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文庙书院 > 天下文庙 > 日本水户弘道馆与偕乐园考察研究(组图)
日本水户弘道馆与偕乐园考察研究(组图)
当代儒学网   2014-03-06 08:37:42 作者:秦兆雄 来源:国际儒学网 文字大小:[][][]

 

    编者按:孔庙,又称夫子庙,是为纪念孔子而设立的庙堂。随着儒家思想的发展和地位的提升,以孔庙为载体的孔庙文化被赋予丰厚的文化内涵,如今,孔庙的功能已经超越了纪念性建筑的本身含义,而成为中国儒家文化的象徵。孔庙首先出现于孔子故里(今山东曲阜),后渐遍布全国各地,乃至东北亚、东亚及东南亚等国,由此形成“孔庙文化圈”。日本江户时代,各地陆续建立了很多孔子庙,至今还保留了30多座仿中国基本式样的孔庙。本文是旅日中国籍文化人类学博士秦兆雄先生实地考察日本水户市弘道馆和偕乐园的人类学研究报告秦先生用细腻的笔触和精确的数据记述并分析了弘道馆与偕乐园的历史演变和当代功能,最后对我国孔庙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

一 前言

  笔者1982年3月底开始在日本留学,毕业后留日工作,至今旅居日本已经有三十多年了。在异域的日常生活中,耳闻目睹了日本精英阶层保护各地孔子庙并举行释奠礼以及谦虚学习并积极应用中国传统经典知识的情形。他们对中国国粹文化的虔诚之心时常令笔者感到亲切之余又倍感惭愧。同时,笔者根据自己的文化人类学调查研究认为当代日本对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值得我们反思与借鉴。

  1982年4月至1986年3月,我所就读的石川县金泽大学正门“石川门”对面大约300米右侧就是堪称日本三大名园之一的兼六园。亦耳闻茨城县水户市的偕乐园(弘道馆的附属设施)与冈山县冈山市的后乐园②是另两大名园。1986年夏天,我曾利用暑假参观过后乐园。但由于来日后几乎一直从事关于中日亲属制度以及城乡关系的人类学田野调查研究,以致不得不长期搁浅考察水户弘道馆与偕乐园的研究计划。

  2009年9月27-29日期间,笔者应邀参加了在曲阜举办的第二届国际儒学大会并参加了祭孔大典(秦2010)。此后逐渐开始对日本东京的汤岛圣堂和其他各地孔子庙、中国大陆以及台湾各地孔子庙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功能进行人类学方面的实地考察。

  2012年3月31日考察汤岛圣堂并拜访斯文会理事长石川忠久先生时,得知了有关第十届全国藩校峰会于2012年2月18日至19日在水户市举行的讯息(秦2013a:45),深感不能错失去水户考察向往已久的弘道馆与偕乐园并收集相关资料的大好机会。

  据网络与报刊介绍,在平成23年(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中,弘道馆的正门、正厅以及八卦堂、孔子庙以及鹿岛神社等建筑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弘道馆被迫关闭。自同年10月8日开始,只有部分庭院对外免费开放。

  第十届全国藩校峰会时,震灾后弘道馆的修复工程还没有开始。但会议按原定计划召开并圆满成功则反映了当代弘道馆与偕乐园所拥有的历史价值与文化资源以及社会功能,令人瞩目。

  本文是近期对弘道馆以及偕乐园的历史演变与当代社会功能所进行的初步人类学考察报告。

  需要说明的是,有关这方面的论述虽然可以在一些学术著作以及因特网上看到某些介绍,但不够全面深入。在笔者的研究范围内,目前还没有看到有关对弘道馆以及偕乐园进行过基于田野调查的人类学与儒学、教育学以及历史学等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

  本文试图揭示源自中国的儒家传统及其社会功能在日本社会不断被传承并本土化的发展概貌,以此实例进一步阐释中日两国儒家文化的关联性与差异性。同时为儒学的传统与现代化、儒学的教育传承、孔子庙的历史演变以及当代功能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二 弘道馆与偕乐园的历史演变

  水户藩位于江户(东京)东面,是德川幕府的三大亲藩重藩“御三家”(尾张德川家、纪州德川家、水户德川家)之一。第一代藩主为德川家康的第十一子赖房(1603-1661年),尚武好学,崇神尊儒。其子光圀(1629-1700年)为第二代藩主,不仅重视编修史书,而且对儒家思想及其应用亦非常重视,从明历3年(1657年)开始在史馆“彰考馆”编撰《大日本史》期间,常常举办讲经活动。宽文5年(1665年)6月,他将朱舜水从长崎聘请到水户担任顾问,协助编撰《大日本史》,管理藩政,振兴儒学并学以致用。后来又创立了以经世济民为己任的“水户学”,政绩显著、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民风淳厚而在各藩中享有盛名。

  水户虽然是水户学的发祥地,但是兴建藩校和孔子庙却比其他藩晚很多。延宝元年(1675年),光圀请朱舜水制作了孔子庙模型(参见图片1),并写了《学宫图说》。诚如孔祥林等所言,德川光圀曾经有过兴建学校和孔子庙的初衷,可能是因为当时正集中精力编写《大日本史》而无暇他顾才没有实现 (孔‧孔2011:889-900)。

 

朱舜水制作的孔子庙模型(小圷纪子学艺员提供)

 

  文政12年(1829年),从小喜好水户学的德川齐昭(1800-1860年)成为第九代藩主后,于天宝5年(1834年)决定建校。由于当时正值持续数年的“天宝饥荒”初期,财政困难,他的意向遭到了很多藩士的强烈反对。但齐昭藩主并没有改变自己的初衷,在得到幕府的部分财政支助后,于天宝8年(1837年)开始为维护封建体制稳定并解决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而推行“天宝改革”。其中一项是“学校之义”,即重视文化教育,建设藩士子弟学文习武的藩校,同时为农村有志之士设立乡校。

  天宝9年3月,齐昭公布了亲自撰写的<弘道馆记>,原文(竖体,无标点符号)如下:

  弘道館記

  弘道者何?人能弘道也。道者何?天地之大經而生民不可須臾離者也。弘道之館何爲而設也?恭惟上古神聖立極垂統,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其所以照臨六合,統御宇内者,未嘗不由斯道也。寶祚以之無窮,國體以之尊嚴,蒼生以之安寧,蠻夷戎狄以之率服。而聖子神孫尚不肯自足,樂取於人以爲善。乃若西土唐、虞、三代之治敎,資以賛皇猷,於是斯道兪大兪明,而無復尚焉。中世以降,異端邪説誣民惑世,俗儒曲學舎此從彼,皇化陵夷禍亂相踵,大道之不明於世也,蓋亦久矣。我東照宮撥亂反正,尊王攘夷,允武允文,以開太平之基。吾祖威公實受封於東土,夙慕日本武尊之爲人,尊神道,繕武備。義公繼述,嘗發感於夷齊,更崇儒敎,明倫正名,以藩屏於國家。爾來百數十年,世承遺緒,沐浴恩澤,以至今日。則苟爲臣子者,豈可弗思所以推弘斯道,發揚先德乎?此則館之所以爲設也。抑夫祀建御雷神者何?以其亮天功於草昧,留威靈於茲土,欲原其始,報其本,使民知斯道之所繇來也。其營孔子廟者何?以唐、虞、三代之道折衷於此,欲欽其德,資其敎,使人知斯道之所以益大且明不偶然也。嗚嘑!我國中士民夙夜匪解,出入斯館,奉神州之道,資西土之敎,忠孝无二,文武不岐,學問事業不殊其效,敬神崇儒無有偏黨,集衆思,宣群力,以報國家無窮之恩,則豈徒祖宗之志弗墜,神皇在天之靈亦將降鑒焉。設斯館以統其治敎者誰?權中納言、從三位源朝臣齊昭也。

  天保九年歳次戊戌春三月齊昭撰文并書及篆額

  馆名“弘道”二字取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其实此前已经有佐贺藩与彦根藩等五所藩校命名为弘道馆,但因为<弘道馆记>的内容与学校教育特色以及占地面积等因素使创立最晚的水户弘道馆后来在各藩校中特别著名。

  <弘道馆记> “奉神州之道,资西土之教,忠孝无二,文武不歧,学问事业不殊其效,敬神崇儒无有偏党,集众思,宣群力,以报国家无穷之恩”,反映了齐昭确定的五项建校与教育理念: “忠孝一致”、“文武一致”、“学问事业一致”、 “神儒一致”、“政教一致”。

  按照这一建学思想,天宝11年(1840年)动工,天宝12年8月1日临时开馆,此时八卦堂建成并收藏刻着<弘道馆记>的寒水石(大理石)碑文(参见图片2),社庙建筑也已竣工③。天宝14年(1843年)增设医学馆。

 


图片2 地震前八卦堂内<弘道馆记>碑文

 

  据须藤敏夫介绍,安政4年(1857年)5月9日举行正式开馆典礼,从鹿岛神宫将武道之神武瓮槌命“分祀迁座”至鹿岛神社奉祀后,在鹿岛神社与孔子庙前分别举行了盛大的祭神与释奠,两者程序相同,只有祭品数量稍有差异, 祭品为素绢一丈八尺、栗饭一碗、枣、盐、干栗、干甜糕、水果、蔬菜、生鱼等(须藤2001:254-5)。没有四肢动物肉类。

  弘道馆当时占地54000坪(17.8公顷),规模相当于屈指可数的加贺藩明伦堂(约17800坪)与长州藩明伦馆(14000坪)的3-4倍,成为各藩中最大藩校,还比幕府昌平阪学问所大近5倍。

  从建筑布局及其使用目的来看,全馆可分为三大区:校区、社庙区以及练武场(参照下图)。

 

 

  校区主要包括正厅及其深处右侧的至圣堂、诸公子读书的“会读场”与文武教职员工的办公室、右侧的学问所“文馆”与左侧的武艺所“武馆”以及天文台及其正前方的“医学馆”等建筑。

  社庙区位于馆内中心地带,是弘道馆教育的精神支柱,被视为圣地。左右两侧分别是鹿岛神社与孔子庙,象征着“神儒一致”与“文武一致”的建校理念。神社参道西侧是八卦堂,神社西南一隅立了一块石碑,刻有题为<种梅记>的碑文④。另外,孔子庙西面土坛上有一钟楼,名为“学生警钟”。

  练武场以铁炮操练场“调练场”为主体,西侧是细长的马场,南面分别是弓箭场、炮术场以及马厩等设施。

  从以上的面积规模与三大校区的建筑布局及其学科开设等方面来看,弘道馆可以说是一所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近代综合性大学。

  学生入学资格为藩士子弟,但入学之前必须在家塾里学习基础知识。之后由家塾教师向学馆提交希望升学的学生名单,然后在指定的日期领着15岁左右的学生登馆,并按规定首先参拜鹿岛神社与孔子庙,方能报名登记。进武馆不用考试,但入文馆必须通过入学考试,考题内容出自《论语》与《孝经》等,合格者才能入学,而不合格者则继续留在家塾“素读”经典。

  学生入学当天有隆重的入学仪式:他们都要先到鹿岛神社参拜武瓮槌命,然后到孔子庙参拜孔子。毕业时所有毕业生都要进行同样的仪式。而在馆期间每天都必须以各种形式到神社与孔子庙去参拜,并参加每年举办的各类神道仪式与释奠活动。

  对于这样的宗教仪式规定,教师职工也不例外。比如上任当天,必须参加就职仪式,即依次参拜鹿岛神社和孔子庙。日常生活中尚需以身作则,培养学生敬神尊孔的人格。按规定每人每天出入弘道馆时,都要到社庙前参拜,以示敬意。

  弘道馆与幕府昌平阪学问所的教学方式(大久保2008:90-91)基本类似。学生入馆后称为“讲习生”,分班编组,先修“会读”,然后升进“轮讲”课程。“轮讲生”必须轮番依次讲解《论语》、《孟子》、《春秋左氏传》等汉书。“轮讲生”考试合格就升为“居学生”。他们会分配到3叠榻榻米的个人房室,有资格听 “教授头取” (主任教授)的讲义并参加每年秋季在藩主临场主导下举行的“大试”。此外他们要在教授指导下轮讲,每月参加两次笔试“试问”与一次诗歌创作。

  上课日数因年级差异而不同。通常高年级学生上课天数多,上午在文馆学文:儒家经典、历史、诗歌、天文以及数学等课程,下午则在武馆习武:剑术、枪术、兵术以及马术等多种武道科目。学习成绩根据每年一次“文武大试”与每月两次“小试”判定。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没有毕业年限,可终生学习,中老年人也可以随时申请入馆就读。

  藩主齐昭不仅亲自设计了弘道馆,而且还设计了与弘道馆配套的辅助教育设施“偕乐园”,并将建园目的与设计方案于天宝10年(1839年)5月撰写了名文<偕乐园记>,镌刻石碑(参见图片3),公布于世。

 


图片3 偕乐园内<偕乐园记>碑文

  <偕乐园记>原文(竖体,无标点符号)如下:

  偕樂園記

  天有日月,地有山川。曲成萬物而不遺,禽獸草木各保其性命者,以一陰一陽成其道,一寒一暑得其宜也。譬諸弓馬焉,弓有一張一弛而恒勁,馬有一馳一息而恒健,弓無一弛則必撓,馬無一息則必殪,是自然之勢也。夫人者萬物之靈,而其所以或爲君子,或爲小人者何也?在其心之存與不存焉耳。語曰:“性相近,習相遠。”習於善則爲君子,習於不善則爲小人。今以善者言之,擴充四端,以脩其德,優游六藝,以勤其業,是其習則相遠者也。然而其氣禀或不能齊,是以屈伸緩急相待而全其性命者,與夫萬物何以異哉。故存心脩德,養其與萬物異者,所以率其性;而安形怡神,養其與萬物同者,所以保其命也。二者皆中其節,可謂善養。故曰:“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无物不消。”是亦自然之勢也。然則人亦不可無弛息也,固矣。嗚呼!孔子之與曾點,孟軻之稱夏諺,良有以也。果繇此道,則其弛息而安形怡神,將何時而可邪?必其吟咏華晨,飲醼月夕者,學文之餘也;放鷹田埜,驅獸山谷者,講武之暇也。余嘗就吾藩跋渉山川,周視原野,直城西有闓豁之地,西望筑峯,南臨僊湖,凡城南之勝景,皆集一瞬之閒,遠巒遙峰,尺寸千里,攢翠疊白,四瞻如一,而山以發育動植,水以馴擾飛潛,洵可謂知仁一趣之樂郊也。於是藝梅樹數千株,以表魁春之地。又作二亭,曰好文,曰一遊,非啻以供他日茇愒之所,蓋亦欲使國中之人有所優游存養焉。國中之人苟體吾心,夙夜匪懈,既能脩其德,又能勤其業。時有餘暇也,乃親戚相携,朋友相伴,悠然逍遙于二亭之間,或倡酬詩歌,或弄撫管弦,或展紙揮毫,或坐石點茶,或傾瓢尊於華前,或投竹竿於湖上,唯從意之所適,而弛張乃得其宜矣。是余與衆同樂之意也,因命之曰偕樂園。

  天保十年歳次己亥夏五月建景山撰并書及題額

  此外,藩主齐昭还撰写了“禁条”,镌刻在<偕乐园记>石碑后面。其原文(竖体,无标点符号)如下:

  禁條

  凡遊園亭者,不許先卯而入,後亥而去。

  男女之別宜正,不許雜沓以亂威儀。

  沈醉謔暴及俗樂亦宜禁。

  園中不許折梅枝、采梅實。

  園中不許無病者乘轎。

  漁獵有禁,不許踰制。

  以上六项禁止条例为管理偕乐园的法令,使后来偕乐园建成开放后正常秩序得以维护并一直影响至今。

  值得一提的是,文中“一张一弛” 采自《礼记‧杂记下》“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即建园目的是想让藩士们在弘道馆紧张修文习武之余能身心松弛、精力旺盛。因此弘道馆与偕乐园成了一对互补的教育设施。

  园名“偕乐”二字采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中“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所以齐昭在<偕乐园记>中最后写到“是余与众同乐之意也,因命之曰偕乐园”。

  齐昭亲自将偕乐园选址在离弘道馆约3公里处千波湖边的七面山。建园工程于天宝12年(1841年)4月动工,次年7月1日建成开园,同月27日对外开放。当初只有武士以及神社神职人员与寺庙僧侣等阶层人士可以自由进出,而后逐渐对藩内领地平民百姓免费开放⑤,成为名副其实的“与民同乐”之乐园。

  园内营造了宁静优雅的“好文亭”等著名景观。好文亭由木质结构两层三阶式的好文亭主体与平房结构的奥御殿组成。藩主齐昭常在此召集文人墨客、家臣和领内百姓一同举行诗歌与慰问会等活动。奥御殿为城内失火时的避难场所,但平常由藩主夫人及其随从使用。

  “好文”是梅花的别名,根据中国的故事所命名。因为园里种植了种类数十、株数达数千的梅树,无论种类还是株数都要超过弘道馆的梅树。园内还种植了杉树、竹林、樱花、杜鹃花、菊花、胡枝子等四季树木。

  水户学是以中国儒学(朱子学)为核心,并综合日本国学与神道而成的学术思想体系。以二代藩主光圀时代为中心的前期水户学基于朱子学的历史思想来理解日本历史的学术倾向很强;而以九代藩主齐昭时代为集大成的后期水户学特色与目的则主要是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农村疲弊、士风低落等内患与欧美列强压力增大的外忧而引发的幕藩体制危机。即阐明统一民心并果断施行国内政治改革来谋求国家统一强盛的必要性,为确立以天皇为强国顶峰的政治秩序而奋斗的大义名分论⑥。

  后期水户学波及日本各地,并在幕府末期发展为尊皇攘夷运动的指导理念。因此弘道馆虽然培养了大批优秀藩士,成为水户学的发展中心,但在幕府末期因为政治立场不同而分裂为“天狗”勤王派与“诸生”佐幕派,彼此互相抗争,并陷入战乱达数年之久。明治元年10月1日,两派发生最后交战,文馆、武馆以及医学馆等主要建筑被战火烧毁,只剩下正厅、正门、八卦堂、鹿岛神社以及孔子庙等建筑。

  明治4年(1871年),政府废藩置县,茨城县诞生,弘道馆成为陆军省管辖的国有财产。次年12月8日弘道馆按照学制规定闭馆,改为“县厅”(县政府)。自临时开馆以来长达32年的藩校历史结束。

  明治8年(1875年),根据太政官颁布的公告,荒废的空地被指定为国家公园。明治14年(1881年)3月被移交县厅管理,次年县厅迁出。明治22年(1889年)1月至36年作为水户市幼儿园园舍、明治27年(1884年)4月至28年3月作为水户市高等小学分校舍、明治33年(1900年)至大正10年作为茨城县高等女子学校的临时校舍使用。

  大正11年(1922年)3月8日,弘道馆和汤岛圣堂一样成为国有指定“史迹”,受到法律保护。据弘道馆事务所首任所长小泉芳敏所写未刊载手记,昭和6年11月1日,茨城县教育会在孔子庙内举办了自明治闭馆以来第一次释奠礼,仪式参加者为来自县内外的知名人士350余人,祭主为田中无事生县知事,仪式程序基本上仿照了汤岛圣堂的神道式释奠礼,祭品为白米、高粱、饼(黑白)、酒、干柿子、干栗、苹果、海带、人参、芜菁、西红柿、咸鲑鱼、牛肉、猪肉、生鲤鱼、币帛等。

  昭和7年(1932年)成为“弘道馆公园”。昭和20年(1945年)8月2日遭受美军空袭,八卦堂、孔子庙以及鹿岛神社等建筑被烧毁。但战后逐渐得到重建修复。昭和27年(1952年)3月29日,根据《文化财保护法》,旧弘道馆被指定为“特别史迹”。 昭和28年(1953年) 11月,八卦堂复原工程竣工。昭和39年5月26日,正门和正厅以及至善堂根据《文化财保护法》被指定为“重要文化财”。昭和45年(1970年) 11月1日孔子庙复原竣工。昭和50年(1975年)3月鹿岛神社社殿工程开始,同年5月竣工。至此战后弘道馆主要建筑的重建复原工程结束。

三 弘道馆与偕乐园的当代功能

  2013年5月31日上午,笔者从神户机场乘飞机至茨城机场,然后乘机场巴士来到水户车站。下午1点15分,按照事先约定到达弘道馆正门,受到弘道馆事务所专业研究员“学艺员”小圷纪子女士的热情接待。当时正巧水户市教育委员会事务局文化课世界遗产推进室世界遗产“系长”(股长)汤泽康一先生带着来自九州岛大分县日田市咸宜园教育研究中心兼世界遗产推进室系长工藤圣二先生来弘道馆参观访问,所以小圷学艺员同时接待了我们。她带着我们三人一边参观因受震灾影响而没有对外开放的建筑,一边出示相关照片资料进行了详细讲解。

  “弘道馆在明治4年废藩置县后成为陆军省管辖的国有财产,明治14年3月改为由内务省管辖并委托茨城县管理。此后,土地与重建复原以外的建筑(包括石碑)作为国有财产而由县政府管理成为制度延续至今。而县出资重建复原的建筑(孔子庙、围墙等)则归县所有。因此,弘道馆的修缮复原事宜要由中央政府与县政府有关部门协商才能确定。其结果是国有部分(正厅、至圣堂,学生警钟以及弘道馆记碑等)的复原费用国家全额负担并由文化厅负责执行,对县有财产(孔子庙、围墙、管理所建筑等)提供灾害补助方案被采纳确定,昭和23年11月1日国有财产管辖权由内务省移交至文化厅”(小圷2012:106-7)。即国有部分的修缮复原费用由国家全额负担,县有财产的修缮复原费用主要由县政府负担,而国家提供灾害补助金。另外当年4月28日成立的民间团体“弘道馆偕乐园复兴支持会”募捐得到的资金则用于修缮复原县有财产。

  2012年5月,弘道馆修缮复原工程正式开始。至2013年2月,受地震损害相对较弱的孔子庙修复工程结束。随后对八卦堂、正门、至圣堂以及正厅等进行修复,预计次年春季结束。

  小圷学艺员带领我们参观时,正门屋檐、至圣堂以及正厅等建筑因为正在修复,所以四周被塑料布围着⑦。塑料布上分别挂着用透明塑料纸包着的相关建筑及其说明文的大型照片资料,供参观者以及游客参考欣赏。

 


图片4 <弘道馆记>石碑由八卦堂缓慢搬出的情形

 

  孔子庙大成殿与汤岛圣堂大成殿一样,也是根据朱舜水制作的模型建造,但建筑式样与细微部分却仿照了神社寺庙建筑,只是屋顶装饰采用了明清时代的中国工艺技法。因此,两庙虽然具有一些相似性,但差异性更多。

  首先,从规模大小及其布局形态来看,此庙与汤岛圣堂不可同日而语。只是由一门一殿组成的一进院落,没有两庑,有点像神社布局(参见图片5与图片6)。

 


图片5 孔子庙全景

 


图6 小圷纪子学艺员与笔者在孔子庙入口合影留念

 

  大成殿为木制建筑,单檐歇山式屋顶“入母屋造”,屋顶并非铜圆瓦,而是“屋根瓦葺”的古圆瓦。据畑野介绍,此殿面阔三间8.01米,进深三间4.81米,高7.73米,殿内面积为38.53平方米,殿内外“屋根面积”(占地面积)为153.10平方米(畑野2011:146)。与汤岛圣堂大成殿相比,此庙的殿内面积仅相当于它的约13.6%。孔祥林等认为此处孔子庙规模小的主要原因是孔子思想在德川齐昭的眼中地位已经降低,实际上孔子地位在日本的下降从19世纪就已经逐步开始了(孔·孔2011:903)。对此观点,笔者不能完全同意。因为一般来说,我们不能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大小来判断建造者对其重视程度以及建筑物所体现的象徵意義與社会价值。实际上,此处孔子庙近旁的鹿岛神社规模更小(参见图片7),而日本学术界通常认为藩主齐昭略偏重神道。另外,除了国家级规格的汤岛圣堂大成殿外,日本各地孔子庙通常规模也都很小。


图片7 鹿岛神社

 

  殿内深处中央日式神龛里供奉的不是孔子像,而是“孔子神位”,两侧分别为四哲的牌位(参见图片8)。殿内外的建筑木材也没有涂成黑漆,而是原色。另外大成殿及其入口正门朝西,即曲阜至圣庙方向。这一朝向也与汤岛圣堂大成殿不同,而与鹿岛神社的神殿面向其本社西北方向的建制一致。

 


图片8 大成殿内孔子神位

 

  但此大成殿与汤岛圣堂大成殿一样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屋顶正脊两端分别镶嵌着两条似乎凌空跃起的神鱼“鬼狄头”,屋檐四角上分别匐伏着一只灵兽“鬼龙子”。

  如上所述,此庙是昭和45年11月1日重修复原竣工的。据铃木三八男记载:“昭和45年4月12日,宇野哲人博士发起并征集了60人的签名向茨城县知事岩上二郎以及水户市长木村传兵卫提出了重建孔子庙的建议书,并获得议会全票通过。知事所提政府拨款2400万日元重建复原圣庙的建议也获得议会通过,工程也随即动工⑧。同时笠间稻荷神社宫司塙瑞比古、茨城县厅观光课技术吏员高畑三之介主查兼设施系长以及高安正巳庶务系长等再三拜访了斯文会,对汤岛圣堂祭孔以及相关事宜进行了详细调研。由于圣堂没有楷树苗,所以由与斯文会关系密切的第一生命保险相互会社矢野一郎社长赠送了树苗。当年11月1日,秋高气爽之际举行了庄严盛大的竣工庆典与释奠礼” (铃木:1989a:25-26)。由此可见,当时孔子庙复原工程主要由民间有志之士倡议而政府出资金给予支持,同时得到了汤岛圣堂的鼎力协助。

  现在庙门旁边的楷树就是那时种植的。平成元年(1989年),福岛县会津若忪市的旧会津藩校日新馆还向弘道馆赠送了四棵楷树。目前共有六棵楷树,和汤岛圣堂相比,这些楷树较为矮小。

  昭和45年竣工后,孔子庙作为圣地关闭至今⑨,只在特殊情况下才对外开放了两次。即平成21年(2009年)11月21日至24日,孔子庙与八卦堂为纪念水户藩开藩400周年,特别对外开放了4天,共有3399人来参观。此外为纪念震灾两周年,孔子庙于2013年3月9-10日、16-17日对外特别开放。当时正好是一年一度的梅花节,共有9987人来参观了孔子庙。

  水户市政府网站公开的资料显示,2013年9月1日有115983户,270751人(包括外国人)。孔子庙开放的短短4天就有9987人前来参观,对此NHK水户电视台与几家报纸也都做了相应的采访报道。

  平时为何把孔子庙关闭起来呢?对此疑问,小圷学艺员解释道:“如果平常公开,就要为防治火灾与人为的损坏而配置职员来看管。但目前县政府财政拮据很难编制这一预算”。

  孔子庙离弘道馆事务所较远,所内职员难以同时看管孔子庙。加之媒体时常报道日本各地寺庙的重要文化财被盗现象,所以从保护文化财的角度与财政困难的现状来看,目前的关闭措施实属无奈之举。

  当笔者问及释奠礼举办现状时,小圷学艺员回答说:“昭和45年11月1日举办的释奠礼是最后一次,因为后来就一直没有举办过”。按理说,孔子庙关闭应该并不影响一年举办一次释奠礼。原因为何呢?

  后来笔者通过邮件向小圷学艺员询问时才知其因。昭和45年的释奠礼是接受斯文会建议并反复商议后由县政府举行的,祭主为当时县知事岩上二郎。根据现行《日本国宪法》(1946年11月3日公布)所规定的“政教分离”原则,县政府不可以主办释奠礼,但因为当时县政府拨款重修了孔子庙,所以为举行落成庆典顺便或者说自然而然地主持了那次释奠礼,算是特例。这就是后来孔子庙一直没有举办释奠礼的主要原因,最近亦有希望举办释奠礼的呼声。如果要变成现实的话,只能由某个民间团体出面举办这项宗教仪式⑩。

  弘道馆正门左侧为水户市立三之丸小学,整个学校用地基本上是原弘道馆左侧的医学馆。由于这样的历史演变,现在弘道馆公园占地面积为3.2公顷,比原馆面积缩小了很多。

  建馆至今,因梅花之故千万游客络绎不绝,因此昭和32年(1957年)6月,县政府制定都市公园条例(条例第26号),将此地指定为都市公园。昭和34年至昭和38年(1963年),县政府分别对它进行了两次大修缮,其费用由国家与县政府各付一半。因为此后的维持费与修缮费由县政府单独负担,县政府便规定从昭和38年开始收门票(大人为190日元、中小学生为100日元),沿用至今。

  笔者参观时也注意到馆内建筑物以外的空地几乎都是梅林,树枝上挂满了梅子。目前公园内有大约60个品种、800棵梅树,成为水户的梅林名胜之一。据小圷学艺员介绍,震灾前每年参访人数有大约6.7万人,门票收入不够支付维持费用,所以县政府每年都要编制预算来运营维修。

  此门票价格与汤岛圣堂大成殿以及后述好文亭的门票价格几乎相同,无论按普通市民的收入还是日常消费水平来衡量都非常便宜,同其“公园”名称相符。

  下午两点20分左右,弘道馆参访结束,在事务所的资料室里看到由编著者林和生与李心纯亲自惠赠给弘道馆的中文著作《朱舜水与德川光国:儒学在日本的传播及其影响》。

  资料室不大,墙上依次挂着当年藩主德川齐昭亲自撰写的<弘道馆记>碑文拓片与先师孔子行教像挂轴。四周书柜里放满了各种书籍资料,而书柜上方的墙上则挂满了反映弘道馆历史的珍贵照片⑾。

  笔者还偶然发现了一张关于一般财团法人茨城县建筑士事务所协会举办纪念演讲会的彩色广告,演讲者为小圷纪子学艺员,题目是“弘道馆:连接过去与现在以及将来的文化遗产”,时间是当天下午3点半至4点50分,地点在茨城县立县民文化中心小会场,入场免费。这真是一次险些失之交臂的学习良机。

  随后在石堂女士的帮助下,笔者有幸到会场聆听了小圷学艺员的这场演讲⑿(参见图片9),由此对弘道馆的历史变化与当代功能、特别是震灾后的复原工程及其历史现实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演讲内容之一是水户市近年一直在为弘道馆与偕乐园的世界遗产登记而努力奋斗的近况。

 


图片9 小圷学艺员演讲结束后与笔者合影留念

 

  据小圷学艺员在演讲最后介绍,平成19年(2007年)9月28日,水户市就以弘道馆与偕乐园为中心内容、用主题“水户藩的学问教育遗产”向日本文化厅申报了世界遗产暂定登记。足利市以足利学校、日田市以咸宜园(江户时代最大私塾)、备前市以闲谷学校(江户时代最大乡校)也在那年分别以不同的主题申报,结果各市的申请都没有成功。但当时日本的评选委员告诉他们水户市提出的学问与教育这一主题受到了很高的评价,并建议他们与足利市、日田市以及备前市携手合作继续申请。此后四个城市反复协商、探讨并谋求合作。可备前市中途退出,执意单独申请,所以目前水户市、足利市、日田市正携手合作、并努力争取着。

  如果申请世界遗产登记成功的话,就能让世界上更多的人认识到日本近世学问教育的价值,同时也能让各项相关建筑遗址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为了推进世界遗产的申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弘道馆与偕乐园展开了研究,水户市以及足利市还召开有关国际学术研讨会并邀请国外研究者参加,这些努力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学术成果。目前有关弘道馆与偕乐园的研究报告已经出版了三册(水户市教育委员会2010; 2011; 2012),而此项研究依旧任重道远。

  由此笔者才明白了上述汤泽康一先生带着来自日田市的工藤圣二先生来弘道馆参观访问的缘由,而对来考察弘道馆的历史演变与当代功能的笔者来说实在是巧合,更是幸事。

  据和田祐之介介绍,为传承并弘扬弘道馆宗旨,纪念1841年8月1日弘道馆临时开馆日,从2009年8月1日开始,在弘道馆内由民间团体每月举办一次“弘道馆亲子论语塾”,邀请安冈定子女士作为讲师指导亲子一起学《论语》(和田2012:104)。安冈定子女士是著名阳明学者安冈正笃的孙女,在东京银座开办论语私塾,弘扬儒学,享有盛名。

  但据小圷学艺员介绍,地震前后没有举办像汤岛圣堂那样的定期文化讲座。其主要原因是弘道馆内的各种建筑属于“重要文化财”而受到使用限制。如果像汤岛圣堂那样在斯文会馆里有讲堂或教室,就有可能主办类似或同样的定期文化讲座。由于在弘道馆无法举办文化讲座,所以她作为一名学艺员在参与保护弘道馆各项建筑并整理研究相关历史资料的同时,尽量努力接受各方面的邀请,将弘道馆的历史与建校理念作为连接传统与现代以及将来的文化遗产尽职尽责地介绍给社会各界,让“弘道”精神永远传承并发扬光大。而这样的工作本身就意义深远,也可以说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贡献。

  笔者下午5点半到达偕乐园东门时,看到由茨城县政府发布并写在木板墙上的公园利用导游:

  一开园时间:

  2月20日至9月30日为上午6点至下午7点。

  10月1日至2月19日为上午7点至下午6点。

  二好文亭观览时间:

  2月20日至9月30日为上午9点至下午5点。

  10月1日至2月19日为上午9点至下午4点半。

  但12月29-31日停止营业。

  三限制及禁止项目:

  未经许可不得营业;

  不得损害园内设施与树木;

  不得随意扔垃圾弄脏公园;

  不得烧篝火或放焰火等;

  不得乘各种车辆入内;

  不得带狗等宠物入内。

  进门后左侧看到一玻璃台板上崁着一张更详细的导览图与说明。除了上述开园开亭时间外,还有门票说明。即入园免费,但好文亭收费,门票是大人为190日元、中小学生为100日元(大人与中小学生20人以上的团体票分别为150日元与80日元)。但在好文亭门票处则有手写的“70岁以上免费”的附加说明。从笔迹来看,显然是近年添加的老人福利项目。

  此处建园时就种植了比弘道馆更多的梅树,因此园中的梅花更有名,目前梅树有100种、3000多棵。笔者入园后看到一片绿色梅树林,梅子挂满枝头。部分树干上挂着与弘道馆的梅林一样的木牌告示:“梅为县有公产,随意采摘梅子将犯刑法盗窃罪”。

  以上规定基本上沿袭并弘扬了上述<偕乐园记>的建园理念与六项禁条。藩主德川齐昭应用儒家思想所倡导与实施的“偕乐园”模式,一直被后人继承并发展至今。这也应该是此地为何成为日本三大名园之一且唯一免费对外开放并享有盛名的主要原因。

  据偕乐园网站介绍,大正11年(1922年)3月8日,根据史迹名胜天然物保护法,偕乐园被指定为史迹名胜。

  好文亭曾在1945年8月2日清晨美军空袭中全部遭到烧毁,1955年开始重建,1958年复原;1969年9月2日遭受雷击再次被烧毁,1971年3月12日开始重建,1972年2月12日复原竣工并安装了避雷针。

  1997年7月,偕乐园与近在咫尺的千波湖公园合并为“偕乐公园”,面积达300多公顷,成为面积仅次于美国纽约中央公园的世界第二大公园。

  水户市从2006年3月首次举办梅花节(参见图片10)以后,每年都要举办各种季节的赏花活动来吸引国内外的游客,最近每年慕名前来的观光游客多达50万人次,使该市逐渐成为日本著名的旅游亮点之一。

 


图片10 偕乐园梅花(小圷纪子学艺员提供)

 

  据小圷学艺员介绍,此次偕乐园的灾情也比较严重,但在震灾发生后很快就成立的民间团体“弘道馆偕乐园复兴支持会”的支持下,只用了11个月的时间就于平成24年2月7日全面复原并举行了纪念仪式(小圷2012:103-106)。

  笔者在考察偕乐园时注意到东门附近由南到北依次有“御成门”与“好文亭表门”(正门,参见图片11),故依次从御成门与好文亭表门进入偕乐园,竟发现每道门附近的设计都不一样。其中好文亭表门令人印象深刻,位于园内西北面,被涂上黑漆,所以通常被称为“黑门”。从此门入园,地势由高渐低,经过一名为“一木户”而屋顶为草葺的独门后,看到一大片郁葱茂密的孟宗竹(参见图片12)与杉树林,而沿着这一段让人感到清凉阴暗的竹杉林道向东南行走,地势由低渐高,经过几扇门到达好文亭(参见图片13)附近高台时仿佛“柳暗花明又一村”:周围是视界开阔明朗的梅林。而由此高台眺望到美丽清澈的千波湖,令人心旷神怡。

 


图片11 好文亭表门,象征由此进入“阴”世界。

 


图片12 孟宗竹林,象征“阴”世界。

 


图片13 好文亭,象征“阳”世界。

 

  好文亭入口附近有镌刻着上述《偕乐园记》的石碑(参见上述图片3)。如上所述,碑文强调了自然界阴阳调和的重要性。实际上,庭院由两部分组成:西面一半的杉树竹林表示“阴”世界,东北面一半的梅林则代表“阳”世界,因此,整个庭院体现了阴阳和谐。以青竹杉树林体现阴柔之美,从虚幻的自然景观过渡到受阳光直射的高台好文亭(建筑为两层三阶式,奇数象征阳)。这一阴阳相辅的建筑美学观在藩主德川齐昭亲自设计的作品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当天笔者到达偕乐园时,好文亭已经关闭,实为一憾⒀。期待下次能有机会进入好文亭参访,亲自登上三楼沐浴阳光,眺望偕乐园美景,同时细心体会中国传统文化被日本吸收应用并传承弘扬至今的人类学意义。

四 考察与展望

  在江户时代(1603-1867年),德川幕府与精英阶层尊孔崇儒,将朱子学说规定为官学,成为幕府的正统思想。“庙学合一”的建校原则,使幕府‧潘‧乡的学校与孔子庙迅速发展,几乎同一时期在各地陆续登场。藩校通常模仿幕府的汤岛圣堂,建正厅(学馆)与大成殿,在大成殿供奉孔子四哲及贤者的雕像、画像、木主牌位等,定期举行释奠。

  但大成殿与释奠礼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被和式化。诚如鈴木三八男所言“由于孔庙本来是为了祭祀孔子而举行释奠的建筑,要符合一定的制式,所以日本的孔子庙也模仿中国的孔庙规范,是在参考了《朱子家礼》、《仪礼傍通图》、《礼书》、《三才图会》等文献与寝庙以及祠堂后建成的。但是它们几乎都没有完全承袭中国孔子庙”(铃木1989a:1)。

  如上所述,晚于汤岛圣堂建造的弘道馆大成殿,其建筑式样与细微部分则仿照了神社寺庙建筑,仅在屋顶装饰上采用了明清时代的中国工艺技法。即到了江户时代后期,源自中国的孔子庙建筑式样更加和式化,神道色彩日益浓厚,以致于弘道馆里社庙并立。

  释奠礼在历史演变中也有类似的倾向性。如汤岛圣堂释奠礼衣冠样式的改变以及于1800年开始的以延喜式代替明代儒式、献茶式与《孔子颂德之歌》等仪式的导入、以及奠币的内容简化与饮福受胙的形式变化等一系列举措,是释奠礼和式化的具体形式(秦2013a:46-50)。在弘道馆大成殿举办的释奠礼也基本上是仿照了汤岛圣堂的样式,而且神道色彩更加浓厚。

  以孔子庙为象征的中国传统儒学在日本的本土化过程既反映了日本精英阶层吸纳传承儒家文化的积极性、选择性以及创造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日本神道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的差异性。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吸收西方科学文化及民主政治,同时又保留了本土的神道思想和儒学的文化传统,东西文化并行不悖。儒家的传统价值观,尤其是 “义”或“忠”与“礼”以及“知行合一”等学说,植根于日本人的道德信仰,贯穿于治理与伦理的社会实践。弘道馆与偕乐园的创建历史与当代社会功能也充分体现了这一日本的传统文化特色。因此中日两国文化既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又存在着不可混淆的异质性。

  本文所述弘道馆的历史演变及其当代社会功能模式从新的视角启示了中国传统儒学的发展,将会在吸纳异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更切实的创新与发展。本研究对探讨儒学的传统与现代化,孔子庙的历史演变与当代功能等问题,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弘道馆与偕乐园的设计理念与实践历史及其社会功能充分说明:与尚文的中国文人士大夫重视“知”与抽象思维的传统相比,尚武的日本精英阶层更注重“行”与具体实践。事实上,尚武行经传统教育也一直传承至今。现在日本很多大学及中学都有让学生练习射箭的体育设施“弓道部”(参见图片14),而在中国大陆以及台湾教育机构则基本上看不到这样的传统体育设施。

 


图片14  笔者执教大学的学生自治弓道俱乐部入口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中国传统释奠被改为祭孔大典,名称也没有被传承。其中讲经本来是中国传统释奠礼中的重要仪式与内容,日本一直延续到现在,但在中国大陆却没有传承下来。因此,彭林与张德付指出,当代中国的祭孔大典不仅应该增加讲经的环节,而且应该把名称由祭孔大典改为释奠礼(彭·张2011)。。

  笔者不仅赞同彭林与张德付的意见,而且根据本文论述认为当代中国大陆的孔庙释奠礼也应该像偕乐园那样免费对外开放,让孔子“与民同乐”。

  宗教仪式祭品可谓一个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象征体现。笔者于2009年9月28日参加曲阜祭孔大典时曾注意到供奉给孔子的祭品是传统释奠礼中的三牲太牢(秦2010:148)。如果中国人有意从日本神道式释奠礼中吸取经验与智慧的话,那么也许有必要尝试将传统的三牲太牢简化为少量米饭、肉类、海鲜、蔬菜以及茶点⒁。

 2006年5月20日,“祭孔大典”名列中国文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中,但还没有被认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笔者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将“祭孔大典”改为释典礼。如果以前申报没有成功的话,以后应该以释典礼为主题继续向国际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⒂。这样既能将中国人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提升为人类普世价值,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其提高整个社会道德水平并促进国家统一以及东亚乃至世界和平和谐的传统与当代社会功能。

  此外,中国大陆孔子庙也应该像日本孔子庙与台湾的孔庙⒃一样,或免费对外开放,或象征性收费。虽然中国大陆各地孔庙的管理现状并不一样,但整体来说收费的孔子庙占多数,而且比较昂贵。比如目前曲阜三孔联票为150元,这对大陆普通人来说应该不便宜。笔者建议中国大陆政府有关部门参考弘道馆以及偕乐园的收费管理情况,以实际行动来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将门票价格适当降低或者像上海嘉定孔子庙那样取消收费⒄,让孔庙一年四季都成为孔子“与民同乐”的中国版“偕乐园”。而中国版“偕乐园”孔子庙里也许应该像弘道馆与偕乐园那样广植梅树,与楷树共存媲美。

  也许中国版“偕乐园”孔子庙里应该像弘道馆与偕乐园那样广植梅树,与楷树共存媲美。

 2013年9月5日,中国国务院办公室公布了《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六条建议将1985年1月21日制定的教师节从9月10日改为9月28日,即孔子诞辰日,与台湾等地统一。这一建议既反映了当代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恢复并日益尊重孔子及其儒家传统的历史地位,同时也体现了孔子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该建议的具体实施将有助于儒家思想以及各地孔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更好地发挥她所具有的多种社会功能与强大的文化凝聚力⒆。


  ①本研究在调查研究中得到弘道馆事务所的学艺员小圷纪子女士与事务员石堂朱美女士等相关人员的鼎力协助,笔者在此深表谢意!

  ②“后乐”采自范仲淹名著《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句。

  ③据《水户藩史料》记载“建学初社庙建筑已竣工”。但孔祥林等认为是在16年之后正式开馆前所建(孔·孔2011:903)。本文采用前者之说。

  ④梅花可供游览观赏,梅子制成酸梅可作军用副食与饥荒时的食物。喜爱梅花并注重实用的齐昭于天宝四年(1633年)赴任藩主时正遇上大饥荒,因此次年就鼓励领民在领地广植梅树。

  ⑤但不允许水户藩以外的人出入。

  ⑥其代表人物与理论著作有会泽正志斋(1782-1863)的《新论》与藤田东湖(1806-1855)的《弘道馆记述义》等。

  ⑦但八卦堂例外。地震前堂内安置着<弘道馆记>石碑,高3.18米、宽1.91米、厚0.55米(畑野2011:145)。据文化厅HP介绍, 2013年3月26日,工匠开始采用传统特殊搬运技术,耗巨资将重8吨的<弘道馆记>石碑从八卦堂搬出(参见图片4),移至100米处的临时修理厂进行复原,2013年11月18日顺利竣工。

  ⑧但提供的数据显示动工时间为昭和44年8月,次年10月竣工。本文对此不予探讨深究。

  ⑨由于笔者是为了学术研究,工藤圣二先生是为了世界遗产推进工作远道而来,所以小圷学艺员向上级主管申请并得到特别许可后才带我们进入孔子庙参观。

  ⑩如拙稿(秦2013a)介绍,在汤岛圣堂大成殿举办释奠礼的单位并不是中央政府部门,而是受政府委托负责管理这一国有财产的民间团体斯文会。不过,据栃木县足利市足利学校网页介绍,此处孔子庙释奠礼的举办单位从2007年开始是民间团体“史迹足利学校释奠保存委员会,此前则是负责管理这一国有财产的足利市政府。

  ⑾墙上挂着昭和天皇陛下与皇后陛下于昭和49年(1974年)10月20日为出席茨城县国民体育大会而驾临戟门、当时为皇太子殿下(现为平成天皇陛下) 与皇太子妃殿下(现为平成皇后陛下)于昭和49年9月8日为出席茨城县国民体育大会而驾临正厅以及秋筱宫殿下于平成18年10月5日为出席第18届全国生涯学习庆祝活动而光临正厅时留下的历史照片。这些纪录反映了日本皇室对弘道馆建校宗旨及其历史文化价值的认同。

  ⑿演讲结束后,她特别高兴地把贸然闯入会场的笔者介绍给听众。笔者为素不相识就在弘道馆事务所的网站上留言,并突兀前来参观考察给她带来的麻烦与不安深表歉意。

  ⒀第二天必须离开水户到东京参加为期两天的人类学学术研讨会。

  ⒁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阿塞拜疆巴库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政府间委员会决定采纳事前审查机构的建议,将日本政府申报的“和食——日本人的传统饮食文化”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说明日本传统饮食文化已经得到世界公认,也值得中国人客观谦虚地参考借鉴。

  ⒂据网络介绍,韩国在2006年就准备将释奠礼申报为世界非物质遗产。也许中国应该参考水户市的申报模式,与韩国以及日本携手合作申请这一项目。

  ⒃2013年3月22日至27日,笔者依次考察了台湾台北、台南、高雄以及台中等地的孔庙。其中只有台南孔庙“大成门区域从民国92年(2003年)元旦开始收费,门票一律优待半价25元,但台南市民、台南市内各校区学生、幼稚园(含)以下之儿童、年满70岁长者、身心障碍者(可一人陪同)以及志工等免票。

  ⒅笔者于2010年3月25日自费考察上海嘉定孔子庙时门票为20元,但2012年8月19日再度考察时,工作人员告诉笔者已于当年3月取消收费了。

  ⒆2007年12月27日至30日时任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一行访华期间,于30日访问乐曲阜至圣庙大成殿。这可以说是当代日本社会仍然尊孔崇儒并将孔庙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或外交手段充分开发利用的象征体现。这一点也值得我们反思与借鉴。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