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朱熹研究会会长蔡方鹿致中国当代儒学网九周年贺信 |
当代儒学网 2013-06-09 02:35:07 作者:蔡方鹿 来源:中国当代儒学网 文字大小:[大][中][小] |
四川省朱熹研究会会长蔡方鹿致中国当代儒学网九周年贺信
中国当代儒学网管理委员会:
得悉今天是贵中国当代儒学网“九周岁生日”,我谨代表四川省朱熹研究会向贵网致以诚挚的祝贺!你们在宣传弘扬儒学的事业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人们的赞誉!
虽然儒学自“五四”以来遭到人们的批判,1949年以后尤其在“文革”期间屡遭讨伐,被视为**、保守的思想体系而被抛弃。但人们不能否认,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主体,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已融入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心理素质之中,其精髓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反映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面貌。这种受儒学思想深刻影响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不仅在历史上,而且在现代社会仍发生着强大的作用,并作为民族无意识积淀在人们思想的深层结构之中。所以,人们不应忽视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所产生的正面影响和积极作用。
在加强儒学理论创新的同时,还应把儒学思想之精华的普及推广与之结合起来,实现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广泛关注社会和人生,如推广和发扬儒学的人文精神,人生修养和道德自律精神,爱国献身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崇尚气节、讲求操守精神,天下为公、重责任义务精神,重理性自觉、以理性控制感性的精神,大丈夫精神,持中通变、改革日新精神,仁爱互助精神,和谐精神等等。使儒学文化精神深入人心,普及大众,植根于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发挥儒学的人生日用之学的功能。由此,我们在今后应有计划地加强儒学的普及推广工作,把优秀儒学思想广泛传播,以此来教化我们的青少年和学生,并在广大民众中推广。从儿童起便应接受古圣先贤的教化,阅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把承传发扬儒学往下扎根,在人们幼小时便予以心灵教育、道德培养。长此以往,将挽化人心,陶冶良好的社会风气。并寓教化于艺术和生活之中,这是应该肯定和提倡的。如果只是进行理论上的创新和学术上的探究,只开儒学理论研讨会,不注意将儒学理论和精神通俗化,在实践中加以普及推广,这样做是不够的。只有把理论创新与儒学的普及推广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加有效地使国人认识孔子儒家思想的价值,使其进入千家万户,以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培养人们优良的道德品质。从某种意义上讲,优秀儒学文化能否普及大众、深入人心,关系到儒学文化的兴衰及其未来发展前途。这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在中国当代儒学网喜迎建网九周年庆典之际,我们在新时期努力承传和发扬儒学,目的是为了探讨面临新时代的挑战,儒学如何回应的问题。旨在通过把发展科技与儒学人文精神相结合,弘扬儒学精神与参与文明对话并举,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与推进民主、依法治国相结合,发展经济与儒家环保理念相结合,理论创新与儒学的普及推广相结合等来为儒学的承传发扬提供一些思路。并希望通过儒学的承传发扬,使之能对新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新贡献。也衷心地预祝贵网今后在宣传、继承和发扬儒学的事业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此致 敬礼!
四川省朱熹研究会会长蔡方鹿
2012年5月16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