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经典教育 > 理论交流 > 传统文化教育重在弘扬其本真
传统文化教育重在弘扬其本真
当代儒学网   2016-11-11 11:18:25 作者:小慧辑 来源:蒲公英评论网 文字大小:[][][]

 

    教育部曾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详述从小学到大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要求,强调将其“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明确表示要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其实,此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社会共识,但由于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中小学传统启蒙教育缺乏标准化、高水准的教材,整体上呈现杂乱无章的局面,甚至让学校感到无所适从。在《纲要》的指引下,各地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纷纷进行了相关探索,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文化进课堂“有本可依”的问题。

  然而,遴选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编入教材固然不易,但如何使之入脑入心却更为艰难。对于生长于信息时代、习惯于网络语言的当代青少年而言,“之乎者也”显然不对其口味,且传统文化多少有种神秘幽远、难以亲近的隔膜感,要想真正领会优秀传统文化,谈何容易。

  在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中,诵读经典是其主流形式。教学是分阶段的,思想也是分阶段的。对于孩子们而言,不求甚解的吟诵当然是学习传统经典的基本方式,只有先做到烂熟于心,才谈得上慢慢品味、领悟。但是,时移世易,21世纪的今日如果还固守老祖宗那套学习方法而不加变革,无疑不合时宜。一言以蔽之,诵读经典固然不可或缺,但若止步于此,必然是走入了误区。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更要尊重和研究教育规律,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兴趣,比如将经典诗词与相应的配乐结合,再加上舞蹈等艺术形式,自然会产生极佳的熏陶效果。

  除了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形式创新外,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也须与时俱进,特别需要与当代青少年的人格培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让青少年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具备独立、完善的人格。

  需要警惕的是,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中也出现了应试化、形式化现象。所谓应试化,是指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偏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单纯地让学生记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并通过考试之类的方式加以落实巩固,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而形式化则是指过于追求外在的形似,突出表现在动辄穿上唐装汉服进行逢场作戏的表演。

  应试化也好,形式化也罢,归根结底都是功利思维作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智慧的结晶,具有宁静灵动之美,本是浮躁时代的一剂良药,竟然被功利思想所异化,实乃莫大讽刺。破解之道无他,不忘初心而已。只要能汲取并弘扬传统文化之本真,这些问题何愁不能迎刃而解?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