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经典教育 > 理论交流 > 经今古文与不同的孔子
经今古文与不同的孔子
当代儒学网   2015-03-12 02:28:58 作者:yfs001 来源:深圳特区报 文字大小:[][][]

中国人讲的所谓“国学”,现实中是以经学为主流的。这跟晚清时期的保皇派张之洞“保种必先保教,保教必先保国”《劝学篇上·同心》的思想如出一辙。而当年的革命党人,也是“国学”的实际创义者和倡导者黄节、邓实、章太炎等人的“国学”观,与此似凿枘不合。龚鹏程教授说:“经学是儒家一家之学,且是汉代帝王独尊儒术后才形成了那么崇高的地位。革命党人要推翻君主专制,自亦不再宗经;其所欲取法者,乃是秦汉专制王权尚未建立以前,九流十家争鸣的那种学问。”“九流十家”,亦即俗常所谓诸子百家之学,儒家只是诸子学其中一支,在革命党那里当然没有主次之分。

然而,两千多年以来,经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确实没有大的变化,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经学内部与儒家本身,却是有一些歧异和嬗变的。比如肈端于西汉末年的经今古文学之争,不仅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竟达二百多年之久,而且在晚清再次死灰复燃,就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大公案。经学的今古文之争,在今天来看,它已经逸出了一般的学术范畴,并能于某种程度上映射出中国文化的斑斓色彩。因此,我们若真要学习“国学”,就不能不对经今古文学有一个常识性的了解。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秦始皇听了李斯的话,焚书坑儒,烧掉了儒家的经典,统一文字为小篆;但因官狱事繁,小篆书写不快捷,便又使用程邈所作隶书,以趣简易,以致“古文由此绝矣”。汉兴,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五经》博士官,他们所用的经书本子是用汉时流行的隶书所写,故谓之“今文”经。

后来,“鲁恭王坏孔子宅,而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又,北平侯张苍献《春秋左氏传》;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说文解字叙》)西汉鲁恭王刘余为了扩建自己的王府,拆除孔子家的房子时,在墙壁中发现了一些经书。张苍是秦朝的柱下御史,秦禁挟书,他私藏了《春秋左氏传》;汉惠帝解除挟书之律,张苍把它献了出来。这些经书上的文字,和全国各地山川河泽中发现的那些钟鼎彝器上铭刻的文字没什么不同,都是隶书以前的古文。所以这些经书,也就是所谓“古文”经了。

这样说,好像经今古文就是经书抄写字体的不同:用隶书抄写的是“今文”经,用隶书以前的文字抄写的是“古文”经。但事实比这复杂得多。今文经与古文经,不仅在字句、篇章、书籍名目上都有不同,而且关键是内容、意义上也有不小的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学统和宗派,他们对经书的排序,古代典章制度的认识,乃至古代人物的评价都有极大的分歧。

比如经今文学家将“六经”的排序是:《诗》《书》《礼》《乐》《易》《春秋》;而经古文学家的排序则是:《易》《书》《诗》《礼》《乐》《春秋》。简单地说,今文学家排序依据的是经书内容的由浅入深,而古文学家依据的是经书成书年代的从早到晚。

最有意味的是经今古文学家对孔子的不同认识和评价。

今文学家以孔子为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孔子实际上搞的是“托古改制”;他像庄子借寓言表达思想一样,不过是以历史叙述来呈现自己的哲学主张;今文学家对“六经”的排序(由浅入深),正是其对孔子教育家的认知。在今文学家眼里,孔子是“受命”的“素王”而得到崇奉。

古文学家以孔子为史学家。古文学家主张“六经皆史”,孔子修订“六经”是“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他是古代文化的整理者和保存者。古文学家虽然尊孔子为先师、为圣人,他们崇奉的却是周公。

中国古代的学术一直与政治绾结得比较紧,这固然可以体现出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但它对学术本身的影响和伤害也是明显的。在这一点上,经今文学家较之古文学家似乎更甚一些。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