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新闻中心 > 特别报导 > 杨国荣当选国际中国哲学学会会长(组图)
杨国荣当选国际中国哲学学会会长(组图)
当代儒学网   2019-07-13 07:38:06 作者:温静辑 来源:新闻网 文字大小:[][][]

 

  72-5日,国际中国哲学学会(ISCP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Chinese Philosophy21届国际会议在瑞士首都伯尔尼(Bern)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300余位中国哲学研究者齐聚伯尔尼大学,围绕会议主题“实在,论辩与说明:中国哲学中的形上学探究与认识论考察”(Reality, Argumentation, and Persuasion: Metaphysical Explorations and Epistemological Engagements in Chinese Philosophy)展开热烈讨论。在75日举行的闭幕式上,华东师大哲学系杨国荣教授当选国际中国哲学学会会长。本届会长伯尔尼大学哲学系理查德·金(Richard King)教授将国际中国哲学学会会旗郑重移交新任会长杨国荣教授。闭幕式由国际中国哲学学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刘纪璐教授(美国加州大学富乐敦分校)主持。

 

杨国荣当选国际中国哲学学会会长并接受会旗

 

  随后,杨国荣发表致辞。他欢迎世界各地学者在两年后莅临上海,参加在华东师大举办的第22届国际会议,共同推动中国哲学研究。第22届国际会议主题为世界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哲学Chinese Though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rld Philosophy。杨国荣指出,世界哲学的发展,需要超越任何单一的哲学传统。中国哲学真正进入世界,以揭示中国哲学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为前提,这既包括彰显中国哲学在解决哲学问题方面所具有的独特思想价值,也包括通过建构现代形态的中国哲学以从理论建构的层面展示中国哲学的创造性和理论意义。历史地看,中西哲学之间的互动存在某种不平衡或不对称的关系。明清之际,欧洲主流的思想界及其代表性人物对中国思想给予相当的关注,但中国的哲学家除了对西方的科学和器技表现出兴趣外,却没有给予西方主流的文化和思想以实质性的关注。自19世纪后期以来,开始出现另一种不平衡或不对称。中国思想家热忱地了解西方思想,并将其作为普遍的思想资源加以运用,而西方主流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却不再把中国哲学作为真正的哲学来看待。中西哲学之间的关系需要超越两度出现的不对称,真正走向合理的互动。

 

国际中国哲学学会会长杨国荣教授致辞

 

  国际中国哲学学会成立于1975年,由成中英教授在美国夏威夷大学创办,旨在团结世界各地对中国哲学感兴趣的学者,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中国哲学研究。自1978年以来,国际中国哲学学会每隔两年举办一次国际会议,迄今为至已在美、欧、亚洲知名大学举办21次,有力推动了国际学界对于中国哲学的重视与研究。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