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千孔子学堂年会致辞:我们一起走在梦想的路上(图) |
当代儒学网 2016-01-21 09:30:31 作者:小慧辑 来源:中国孔子网 文字大小:[大][中][小] |

编者按:2016年1月18日下午,以“写好字 读好书 做好人——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为主题的孔子学堂年会暨颁奖盛典正在山东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来自新疆、西藏、海南、东北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孔子学堂建设者、志愿者欢聚一堂共创共享文化盛宴。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王大千在孔子学堂年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我们一起走在梦想的路上,致敬学堂人,传承文化温暖而有力量!勉励学堂人,只要坚持,梦想总会实现!致辞全文如下:
我非常感动,也非常高兴,今天是一个家人的聚会,来自天南地北的学堂人齐聚在孔孟之乡、齐鲁之邦,我们大家都回到了孔子身边,回到了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我代表中国孔子基金会,代表孔子学堂推进委员会团队,代表孔子学堂的所有建设者、支持者对大家的到来,对孔子学堂家人们表示欢迎和感谢! 今天我特别地激动,也特别地感动。我感动,来自新疆,来自西藏,来自东北,来自海南,来自广东,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孔子学堂的家人们为了心中的梦想,不顾严寒、不远万里参加这场大聚会。朋友们,这时我们不禁又想到孔老夫子说的话: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此时此刻,我想说八个字来形容今天的聚会:欢庆、分享、责任、奋进。今天是一个欢庆的聚会,是一个分享的聚会,同时是一个收获感动的聚会,今天的年会也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责任与奋进。 今天大家是为了一个字而来,那就是我们的孔子学堂的“堂”字。在中国词语中,有“堂堂正正”、“相貌堂堂”的说法,“堂”代表了一种正直正义,是一种价值判断和精神追求。回到书法,回到中国的汉字,“堂”是一块高尚的土地,对中国人来说,“堂”是植根于土地,并破土而出的一种高尚的情感。所以在家庭里,我们有一个中堂;在家族里,我们有一个祠堂;在我们的精神生活里,有一个学堂,也有一个殿堂。 今天大家是为了一个人而来,此时此刻,我们的窗外是寒风的凛冽,而室内是春意般的温暖,我想这温暖来自于一个人,我们也是为这个人而来,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至圣先师,也是我们最大的文化公约数——孔子。习总书记在讲话当中说,认识孔子,就认识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特质,认识孔子,是认识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重要途径。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人不学儒学,气象终不成。当我们走近孔老夫子,会不自觉地心存敬畏,心生感激。孔夫子的思想温润如玉,滋养我们的生活,遇见孔子,我们找到了人生的榜样和楷模,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我们修身、修心、修养。 我们今天更是为了一个梦而来,那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国梦。孔子学堂是属于全社会的事业,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孔子学堂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精神家园和道德高地,也是我们将传统文化落实、落小、落细,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平台。在百堂会的时候我们说,建设孔子学堂,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光荣与梦想,也是我们的使命与担当。 时隔半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又迎来了孔子学堂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有近300家孔子学堂参加了这场年会,我们的队伍不断壮大,并将集聚越来越多的力量。一年以来,孔子学堂人的脚步遍及中国大地,从穷乡僻壤到企业城镇,从懵懂孩童到耄耋老者,孔子学堂的理念随着学堂人的努力在天南地北的老百姓心中生根发芽,融入在人们的日常行为和为人处世中。 在孔子学堂的创办之初,我们提出了十六个字的理念:多元开放、共创共享、线下线上、教学相长。我们今天的学堂,我们这些实践者,我们的这些先行者,他们的探索实践了、创造性地转化了我们学堂的理念。 今天的学堂,不仅是写字、读书,在这里,人民兴礼乐、办节庆、传家风、评先进、树榜样、立信仰。习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我们的核心价值观,通过传统文化的滋养,来落小落细落实。我们学堂人是最伟大的创造者,我们看到我们的学堂里,是那么接地气,那么传香火,那么的温暖,让我充满了无限的敬意。 今天,我和大家一道,共同走在梦想的路上。让我引用习总书记在元旦贺词中的一句话,“只要坚持,梦想总会实现”。我们一直在行进中,百堂会之后,我们的千堂行动是我们2016年的目标之一。我们要建万家学堂,让传统文化影响一亿中国人的目标,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实现,而这梦想的实现靠的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共同的奋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