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新闻中心 > 特别报导 > 国内首部孔子题材杂技剧面世
国内首部孔子题材杂技剧面世
当代儒学网   2016-02-04 03:44:30 作者:李朕葳 鲍童 来源:东方圣城网 文字大小:[][][]

演出现场

杂技剧《孔子》开演,2016年文化惠民演出大幕拉开

  公元前551年,古历八月二十七日清晨,五峰对峙的尼山,沐浴在朝霞如霭岚之中,美丽的漻河像一束白练从尼山腰间缠绕而过。五彩缤纷的花朵在翩翩起舞,这一切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生机盎然……”昨日晚,声远舞台,杂技剧《孔子》正式上演,标志着我市2016年惠民演出正式拉开了大幕。作为国内首个市级剧团排演杂技剧、国内首部孔子题材杂技剧,他的再次面世意味着什么?

用杂技剧的形式,发出孔孟大地自己的声音

优美的舞台灯光、绚丽的戏剧唱腔、婉转的音乐及精彩绝伦的杂技表演,如此丰富的表演形式,令台下的观众“凝固”了。

济宁的杂技功底不俗,解放初期济宁就有了自己的杂技团,曾拿过不少的国内外大奖。2014年,杂技团小选手作为唯一一支代表中国参赛的杂技代表队,赴俄罗斯雅库茨克参加“第四届  《小猛犸—2014》  国际青少年杂技马术节”,获得本次大赛最高奖——“金猛犸奖”。济宁杂技的渊源可上溯到汉代,在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中,就有展现杂技顶碗、手技、传球的史料。2015年9月2日孔子文化节,济宁杂技团表演的《杏林秋韵》成为孔子文化节开幕式节目,但在济宁市文广新局局长孙爱民看来,通过一个几分钟的杂技节目表现孔子思想还有些不够,他希望能用杂技剧的形式,进一步去传播孔子的思想。

“孔子讲大同梦,我们现在讲中国梦,这两个梦都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梦。”孙爱民说,孔孟之乡的后人,有必要走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前列,发出自己的声音。将几千年前的儒家文化融入到当今生活中,表演形式丰富的杂技剧,正可以用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这一目标,同时杂技剧也可以将儒学思想带入到寻常百姓家,百姓通过看剧,也会得到教育和启迪。文化相通,世界大同,由孔子创立、孟子发扬光大的儒家思想、儒家文化,2500多年来历经千载而不衰,历尽沧桑而弥新,不仅成为中华文化的主干,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性格,而且跨越国界、润泽四海,成为东亚文化的主要标志。在世界新的儒学热大背景下,杂技剧《孔子》也会乘着“一路一带”的东风,走遍四海,发出孔孟大地自己的声音。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