史轴心时代,孔孟等建构的儒家哲学思想,历经汉儒的承前启后,到宋明儒家理学、心学的兴盛,及至19世纪中后期经过强势西方文明的冲击(这一过程仍在继续,并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的浪潮席卷而更为激烈),两千多年间儒学在研究方法、思想理路上,虽然代有嬗变而不断发展丰富,但在核心价值与观念方面,却呈现出不间断的“返本开新”的过程。每一次历史革新时期,人们总会将目光投向先秦孔孟,投向儒家经典,追寻儒家价值的本原意义,并结合时代特征,重新燃起中华文明鼎新的光辉。

  儒家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文化传统的主干,在于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儒家文化主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在不断变动中与时代相适应,不断吸收其它文化中有益的东西。无论是先秦百家争鸣中,儒家对于墨、道、阴阳学说的融汇而得以丰富,还是唐宋以来对于佛学的充分整合和消化,而实现儒学新的发展,更有晚清近代以来对西方文明的学习、吸收而呈现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新儒家们对儒家传统作出新的阐释和开掘,儒家文化在不断挑战中进行更新,吸纳外来文化精华,不断创出了中华文明新阶段。

  2.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精神资源。中华文化的复兴,体现为几千年来灿烂的中华文化得到世界尊重,体现在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文化的复兴过程,实质是创新的过程。欧洲宗教改革建立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资源。结合时代特点,创新发展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必将为民族复兴提供丰厚的思想文化资源。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认同的最重要资源,也是道德传承、修养身心、健全人格的基础。儒家文化形成的基本道德规范,如“仁者爱人”的仁爱观、“见利思义”的义利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吾日三省吾身”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修身之道等,是涵养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对人类文明的积极贡献。儒家文化倡导人与身心、人与人、人与社会等方面协调发展,是以民族式的话语方式,阐述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对于今天来说,新的传统、活的文化,是文化复兴的宝贵思想资源。

  3.儒家文化承担着文明对话的重要使命。儒家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作为一种文明形态,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普遍价值,曾经播撒并影响全世界。历史上,儒家文化曾为欧洲启蒙运动提供了宝贵精神成果。例如,法国启蒙运动旗手伏尔泰,极力推崇儒家文化,认为儒家士大夫的文化精神可作为欧洲社会伦理和政治的榜样,认为“慎以修身”、“和以养体”是中华伦理的重要原则,可以成为欧洲的榜样,孔子可以作为欧洲的思想导师。他还写诗赞美孔子:“只用健全的理性在解说,不炫惑世界而是开启心灵,他的讲话只是一个圣人,从不是一个先知,然而人们相信他,就像他自己的国土一样。”儒家文化对现代东亚的影响更是巨大。如日本推行过《论语》加算盘、《论语》加计算机的管理模式;新加坡推行过儒家伦理运动。日本与“亚洲四小龙”迅速崛起,引发了对马克斯·韦伯关于儒家伦理阻碍资本主义兴起的重新评估,甚至有学者提出了“儒教资本主义”之说。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讲过:“从治理新加坡的经验,使人深深相信,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的人民都受过儒家价值观的熏陶,我们是无法克服那些困难和挫折的。”

  21世纪,在各种文明冲突和秩序重建过程中,儒家文化是推动东西方文明对话的重要精神力量。从“文明的冲突”走向“文明的共容”与“文明的和解”的过程中,儒家文化蕴含的“中”、“和”的思想,所包含的“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精神,把相互冲突、各自不同的事物融合在一起,是化解文明冲突的价值基础,能够为多元文明的融合提供路径,有助于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共容,重建世界文明新秩序。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