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文庙书院 > 书院新生 > 文庙的变迁
文庙的变迁
当代儒学网   2014-11-14 00:59:35 作者:周蓬桦 来源:渤海早报 文字大小:[][][]

 

    朋友说:“知道你喜欢古迹,明天去看看文庙吧。”我点头,一边沿石阶级级攀登。登高远望,凉亭水榭,湿意尽染。济南的夜景,已经颇有一些老泉城的市井风韵。

    人类之所以迷恋旧建筑,并非一个恋旧那么简单,说白了还是喜欢隐藏其中的文化密码,一块旧砖瓦里藏着先祖的精气,古塔旧庙连接着人类的根须,是安妥灵魂的坐标,称得上博大精深。这也是当我们漫步旧城,总能够触动灵魂深处的血脉,牵扯心肺,引发幽思。

    位于济南历下的府学文庙,数年前曾经沦落为一座小学校,先是叫做芙蓉街小学,后来改称大明湖路小学——众所周知,文庙的命运,其实正是孔子的命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翻检中国历史,在任何朝代,当局都会对这位逝去2500多年的先贤折腾一番,奉若神明抑或贬于粪土,而这恰恰从旁验证了这位思想家和哲人的伟大,文庙的存在不过是一个符号,是政治、经济与文化的晴雨表,浮现印证世道人心的诡谲变化。

    那一年深秋时节,因为朋友的儿子在大明湖路小学读书,我也便与这座当时处于落魄境遇的文庙有了一面之缘,事情是这样:当晚,学校要开家长会,朋友不忍将刚来济南的我冷落一旁,便问我是否愿意与其一道参加。我不假思索地表示同意,于是我们二人各骑一辆单车,从黑虎泉到曲水亭街,来到府学文庙的旧址、当时的大明湖路小学,坐在教室里当了一回学生家长,这是前所未有的心理体验。至今记得,召集家长会的是位年轻漂亮的女教师,操一口夹杂济南味道的普通话,她先是一一地把各位学生家长熟悉一遍,当走到我面前时略略一愣,微笑着问:“请问……您是哪位同学的家长?”我有些窘,依照我当时二十出头的年纪,不可能有个读小学的孩子,只好讪笑一下。年轻的女教师笑了,露出一排白牙。整个会场都响起了一阵友好的笑声。我顿时感觉一阵轻松,这个小小的细节足以说明济南人的豁达开放性格。家长会结束后,我和朋友在校园内散步,深秋的月光晃眼,月亮在屋檐的一角静静注视。朋友说:“这学校有来历,早年这儿曾是一座文庙……”我当即一惊:“孔子的文庙?难怪这里有陈年香火气……”

    各地的文庙众多,山东当然是曲阜为最。但在这偌大的济南府,文庙只有一处。回家的路上,朋友讲述了一路有关文庙的故事,可惜时光久远,只记得一些零星片段。回头望望,古老的文庙旧址已经被夜色遮掩,仿佛从那里传来祭孔大典上古老的钟鸣。

    多年之后,当我再次踏着泉城的水声造访文庙,它当然今非昔比,历经长达五年的精心修缮,它在力求恢复北宋时代的辉煌版图,稳坐城中,接受着世人的朝拜。黄昏,当人声鼎沸、车水马龙的市井喧嚣渐渐消散,忙碌了一天的人们缓步来到文庙,点上一炷香置于圣人像前,内心是否涌动复杂难言的意绪?

    据朋友介绍,文庙泮池的泉水,连通着大明湖水,清澈见底,一尘不染。文庙背面,便是大明湖的一片白茫秀色。湖水由文庙东北进入泮池,又出泮池向西北经西廊庑后墙外,绕至尊经阁前水池,转向东,像一曲古筝,悠悠地流入玉带河。

    而老城区的玉带河,就在珍珠泉大院内,是我们刚才来时路过的地方,它亮丽的水波在我眼前一闪。“好看吗?”记得当时,我问正在手拿相机忙于拍照的小女。她脱口而出:“好看!”我知道,在她们这一代人口中,“好看”即是评判事物的至高标准,而其平日里的习惯用语是“还行”,“还可以”,或者“一般般”。

    而今,连接成片的泉水改变了她对一座城市的印象。当然还有这眼前复兴的文庙景观,这难以表述的丰富多姿的生活。

    重新步入闹市,我边走边想:当多年之后,我和妻子都老了,步履蹒跚,宅在家中消磨人生最后的时光,某个苍凉的冬季黄昏或夜晚,我们一定会想起今天这个日子的。

   “点上一支蜡烛吧。”我说。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