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新闻中心 > 旧闻回眸 > 首届全国高校国学院院长论坛举行 纪宝成国学教育基金成立
首届全国高校国学院院长论坛举行 纪宝成国学教育基金成立
当代儒学网   2013-06-29 03:05:36 作者:人民大学校报 来源:图/新闻中心 罗豫伟 网新社 梁越 曹绮婧 文字大小:[][][]

      

        11月2日,首届全国高校国学院院长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举行,全国近20所高校国学教学研究机构负责人和知名学者齐聚一堂,共商国学发展大计,并共同见证纪宝成国学教育基金成立。

        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武汉大学国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基金会联合主办。

        著名红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名誉院长、首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冯其庸先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中国人民大学老校长、国学院院长纪宝成,著名佛学家、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方立天先生,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向兵,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郑州大学副校长、国学院院长宋毛平,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国学院院长何俊出席开幕式。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主持开幕式,来自近20所高校的国学院(国学研究院)或相关机构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师生代表近200人参加会议。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在开幕词中指出,大学是人类文明的传承机构,是自由讨论的思想殿堂。大学创造知识价值,引导社会思想。而作为中国的大学,传承和发扬国学精神,乃是义不容辞的职责。今天的中国,已经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向世界展示的,不应该仅仅是国力的强盛,经济的发展,更应该是文化的魅力,精神的风采。一个国家的独特文化,便是这个国家的“软实力”,而中国的独特文化,便蕴涵在国学之中。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中国众多的国学院应运而生。

        陈雨露校长总结了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成立7年来取得的办学经验和成果,高度评价了各院校国学院或国学研究院,在以国学为独立学科而制定相应的教学、科研体系方面,所做出的积极努力和取得的突出成绩,成为人大国学院学习和借鉴的宝贵经验。他指出,中国人民大学与武汉大学国学院共同发起并举办全国国学院院长论坛,既是回顾与总结国学教育与研究已取得的成绩,更是集中力量,凝聚共识,对未来国学发展进行全面的战略筹谋,必将成为新时期国学教育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成为国学发展的又一个新的起点。

        陈雨露校长向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成立与发展中倾注了无数心血的纪宝成老校长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并对纪宝成国学教育基金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纪宝成老校长在倡导和弘扬国学、创办和领导人大国学院,引领新时期国学教育的前进方向上,筚路蓝缕,锲而不舍,有口皆碑,功不可没。纪宝成老校长虽已离开校长领导岗位,但依旧心系国学,关心国家与民族的前途,致力于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纪宝成国学教育基金的设置,对于更好地推动国学教育与研究、加快国学人才的培养、提升国学教育的国际性水平,都必然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纪宝成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国学教育与研究是一个传统的主题,也是一个全新的事业。国学始终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是传统文化与学术的高度凝炼和集中体现。但近现代以来,国学的性质曾被人为地歪曲,国学的价值曾被人为地贬斥,国学的地位曾被人为地抹煞,国学教育与研究的历史遭遇了生硬的割裂,这既导致了当代人文教育的严重缺失,也造成了新型人格培育的很少底蕴。其中的教训是相当沉痛与深刻的。因此,重估国学的价值,在新时期推行国学教育、开展国学研究,显然是拨乱反正的全新事业。

        纪宝成老校长认为,提倡开展国学教育与研究是历史的必然和时代的需要。习近平同志在去年致冯其庸先生米寿的贺信中对冯老的重大贡献做出了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热情表彰冯老在新时期国学教育方面敢为人先、成就卓著。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新时期开展国学教育的积极鼓励和大力倡导。

        纪宝成老校长回顾说,七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走过的历程,其中既有热情的肯定和赞许,也不乏疑虑甚至责难。而新时期国学教育的高歌猛进,是全国高校齐心协力、和衷共济的结果。当前,国学教育的成就集中体现在:全国高校中,国学教育机构纷纷建立,国学教育的开展方兴未艾,蔚为大观;国学教育的内涵有了实质性的丰富和具体化;国学教育的理念与宗旨日益明确与深化;国学教育与研究的制度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实质性进展;国学教育的意义更加深入人心,各种质疑国学教育的论调日趋萎缩;国学教育的影响日益扩大,人们对接受国学教育的共识进一步形成;国学教育各个层次各种形式的开展,为中华文化在新的时期走向世界提供了强有力的新的助力、新的契机、新的平台,成为中华民族新的复兴,新的崛起的一个重要支撑等七个方面。

        纪宝成老校长同时分析,新时期国学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国学学科在国家教育制度的层面尚未取得应有的地位和“合法”的身份;国学教育的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尚在实践的过程之中,在与文史哲各学科的关系方面,形成人们的普遍共识尚需要待以时日;国学教育的观念与方法尚有进一步加以改进与完善的地方,如何科学、理性地传承和弘扬国学依然任重道远等三个方面。

        纪宝成老校长表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纪宝成国学教育基金”的成立对他而言是莫大的荣幸,更是庄严的责任。基金的设立,是要传递一个明确的信息:虽然在推进新时期国学教育过程中还会遇上各种挑战,经历各种风波,但我们的决心不会有任何的动摇,我们的努力不会有任何的懈怠,我们的事业不会有任何的消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新时期的国学教育事业必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的伟大理想必将“柳暗花明,水到渠成”。

        冯其庸先生在致辞中说,国学教育基金正式成立与全国高等院校国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在人民大学召开,这都是国学领域的头等大事。他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在纪宝成老校长的支持下成立国学院是历史性的突破,纪宝成老校长在退休以后依然为国学、为国家命脉创办国学教育基金会,为国学事业能够继续下去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国力已显著提升,却依然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那就是几十年来对传统文化重视的很少,对国学教育削弱的很多。希望今天的会议能够使国学教育与研究更往前推进,在国家各方面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国学能够走在前沿。

     “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一生致力于国学研究的冯其庸先生以杜甫诗句表达了自己的心愿。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成立之时,冯其庸先生受时任校长纪宝成力邀出任第一任院长,在急需有人担当之时,承担起国学传承的重任。他深切希望,自己能够继续紧跟时代的步伐,紧跟国学发展的大局面,继续着自己虽然缓慢但依旧坚定的步伐。

        郭齐勇教授在发言中分析,当下国学呈现一定的热度,以及国民对国学的迫切需求,恰好证明体制内的国学教育的缺失。无论从时代需求、文化认同方面来说,还是从学术积累、文献整理与深入诠释方面来说,当下中国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国学人才。社会与国民的需求,就是高校国学教育存在的理由;各校国学院的应运而生,是时代需求使然,政府职能部门不能无视这种需求。他回顾了武汉大学国学本科试验班以及国学研究生教育的情况,指出当下中国国学学科发展面临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学科体制问题。希望各高校能够大力培养健康的国学人才,更好地参与各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陈来教授在发言中强调,人们越有文化的自觉,民族精神就能越丰满而完整地发扬。当前,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正在从“自在”转变到“自觉”的关键过程中。国学热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建设精神家园方面对本土传统资源方面热烈和热切的渴求。文化转型是当前文化景观的大背景,在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道德秩序和个人安身立命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起来。社会道德秩序的建立,离不开传统文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与人关系新的变化,也使得青年一代在寻找人际关系的过程中,把眼光转向传统的“人学”之本。中国古代文化的宝库,理应成为现在人们处世、律己的根本。

       开幕仪式上,陈雨露校长、冯其庸先生、方立天教授、刘向兵副校长共同为纪宝成国学教育基金揭牌。

        纪宝成国学教育基金由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基金会发起,立足人大,面向全国,旨在更好地开展国学教育与研究,做好国学人才的培养工作,提升国学教育的国际性,扶持国学研究成果的出版和传播。

        在首届全国高校国学院院长论坛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就国学学科的建设,国学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设计,国学专门人才培养的模式,国学教育国际性提升,国学教材建设与课程规划,国学的社会普及与大众传播等问题,开展了深入系统的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在“全国国学院院长论坛”基础上建立“全国高校国学院院长联席会议机制”对于整合全国高等院校国学教育与研究力量,进一步推动国学学科的建设,促进国学事业的发展,使人们在国学教育的性质、宗旨、地位、作用等问题上形成最大的共识,促进国学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合理化均具有必要性与迫切性,应该尽快着手加以部署和开展。会议还就“全国高校国学院院长联席会议”的宗旨、主题提出了具体意见,并作出相应的初步部署。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