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
在国外,全球五大洲150多个国都设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学院。
在古代,他曾被尊为“至圣先师文宣王”,受万民敬仰,就连皇帝,也会去祭拜。
在当代,人们曾把他打倒在地,蔑称他为孔老二,任何一个民众都可以批他骂他。
而如今,共和国每五年都要召开大会隆重纪念他。
他就是孔子,名丘,字仲尼。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2500年后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今年是共和国成立70年,也是孔子诞辰2570年。
孔子曾说过:“三十而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立,不仅要靠经济军事等硬实力,还离不开文化软实力。
1984年,共和国成立35周年,也是孔子诞辰2535周年。当年6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到山东曲阜视察,批准山东省成立一个孔子基金会,同时她指定由时任国务委员的谷牧牵头。
1984年9月,中央书记处决定成立国家支持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中国孔子基金会,谷牧任名誉会长,匡亚明同志任会长,中央办公厅为此专门发出了通知。
在孔子基金会的推动下,1984年9月22日(农历八月廿七日)在孔子诞辰2535年之际,曲阜举办了首次“孔子诞辰故里游”活动,并在孔庙大成殿举行了孔子塑像复原揭幕仪式。
“孔子诞辰故里游”活动从1984年至1988年共连续举办了5届,从1989年改称“国际孔子文化节”,每年的9月26日至10月10日为“孔子文化节”活动日期。
首届国际孔子文化节于1989年9月26日上午在孔庙大成殿隆重开幕。
“四十而不惑。”1989年,共和国成立40周年,也是孔子诞辰2540周年,共和国开始明白孔子于世界的意义。1989年10月8日,谷牧组织召开“孔子诞辰254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有来自25个国家的300多名学者参加。
这是一个高规格的学术会议,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主持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会见了与会代表并发表了讲话,称“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是我国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这是数十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公开发表对孔子的正面评价。
1994年10月5日,在孔子诞辰2545周年之际,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孟学会(中国台北)、韩国儒教学会、日本斯文会、美国国际中国哲学会、德国阿登纳基金会、香港的团体等发起召开孔子诞辰2545周年纪念会与国际学术研讨会,并成立了国际儒学联合会。
这是一个更高规格的学术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出席孔子诞辰2545周年纪念会与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李瑞环在讲话中强调:“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创立的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也在大会上做了发言,并高度评价了孔子:“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和主要奠基者,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994年10月7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前来北京参加孔子诞辰2545周年纪念会与国际儒学讨论会暨国际儒联成立大会的部分代表。江泽民对各国和各地区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祝贺儒学讨论会圆满成功,并和他们合影留念。
如此高规格地纪念孔子,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此后,每五年国际儒学联合会都会举行一次换届会议,并同时举办孔子诞辰纪念活动。
“五十而知天命。”1999年,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也是孔子诞辰2550周年,这年的10月1日,共和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中国的军事势力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1999年10月7日,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大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二届会员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罗干出席开幕式。10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前来参加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大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二届会员大会的中外专家学者并发表讲话。
李瑞环在讲话中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所创建的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包括了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教育、艺术等方面的思想和主张,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有着超越时代、超越国界的深远影响。儒学的许多重要论著,特别是做人、处事、立国的至理名言,至今还被人们广为引用。”

2004年10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三届会员大会并发表讲话。贾庆林在讲话中强调:“要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
“六十而耳顺。”2009年,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也是孔子诞辰2560周年,这年的10月1日,共和国再次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国虽大,好战必亡。”两年前,“和谐”已经载入了党的十七大报告。
2009年9月24日,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四届会员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贾庆林强调:“孔子是儒家学说的主要创立者,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所作出的思想和文化上的杰出贡献,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纪念。”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座谈。在听取大家关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研究的情况介绍后,习近平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很多都曾到曲阜参观考察,但大都不公开发表讲话,到曲阜考察并公开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习近平是第一人。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今年是孔子诞辰2565周年。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
2014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源自新华网)
如前所述,自1994年以来,党和国家对孔子的诞辰纪念活动每五年举行一次,前四次都是由全国政协主席出席纪念活动并发表讲话。2014年,党的最高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出席孔子诞辰2565周年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在新中国历史上,这是第一次。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019年,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孔子诞辰2570周年,今年的10月1日,共和国又一次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习近平总书记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告:“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2019年11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希腊。访问前,他在希腊媒体发表署名文章《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文中他引用了希腊文学巨匠卡赞扎基斯的一句名言:“苏格拉底和孔子是人类的两张面具,面具之下是同一张人类理性的面孔。”
2019年1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会谈时,引用孔子的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表明“中国绝不会搞国强必霸,也不认同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在同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会谈时,他又强调了孔子所说的“德不孤,必有邻”。
小朋友在北京孔庙孔子像前行拜礼(元心拍摄)
2019年11月16日,纪念孔子诞辰25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六届会员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国家副主席王岐山代表党和政府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王岐山在讲话中说:“新中国70年的辉煌成就,凝结着当代中国人民的辛勤和汗水,也凝结着中华文明的智慧和精华。”“中华文明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浸润和滋养着世世代代的华夏子孙。”
每五年一纪念,在共和国历史上,孔子绝对是第一人。要知道,共和国的开国领袖如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和陈云等六人,也才逢十举行纪念活动,主要领导人出席并讲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孔子是传统文化的代表。有伟大的孔子,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去自信,也有足够的自信去和他国交流对话。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是中国文化的符号,是中华文明的符号,是中华民族的符号。我们庆幸,我们的民族有孔子;我们自豪,我们可以读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