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山西文化产业如何“破茧成蝶”?
http://www.cccrx.org/diqu/html/?11016.html
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从第四届山西文博会看山西文化产业发展
http://www.cccrx.org/diqu/html/?11015.html
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综述
http://www.cccrx.org/diqu/html/?11014.html
山西:着力培育壮大文化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
http://www.cccrx.org/diqu/html/?11013.html
深度融合 全域加力 开创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
http://www.cccrx.org/diqu/html/?11012.html
锦锈山西——表里山河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台山

中华母亲河——黄河

山西母亲河——汾河

太行大峡谷风景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解州关帝庙
“挖掘文化富矿建设文旅高地”学术研讨会 暨山西省首届国学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建设论坛 邀 请 函
尊敬的 _________ 先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中央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的精神,及省委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省”的精神,特别是省政府今年1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山西文化旅游美誉度和影响力,增强文化软实力”的目标,发挥儒学经世致用的优良学术传统与品质,深入挖掘、梳理、探研山西数千年积淀的丰厚历史文化资源、人文精神财富及其现代价值,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塑造我省旅游名胜文化品位、文化品牌和人文价值,为促进、推动、助力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和事业发展,为山西转型发展、兴晋富民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对策,按照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20“社会科学学术活动月”、特别是“社科献策·促推我省文化旅游发展”主题周活动安排,我们拟举办“挖掘文化富矿建设文旅高地”学术研讨会暨山西省首届国学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建设论坛。
素闻先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传播、弘扬、现代应用、现实转化方面富有造诣和影响,成就卓然,识见高远,务实切用,不胜钦敬。特邀请先生拨冗莅会。如蒙俯允,请于 2020 年 7月 10日前,将我们送呈的参会回执和论文纲要传至会务秘书处。我们在收到后将发出正式邀请函。
现将会议的有关具体事项奉告如下:
一、宗旨与任务
挖掘、梳理三晋优势特色文化
探讨、研究载体内涵价值精神
提升、促推山西文旅产业发展
二、时间
7月25日(星期六)、7月26日(星期日)两天
三、地点
清凉龙城——山西省城太原
四、主题与分议题
主题:挖掘与涵养文化富矿 建设新时代文旅高地
分议题: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 2.“华夏文明看山西”如何转化为文化旅游产业优势 3.黄河、长城、太行三大品牌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提升 4.晋南、晋中、晋北三大版块的主题梳理与一体整合 5.文物大省的文旅产业优势发力点 6.文化挖掘、生态保护与全域旅游 7.乡村振兴、特色农业与文化旅游 8.文化旅游项目的品牌塑造、名品打造 9.高科技在文化旅游产业中的运用 10.书院建设、人文提升与锦绣太原建设
五、会议安排
7月24日下午报到 7月25日上午开幕式、主旨报告(4位专家) 山西国学文旅品牌项目发布 7月25日下午专题考察活动 7月25日晚分组研讨 7月26日上午分组研讨、闭幕式、学术总结 7月26日下午返程
六、组织单位
(一)指导单位:
华夏文化促进会
中国实学研究会
中国儒学年鉴社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二)主办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三)承办单位: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
山西省文化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四)协办与支持单位:
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 三晋文化研究会 山西智库发展协会 山西省品牌研究会 山西省民营科技促进会 山西省文化旅游促进会 山西解州关帝庙文物保管所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云冈石窟研究院/云冈旅游区管理委员会 榆次常家庄园、太谷三多堂 太原市儒学促进会 晋中市儒学文化促进会 晋城市儒家文化促进会 大同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运城市古中国文化研究会
(五)学术支持单位: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北京大学大数据研究院 中央财经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曲阜师范大学国学院 山西大学国学院 北京人文国学院 中山大学中外管理研究中心 武汉科技大学国学研究中心 太原理工大学大数据学院 山西省科教研学旅行综合实践研究院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天津社会科学院国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 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交流中心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儒学研究中心 中华儒学会国学教育委员会 中国当代儒学网专家委员会 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 河南省儒学文化促进会 吉林省儒学研究会 北京儒学书院 香港中华儒学会
七、相关事项
(一)2020年7月10日前,寄回参会回执与200-300字的论文提要。
(二)会前(7月20日前)提供300-500字的论文纲要。会后一个星期内(7月31日前)提交不低于3000字的论文。
(三)本次研讨会不收取会务费。与会正式代表,会议期间的食、宿费用由会务承担,往返交通费自理。参会的列席代表,食、宿、交通等费用自理。
八、联系方式与联系人
邮箱: mail-ccc@163.com
林子清:13633440848 微信:13633440848 常宏纬:18611343193 微信:wxid_5pfv68kmg0cz22 李沁和:15110411319 微信:LQH_QINHE 周子武:15306395070 微信:ZGFXYHZRWW
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 二〇二〇年六月十日
附件一:
“挖掘文化富矿建设文旅高地”学术研讨会
暨山西省首届国学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建设论坛
参会回执
姓名 |
|
性别 |
|
职称
(职务) |
|
电话 |
|
工作单位 |
|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
|
电子邮箱、微信号 |
|
论文题目 |
|
备注 |
|
注:请于7月10日前将回执通过电子邮件、微信方式送达。
附件二:
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简介
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简称山西儒林)是2005年经山西省民政厅民间组织管理局和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批准,由热心儒学研究与弘扬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社会各界精英贤达自愿参加组成的全省性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志在建设“百年人文名会、千年儒林名社”。
本会宗旨为:“学、研、践、弘”。即:学习、研究、践行、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启迪智慧,塑造人格,弘扬美德,开创新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主要任务是搭建平台,以集体的力量推动儒学基础性研究工作和传统文化现代化、当代化的应用性研究工作,并及时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指导和应用于现实生活。
所主办的网站已成为全国学界名网:百度搜索“当代儒学”,“中国当代儒学网”排名第一,成为我省扩大对外宣传、展示人文大省新形象的有力名片。所主办的“国学大讲堂”,坚持15年每月定期举办公益传统文化讲座,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美誉的知名讲坛。
先后成功主办了第五届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暨“儒学精神的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儒学创新与发展”运城国际学术论坛、鲁晋“文武二圣故里携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儒家思想与儒商发展”曲阜全国儒学论坛、“中国儒学发展研讨会”等全国性、国际性文化活动,具备策划、组织大型学术活动的能力与实力。
经过全会同仁15年的拓荒、深耕、广播、积累与发展,山西儒林在推动儒学现代转化、经世致用、普及推广方面成果丰硕,成为海内外极具影响力与实力的省级儒学社团、人文强会,为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新型智库作用、促进社科事业、建设“书香山西、人文山西、美丽山西”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先后荣获“全国儒学社团先进单位”、“全国社科联创建新型智库先进社会组织”、“全国社科联先进社会组织”三项全国表彰。
附件三:
2020年1月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八)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省。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山西文化旅游美誉度和影响力,增强文化软实力。
做强黄河长城太行三大品牌。按照“城景通、景景通”要求,再建成1100公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构建“快进慢游深体验”旅游路网。推进黄河文化公园、中华长城博物馆、中太行国际旅游度假区等文旅功能区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再评选认定100个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培育一批“黄河人家”“长城人家”“太行人家”。开展“三大品牌建设年”活动,瞄准目标市场开展针对性营销。办好第六次全省旅发大会、第二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暨世界旅游联盟黄河对话活动。
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晋中、忻州2市18县20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试点创建,抓好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提升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影响力,支持云丘山、晋祠等创建5A级景区,推进壶口瀑布、雁门关、王莽岭、娘子关、百里太行画廊等重点景区提质升级。布局开发重要旅游节点城市、村镇、城际文旅产业园,打造优质旅游集散地和旅游目的地。增强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旅游功能,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培育研学游、体育游、通航游等新业态。全面提升景区服务和环境质量,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和专项整治,加大涉旅从业人员培训力度,构建山西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发展智慧旅游,以创意激活文旅资源,以服务提升旅游品质,让广大游客在山西感受诗和远方!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实施文明守望工程、文物保护利用工程、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和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做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工作,加强文物数字化监管。提升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公共服务能力,完成志鉴“两全目标”。加大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培训培养力度,支持建设大师工作室。深化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大力支持文艺精品创作,举办首届晋剧艺术节,打造“文化晋军”。
附件四: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视察山西 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同云冈石窟考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讲到:
云冈石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这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要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好。
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建设,坚持不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提升道德情操、树立良好风尚、增强文化自信。
相关链接:
山西文化产业如何“破茧成蝶”?
http://www.cccrx.org/diqu/html/?11016.html
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从第四届山西文博会看山西文化产业发展
http://www.cccrx.org/diqu/html/?11015.html
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综述
http://www.cccrx.org/diqu/html/?11014.html
山西:着力培育壮大文化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
http://www.cccrx.org/diqu/html/?11013.html
深度融合 全域加力 开创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
http://www.cccrx.org/diqu/html/?1101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