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文学家园 > 散随评杂 > 儒学宝典《论》《孟》《荀》
儒学宝典《论》《孟》《荀》
当代儒学网   2015-01-13 02:08:45 作者:韩冬辑 来源:重庆晨报 文字大小:[][][]

 

        春秋以前,学在官府,无私人之师,也无私家著述。随着王道衰微,王官之学散入民间,于是私人之学兴起,私家著述也相继出现。春秋之末,孔子开创讲学之风,并创立儒家学派。及至战国,百家争鸣,自由论辩,诸子著书立说,一时蔚为风尚。作为儒学宝典的《论语》《孟子》《荀子》,就产生于这个风云激荡的巨变时代。

        战国时期,儒学经孔门弟子后学发扬光大,成为“显学”;但同时与诸子并列,地位并不特殊。实际上,儒学在当时还被诸侯国君认为不合时宜,所以孟子、荀子也跟儒家祖师孔子一样,都在现实政治中屡屡碰壁。直至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才被定为一尊。从此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居于正统地位,成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

       《论语》:备受尊崇的儒学原典

       《论语》是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典籍,大约在战国初年由孔门弟子后学编纂成书。“论”通“伦”,指次序、条贯,“语”指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语”经梳理并按一定次序编纂成书,故称《论语》。《论语》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后世儒家崇奉的儒学原典。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与“礼”。“仁”是儒家伦理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道德准则,不仅指主观的道德修养,也指客观的伦理教化。“礼”指统治阶级规定的秩序,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其根本要点是尊卑、贵贱、长幼有严格规定的等级制度。孔子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礼”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作用,宣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可见“仁”是目的,“礼”是手段。在孔子看来,通过“克己复礼”可使“天下归仁”,这说明“仁”在孔子心目中是涵盖了主、客观世界的理想境界。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创建了比较系统的教育理论。《论语》生动地记述了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言行,展现他从实践中总结出的可贵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诸如“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等等,对后世影响至为深远。

        《论语》还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其文言简意赅,含蓄隽永,字里行间闪烁着智慧的光彩。凝练的语言包孕着深刻的思想,以至于“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论语》富有经久不衰的魅力,无愧为诸子散文之冠冕。

       《孟》《荀》:各具特色的儒学重镇

        孟子、荀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孟子》、《荀子》二书则是《论语》之外的儒学经典。历来孟、荀并称,《史记》也合孟、荀为一传。实则孟、荀二家思想各具特色,《孟》《荀》二书也各有千秋。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作《孟子》七篇”,可知孟子确曾亲自参与著述,《孟子》一书也确实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和风格。孟子以孔子传人自居,他声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比较《论》《孟》二书,不难看出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孔子讲“仁”,孟子则“仁义”并重,这无疑是对孔子仁学的丰富和补充。孟子在其“性善”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保民和实行王道政治的主张,继承发展了孔子“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的思想。孟子由“保民而王”推衍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并指斥桀、纣之流“残贼”的君主为“一夫”(《孟子·梁惠王下》)。尽管他的“民”、“君”概念与后世有所不同,但毕竟是战国巨变时期的新观念,不仅堪称惊世之论,而且对后代反对专制统治的思想家产生过积极影响。

        《孟子》文章体现了至精至密的论辩艺术和气盛辞壮的语言风格,历来备受称道。其形式也较《论语》有所发展,已将简明扼要的语录,发展为对话式的长篇大论了。

       《荀子》一书,又名《孙卿子》、《孙卿新书》,今传三十二篇,大多为荀子自著。

        荀子在《儒效》篇中崇“大儒”而贬“俗儒”,可知他是隐然以“大儒”自居的。他继承了孔子开创的儒学传统,并有所发展、创造,成为先秦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他学问渊深,博通经史,涉猎广泛,著述宏富。其思想主要接近孔子而与孟子有所不同。

         孟子倡言“性善”,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孟子·告子上》)。荀子则针锋相对地提出“性恶”论,断然宣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必须指出,孟、荀各执一端,认识迥异,但结论却趋同,即都注重学习。孟子认为人性善,所以能学习;荀子则认为人性恶,所以必须学习。

         荀子继承发展了前辈儒家的思想,具有若干值得注意的新特点。他宣扬“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的天道观,反映了对天人关系的新见解。他奉“隆礼”和“重法”为政治思想的核心,与孟子有所不同。他主张“法后王”,与孟子“言必称尧舜”的“尊先王”恰相对立。他在重视“礼治”与“法治”的同时,还特别强调“人治”,明确提出“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荀子·君道》)的观点,拓展了儒家的传统观念,对后代影响甚大。

         《荀子》之文不再是如《论语》式的语录或《孟子》式的对话连缀,而是自成体系的专题论文,这在散文发展史上,无疑是一个新的飞跃。荀文具有博大精深、严谨周详、典重淳厚的特点,在先秦诸子之文中独树一帜。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