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文学家园 > 散随评杂 > 国学是语文的桥梁
国学是语文的桥梁
当代儒学网   2014-05-21 09:21:53 作者: 来源: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 文字大小:[][][]

  

    这几天,关于“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称高考改革方案2017年实施,英语将退出统考”的议论不绝于耳。虽然顾明远随后已经澄清现在尚未确定英语退出高考。其实,假使减轻英语在高考中的分量,抑或英语不再参加统一高考,改成由社会机构组织考试,都是治标不治本的事,对于提高对语文的重视,以及提升学生文化素养,起到的作用不见得会好到哪里去。

  近几年来,人们固然埋怨着语文被严重轻视,加上应试高考把人的道德操守和文化修养都变成“交换价值”,视之如同“成品”,只贴标签不出内涵。可想而知,从语文的这种失“语”状态中,文化还能“化”得了多少。但是,提高语文在高考中的分数,始终不能说明回归语文本位和国学本位的真正决心和文化自觉。只要语文教学内容一天不进行根本性的修改,没有挑选适当的传统经典古籍作为必修课,借用梭罗的一句话,“文明改善了我们的房屋,却没有改善房屋里的人”。不少人以为新的高考改革方法施行后,语文就是强势学科,岂不知丧失了国学内核的语文如何孕育思想,如何完善人格,没有思想根源的语文将在哪里着陆?

  如果说语文是心灵的桥,那么国学就是其中的桥梁了。当下社会浮夸急躁,诱惑难定,说到底是心智的贫乏,但这种心智的贫乏又归于国学修养的贫乏。钱穆先生说过,“中国教育特所注重,乃一种全人教育。所谓全人教育,乃指其人之内在全部生命言。贯彻此内在全部生命而为之中心作主宰者,乃其人之心情德性。……惟人之所以为人,为其全生命之主宰与中心,属于心情德性方面者,则贵于得大全,贵于能相通,尤为人类所以贵有教育之最大宗本所在。”就这一意义而言,在这几十年里,我们的语文教育显然偏离了本然的要旨。仅将语文视为一种应试载体,将语文从人格思想培养中剥离出来是可悲可怜的。有人说过,没有国学积淀的语文,即使学来也能识字读书,跟人谈起话来也能滔滔不绝,旁征博引,写起文来纵然也能字字合辄,句句在理,却总是面目可憎,“宛如碎嘴而没文化的村妇,几句话拿来唠叨一辈子,也根本不顾听者反应,明知自己无聊的布道让人生厌,却以强力为自己聚拢一群名义上的听众”。囿陷于古板而了无生气的语文泥淖中,时间一久,性情缺陷,作文乃至做人都觉嘴脸可怖,此言可能真不虚。

  高考要有生机,语文要有新意,并不是简单把英语拿来揉捏一把就可了事。否则即使英语这门学科从来不在中国存在过,或是换了另一种热门语言,语文依然是在自己的围墙中兜兜转转,跌跌碰碰。我一直主张,“英汉成佳偶”,而不是“英汉成冤家”。在修习好《论语》、《孟子》、《诗经》、《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以及唐诗宋词这些国学经典的基础上,看看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海明威的小说,读读济慈、聂鲁达、里尔克、茨维塔耶娃的诗歌,给自己能发展自身的能力,从而完善自身的人格,这是极其理想和美好的。

  所以,我们要从语文中寻找中国文化的精神力量,寻找人格修养臻于至善的关键,不是要极端地把英语当成“罪魁祸首”。但也不仅仅是一种纯技术方式上的操作,而是要立定国学,由趋向传统文化之心而学习国学教材内容,终而丰富精神境界,从语文的酒窖中发酵出传统文化思想的芳醇。否则,一天到晚可叹语文掌握能力的下降,国学修养程度的薄弱,借用一个比喻,那就是像有邻家长者骤然过世,“近不足以进屋痛哭哀悼,远不足以在门墙外议论纷纷”,这样尴尬的表现,终究太浅太弱。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