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文学家园 > 散随评杂 > 儒学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儒学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当代儒学网   2014-10-07 01:35:04 作者:邱耀国 戴郑娇 来源:衢州日报 文字大小:[][][]

 

    脚踏铺装规整的方弹石,眼观气派精致的门楼,手触古朴厚重的铜雕……9月22日,记者走进新建的儒学文化区,一股新颖别致的儒风扑面而来,仿佛穿越到了800多年前。“文化区让人耳目一新,儒学与时代融为一体,连饭店都充满文化味。”坐在孔子文化公园石凳上休闲的老者们谈笑风生。

浩荡儒风、代代传承。在南孔圣地,儒家文化早已经深入这个城市的血脉里,“润物细无声”地滋养着这座古老的城市。

有血有肉深入民间

自孔氏南迁起,孔氏后人就没有停止过衍圣弘道的脚步。建设“现代田园城市”和“全国首个休闲区”过程中,衢州注重文化空间和文化内涵的发掘与利用,适时提出儒学文化区建设。

2013年,占地40万平方米的儒学文化区建设拉开序幕,包含一山一庙一街一馆一雕像一碑林一市场等七项内容,通过新建中国儒学馆、孔子雕像,改造提升孔庙、孔子文化公园和周边道路、景观、商业等配套设施,着力为儒家文化的传承、拓展提供场所和载体。

步入儒学文化区内,循着马头墙、牛腿上的50多幅形态各异的孔子圣迹图,很容易让人读懂一个有泪有笑、有血有肉的先圣孔子。目前,除中国儒学馆明年布展完成外,其余建设均可在年内完工。

专家认为,孔氏南宗与北宗最大的区别,是南宗孔子后人从庙堂走向民间,繁荣了市井文化。为了让市民能更直观地了解儒学文化,儒学馆内将充分运用视频、音频、立体呈现等先进技术,身处其中,就像坐上了“春秋”的马车,和孔子一道周游列国。穿越孔庙新建的“时空隧道”,从华丽古装贯穿至现代正装,南孔800多年弘儒史历历在目。

“孔子文化是庄严、高雅的庙堂文化,必须把孔子请下来,变庙堂文化为大众文化,才能走向民间,走向大众。我们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动起来,每位游客都能听得到、看得到、感受得到、体验得到。”市儒学文化区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有分有合唱响“大同”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建设设计大师张锦秋领衔的设计团队,为儒学文化区规划、把脉。全区划分为儒学、南孔、孔子和商业四个板块,彼此紧密相连又各有侧重。

中国儒学馆着墨儒学,是建设的核心。馆内收集了丰富的儒学典籍与文献资料,定期邀请全球儒学专家、学者前来交流,今后将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与礼仪培训基地。儒学馆还担当着我市“最美”教育实体化的功能,使最美精神与儒学文化完美结合。

孔庙凸显全国唯一有庙有人的家庙。穿现代人的服装,行现代人的礼仪,改“献三牲”为“献五谷”,改乐舞为朗诵《论语》章句……孔庙内新增展现“现代人”祭孔和孔子第75代嫡长孙孔祥楷事迹等内容,为儒学培养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孔子文化公园着重体现孔子的厚重文化。绿树红花中,孔子雕像巍峨耸立,论语碑林根深叶茂。碑上的《论语》名句出自各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以上的书法家之笔,听闻南孔征集书法作品的消息,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鲍贤伦当即写下“见贤思齐”。

商业区主打文旅休闲。“文化心脏”新桥街和周边街巷,围绕“仁、义、礼、智、信、和”六大主题,打造特色文化街区。

“建设儒学文化区,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儒学文化研究基地和学术交流平台,不仅在于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衢州‘南孔儒学’文化,还将传承讲求诚信、崇尚和睦的文明精神,促进构建‘大同’社会。”市儒学文化区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解释。

有退有进产业转型

儒学文化区建设推进,区内商业形态随之发生改变。古玩商家多了,文教培训机构来了,特色休闲餐饮、地方土特产店相继迁入。与文化相关的行业不断涌入,小旅馆、日用百货、服装等不适宜的商业自然退出。

今年5月,衢州国良鸭头酒楼在孔子文化公园旁买入一幢3层店面,门口挂着对联,店内布置儒雅古韵,店招由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毛嘉仁题写。“在文化区里开店和别处不同,得有文化味。”酒楼老板张国良告诉记者,儒学文化是衢州最有竞争力的一张文化王牌,他对文化区的未来充满信心。

城隍庙市场原以经营古玩、奇石、餐饮为主,门类杂乱,给人以脏、乱、差之感。通过业态提升改造,市场转变为与儒学文化区相配套的商业综合体,近30家文化旅游公司准备入驻,今后游客可玩、可购、可淘、可学。

依托儒学文化基础,通过文化培训、商品交易、休闲娱乐等产业体系支撑,儒学文化区已成为衢州文化产业聚集区和文化产业发展高地。“改造后特色鲜明了,功能完善了,文化品位提升了,产业结构优化了。”区内新老商户连连点赞。上午参观孔庙、游览孔子文化公园、瞻仰孔子雕像,下午在文化商品市场淘宝,晚上再到北门街休闲,衢州儒学文化区旅游线路图内容丰满。儒学被赋予以时代特征,市民和游客真正实现了“触摸得到历史、感受得到文化”。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