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余敏
中国当代儒学网编者按:7月25-26日, “挖掘和涵养文化富矿 建设文旅产业高地”学术研讨会、“社科献策·促推山西文化旅游发展”主题周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届国学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建设论坛在山西文旅大厦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与论坛,在华夏文化促进会、中国实学研究会、中国儒学年鉴社、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指导下,在中央财经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山东社科院国际儒学交流中心、天津社科院国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等20余家一流学术机构和省级儒学社团的学术支持下,由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山西文旅集团承办,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三晋文化研究会、山西智库发展协会等单位协办。
百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专家代表,围绕“挖掘与涵养文化富矿,塑造人文品质与品牌,建设新时代文化旅游产业高地,推动山西由矿产资源开发大省向人文资源开发强省战略强力转型”主题,就山西文化旅游如何借助山西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发挥社会科学优势提升文化旅游风景名胜的人文品质和文化品牌,如何发展“国学文化旅”项目、“书院研学游”基地以进行务实性推动与操作助力山西转型等进行深入研讨,成为全球新冠疫情严峻、中国战疫不松懈情形下的一道亮丽文化风景。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长余敏在开幕式上作了《为运城文旅趟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发言。现将发言内容刊发如下,以飨网友同仁。
为运城文旅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
——在“挖掘和涵养文化富矿 建设文旅产业高地”学术研讨会
暨首届国学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建设论坛发言
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 局长 余 敏
(2020年7月25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和嘉宾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余敏。
首先很荣幸能在这样一个高档次高水平的场合,与大家共同探讨山西文旅发展问题。在这里,借着这一平台,我也诚挚邀请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到我们运城来作客,多为我们运城传经送宝、指点迷津,推动运城的文旅事业蒸蒸日上、健康发展。
“挖掘文化富矿,建设文旅高地”既是今天大会的主题,也是我们山西文旅人必须深入思考的课题。下面我结合运城文旅工作实际,谈谈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如有不妥之处,望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新时期,对我们运城来说,“挖掘文化富矿,建设文旅高地”是有条件和有前景的。
一是有条件。运城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运城的文物数量是全省之最,现有不可移动的文物6700多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达102处,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运城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6项,省级153项,数量在全省也是遥遥领先。可以说,我们运城拥有十分丰富的文旅资源,景点多,分布广,区位优势明显。特别是随着动车、航班等交通服务设施、城市建设、景区景点的发展不断完善,旅游通达性、便捷性和吸引力明显提升,文旅业发展多重叠加的综合优势日益凸显。
二是有前景。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猛,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重大转变。我们运城也是一样。仅仅2019年,全年接待游客近亿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达到831.0亿元,增长率为16.9%。这一数字也说明运城的旅游业已经步入到大众化、产业化阶段,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和转型升级期。
尽管我们运城的资源很多,发展势头很好,但仍然处于粗放低效的发展阶段。为此,我们深度挖掘运城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提出了“一核一级两带三区”的全域旅游新体系发展战略。“一核”就是要打造关圣文化旅游这一核心,“一级”就是将运城盐湖打造成池盐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增长极,“两带”就是要打造黄河风情旅游带和中条山生态休闲带,“三区”就是打造中部根祖文化旅游集聚区、西部华夏经典文明旅游集聚区和东部森林生态旅游集聚区。为加快推进“一核一级两带三片区”建设,我们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做文章。
一是在文化挖掘研究上下功夫、做文章。我们紧紧围绕运城独具特色的“古中国”文化和关公忠义文化、尧舜德孝文化、能吏廉政文化、池盐文化、裴氏家风家训文化等,倾力打造“关公”忠义牌、“古中国”文化牌、“黄河”风情牌、“七彩盐湖”生态牌四大核心品牌,深入挖掘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组织专家、学者开展河东文化专题研究,创作反映河东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作品、影视剧目等艺术精品。我们按照省委提出的“部门主管、协会组织、赛事牵引、政策激励、群众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持续开展群众文艺大展演、村歌大赛、“送戏下乡”等群众文化活动。积极推进 “乡村文化记忆工程”、非遗四级体系建设、戏剧传承发展计划等,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挖掘河东文化,讲好运城故事,提升运城文化软实力。
二是在文旅融合发展上下功夫、做文章。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建设文旅高地,文旅融合是最佳路径,也是必然选择。我们大力推动文化功能与旅游价值、文化业态与旅游业态、文化创新与旅游创新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我们积极探索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有机融合,三年内将在中心城区的社区、公园、景区、商业综合体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15个便民化、智慧化、舒适化、24小时自助化服务的高品质“河东书房”。目前,已在岚山根景区和党群服务中心建成2个。我们积极推进演艺、非遗、文创、文艺精品进景区,在全市4A级旅游景区设立文创产品旗舰店。依托102处国保文物和26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打造文创特色标签。
三是在宣传推介创新上下功夫、做文章。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酒香也怕巷子深。旅游业的发展更是离不开持续的对外宣传。我们利用网络线上平台,举办抖音大赛、小视频比赛,旅游达人、网红大V宣传推介等,持续增加运城旅游在互联网端的有效曝光量,形成话题性宣传效果。上半年,我们举办了运城文旅云直播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我们正与中央电视台《跟着书本去旅行》栏目组达成合作,以走近“古中国”文化古迹、实地实景讲运城故事的形式,宣传推介我市的文化旅游景点,不断提升我市旅游的影响力。
四是在文物保护利用上下功夫、做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我们立足全国文物第一大市这一独特优势,紧紧围绕习总书记两次视察山西提到的“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后稷稼穑、嫘祖养蚕、关羽、司马光以及关公忠义文化、尧舜德孝文化、晋商诚信文化、能吏廉政文化”等运城文化符号,组织实施华夏(河东)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重点推进解州关帝庙、舜帝陵、司马温公祠、稷山稷王庙等文物景点的建设提升。积极筹建西阴嫘祖遗址博物馆、禹王城遗址公园、蒲州古城遗址公园等,让陈列在我们运城的文物古迹、遗迹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
五是在服务质量提升上下功夫、做文章。文旅业是一项系统工程,综合性强,各类要素有效组合才能做到1+1>2,产生化学反应、叠加效应和乘数效应。我们紧紧围绕“安顺诚特需愉”六字要诀,深化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加快景区景点标准化、智慧化建设,开通旅游直通车配套服务,拓展引流入运途径。培育新兴旅游业态,大力开发研学实践游、乡村民宿游、康养体育游等,满足游客的不同层次需求。
总之,将运城建设成文旅高地,是我们运城文旅人的共同心愿。我们一定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主动作为,蹚出一条运城文化旅游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路来。我真诚地欢迎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们到运城多走一走,多看一看,亲身感受“游山西运城,读华夏历史”的精彩之旅!
最后,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和嘉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相关链接:
[中央电视台--央视网] [山西新闻联播]“挖掘文化富矿 建设文旅高地”学术研讨会在省城召开
“挖涵文化富矿 建设文旅高地”研讨会暨首届国学文旅品牌建设论坛隆重举行(组图)
陈来致贺建设文旅高地研讨会:献策和助力文旅产业 创造性传承与弘扬国学(图)
王杰在论坛上的致辞: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和发展优势(图)
姜新文在建设文旅高地研讨会上的讲话:发展文化旅游事业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图)
张云泽在建设文旅高地研讨会上的讲话:彰显社科学会的智库作用 促推山西文化旅游发展(图)
王爱琴在建设文旅高地研讨会上致辞:将山西打造成国际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图)
王文保在建设文旅高地研讨会上致辞:为山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图)
姚晓蓉在建设文旅高地研讨会上发言:历名名城、锦绣太原欢迎您进行文化之旅(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