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儒学网 2014-04-02 23:53:13 作者:张婷 李华琼 来源: 成都晚报(成都) 文字大小:[大][中][小] |

|
【人物名片】
刘茂才: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1934年11月生于山西省岢岚县,1955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刘茂才作为李四光的弟子,在地质学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随后又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屡有突破。他是人力资源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
杜维明:美籍华人,著名汉学家,现代新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曾多次获得国内外儒学研究奖项。先后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柏克莱加州大学、哈佛大学等知名大学。曾获选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
【一封信】
2006年10月13日,美籍华人、著名汉学家杜维明给中国经济学家刘茂才的“儒家文明与亚洲经济模式的思考”回复摘要:
文化就本身而言并不能解释经济的发展起源,但是它能解释一个特定形式的资本主义, 你可以命名“儒家的资本主义”或别的东西。文化本身并不能产生资本主义,但是文化可以适应社会的经济发展。
【背后的故事】
互联网做媒
“2006年的一次偶然,让我接触到一个更为精彩的世界,那就是网络媒体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刘茂才神采奕奕地告诉记者,通过电脑,其观点与见解在世界范围内得以传播,与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思想碰撞,“这于我而言是始料未及的惊喜。”
“那时候,我发了一篇关于重铸东方文明辉煌的文章,没想到引起了世界著名汉学家杜维明的关注。”刘茂才对中华文明有难以割舍的情结,这促使作为经济学家的他进入了儒家文明与亚洲经济模式的研究领域。
北京偶然会面
谈起与杜维明的互动,刘茂才激动不已,“我写的是有关儒家文明与亚洲经济发展的文章,而杜维明绝对是当今世界上研究儒家文明的顶尖学者,能够引起他的关注,证明我的观点是有意思的。”
刘茂才直言,“之前虽然未曾见过面,但是我们在互联网上有着非常良好的交流。”
刘茂才真正与杜维明会面,是时隔1年左右在一个名叫“东西方文明对话”的论坛上,地点在北京。“没想到论坛快结束的时候,杜维明看到了我的名牌,便非常兴奋地找到了我。”刘茂才回忆说,虽然交谈时间非常短,但彼此还是就一些问题交换了观点。
刘茂才的思考:
“玩耍经济”与
高新技术比翼齐飞
在刘茂才(如图)看来,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经济的发展有紧密的关系。
刘茂才认为,推动成都发展的最大动力是其天然形成的“玩耍经济”。成都具有休闲的城市文化,人们喜欢休闲,热爱美食,应运而生的农家乐及自然风光是这座城市发展的优势。蜀国文明与现代休闲美食文明融合完美的成都,确实是让人来了就不想走。
“当然,除了‘玩耍经济’,成都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样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刘茂才告诉记者,成都应该孕育一批高新技术产业来推动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现在的成都,不仅要成为休闲文化名城,也要发展成为拥有新兴产业支撑的财富之城。”
【记者手记】
刘老有一种成都气质
“闹闹,这边来。”28日下午1点,刘老抽着烟,牵着爱犬,出现在办公室,“闹闹,去拿球球玩。”支开小可爱,刘老一坐下就打开了话匣子。
“办公室是我的家,每天陪伴我8小时以上的电脑则是最佳工作伙伴。”别看刘老今年就满80岁了,但他却把电脑、手机这些现代工具玩得很溜。电子邮件、微博、微信、博客,他老早就注册了用户名。“每天我走进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看最新热点是什么,看看网友对我的文章有没有什么看法。”
打开刘老的常用邮箱,从2006年到现在,一共有629封邮件,新浪微博一共发表了878篇博文。他最近更新的一条微博这样写道:今天成都晚报记者来采访,主题是大家对成都怎样看。我讲成都被人们称之为休闲之都、美食之都,休闲与美食其实有内在联系,玩好、吃好是人们最普遍的消费需求。当然,满足这两大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要求。
已经退休16年的刘老,在四川省社科院依然有自己的办公室。他几乎天天都到办公室,看书、学习、写博客,往往一待就是一整天。在外人看来有点单调的生活,刘老却沉浸在其中:可以自由地做自己喜欢、想做的事情,多好!
刘老一生的追求是学习与奉献。“只有学习,才能成就自己,成就他人。只有学习,才能将更多精神产品奉献给社会。”刘老如是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