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文学家园 > 散随评杂 > 我们为什么要读儒家经典
我们为什么要读儒家经典
当代儒学网   2014-10-11 00:58:13 作者:空山泠雨 来源:成都日报 文字大小:[][][]

在人类历史上,有一些名字如不灭的恒星永放光芒,为人类指引方向;纵使一时被阴霾遮盖,当云消雾散,它们依然高悬天际,熠熠生辉。

 

这样的人,人们称之为“圣人”。

 

受现代平等进步观念影响的现代人,常常不愿意承认有“圣人”。其实,权利上平等的要求,与圣人的存在并不冲突:圣人并不是享有特权的人,而是充分实现了人性,在道德人格和智慧修炼中达到了最高境界的人。

 

“人之初,性本善”,但因气质习性的差异,人的本性并不一定都能充分地实现。圣人,就是做人最成功圆满的人,人性在圣人身上的完美绽放,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过时,而是凝结为人类文明的核心成果,穿越时空,感动千秋万世。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她的圣人做全体人民的人生导师,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奠基在圣人的思想智慧上,围绕着圣人而展开。

 

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都是一时之俊彦。他们对孔子心悦诚服,孔子死后,弟子们守墓三年,以口才和外交才干闻名诸侯的子贡,则守墓六年才依依离去。师生情深,他们又深知天生圣人之不易。所以古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圣人,就是照亮人间的那颗最亮的星。每一个时代,只要是明智的,都会尊重圣人。

 

圣人已逝,年代悠远。后人已不能像当年的弟子一样亲炙教诲。但圣人的思想言行,通过圣人的著述以及弟子们的记录保留了下来,它们就叫做“经典”。诵读经典,就是体贴圣人,虽然相隔千年,却依然仿佛侍坐身边,与圣人沟通畅谈。所以诵读经典,是最高明的学习,直面圣贤,一步到位。

 

中国古人把书分为“经、史、子、集”,为什么把“经”放在第一位?就因为经是圣人道德智慧充分而直接的体现。“史”(历史)是印证经的,“子”(诸子百家)是经在某一方面的延伸和流变,“集”(后世学者文人的著作)是对经义的发挥。读了经,读“史”、“子”、“集”就很容易,势如破竹,一日千里。经就那么几本,其他则浩如烟海,如果从其他读起,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读到最高明的智慧——经典!这是读书求学问的一个“诀窍”,一个人学习的时间有限,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读到最高明的书,则会给成长带来障碍,甚至是一生的遗憾。古人能够博览群书,汇通三教,出入百家,正因为他们懂得这个读书的“诀窍”。

 

所以数千年来,中国人最重“读经”,把经典列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的核心内容。所谓“经典一本,胜杂书万卷”,小孩子从小把几本经典背会了,孔子孟子就陪伴他们一辈子,永远做他人生的榜样,随时给他智慧的启迪。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品行端正,性情优雅,才华出众,悲天悯人。而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也就在孩子琅琅的读书声中得到传承,一代一代,赓续不绝。

 

不幸的是,一百年前,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一批文化人出于救亡图存的迫切心情,把中国一时的落后归咎于几千年的文化,采取打倒传统、“全盘西化”的激进文化策略,读经的传统因此戛然断绝。读经传统的断绝,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影响至深且巨。

 

如今,中国已经在政治经济上站起来了,却面临着文化身份的迷失。一个国家,如果不能从文化上站立起来,就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百年的磨难教训,足以让中国人清醒过来,以一种更明智稳健的态度,来面对传统,面向未来。

 

温故而知新,继往而开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从琅琅的读书声中开始!

 

(作者为儒家学者,北京千人行书院创办人)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