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儒学网 2014-05-07 03:29:41 作者:苑广阔 来源:东方网 文字大小:[大][中][小] |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项目启动仪式5日举行,燕京学堂开设一年制“中国学”硕士项目,招收国内外一流高校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将开设一年制“中国学”硕士项目的新闻,引发了国内网友的极大关注,其中不乏质疑的声音。其实有质疑也很正常,毕竟“中国学”目前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让人觉得陌生而难以理解,而以“中国”为学又多少给人一种太过笼统,大而无当的感觉。但是在笔者看来,对“中国学”硕士的设立可以质疑,可以争论,但应该避免误读,尤其是要避免先入为主式的误读。
“中国学”是个什么学?从课程设置上来看,它有点类似于我们常说的传统国学,比如其中的“哲学与宗教”“历史与考古”“文学与文化”等课程的设置,基本都属于传统国学的内容。但是“中国学”又不仅仅限于传统国学,因为它还开设有“法律与社会”“公共政策与国际关系”“经济与管理”等更加现代化、国际化的课程。这也就意味着,北京大学的“中国学”,是把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结合起来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课程,体现了其既传统又现代,既中国又世界的特点。
但是这种学科设置上的“融会古今”和“学贯中西”,并不是简单的生拉硬凑,也不会显得不土不洋,因为不管是从单纯的传统国学的教育上来看,还是从国际化文化人才的培养上来看,我们以前做得都远远不够。比如国学曾经在国内热过一阵子,但多数都是一些私人教育机构或者是家长的自发行为,所学的内容也无非就是穿上五花八门的传统汉服听听古诗文讲解,朗诵一些传统的国学经典,说到底接触的都是些国学的皮毛和入门的东西而已。
但是“中国学”硕士的设立,相比于民间的“国学热”显然要更加系统、全面和深入。而把传统国学和现代经济管理、法律以及国际关系等学科结合起来进行教育授课,目的就是以跨学科教学和国际化视野来培养既了解传统国学,同时又懂得现代经济、社会管理以及国际关系的现代化人才。正如燕京学堂有关负责人所表示的那样,他们的目的就是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了解中国、贡献世界”的未来领导者。
而从“中国学”硕士的招生计划中也可以窥见其“了解中国、贡献世界”的人才培养目标。在首次招生的100名学生中,65%将来自国际及港澳台地区的一流高校,35%来自中国大陆顶尖高校。可以预见,这些“国际化”学生毕业以后,必将在世界范围内起到了解中国然后传播中国;立足中国然后贡献世界的积极作用。所以,我们理应对其多点肯定与鼓励,或者至少是“以观后效”,而不是简单的质疑和否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