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经典教育 > 示范基地 > 贵大中国文化书院简介
贵大中国文化书院简介
当代儒学网   2012-06-14 13:16:14 作者:小慧辑 来源:当儒网贵州工作站 文字大小:[][][]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坐落于云贵高原明珠花溪河畔,它于2002年12月18日正式成立,是贵州大学的一个独立学术机构和传播文化精神的场所。

习近平在贵大中国文化书院与学生们一起听课

 

        书院宗旨:为了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在坚持以中国文化为根本的前提下,推动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并致力于优秀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从而推动我国优秀历史文化在现当代世界的发展。

        书院致力于各项公益事业:与贵州省铜仁地委宣传部、博视文化传媒公司通力合作展开了“良知”工程计划启动仪式,对铜仁普觉镇的乡村贫困生20余人展开了援助行动;在贵州乡村和贫困地区推广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活动,贵州省约有3万儿童受到了书院支助的传统文化教育;举办传统文化国术传习义务教育班,为在校大学生义务讲授儒家经典、儒家礼仪、茶道文化、少林拳、太极拳等传统文化课程,为学生学习国术提供学习机会和学习平台。

 

 

         书院占地面积2600多平方米,拥有研究所、中心、基地10个,大小讲堂3个。

   书院主要领导:

          院长;张新民 

         副院长:周光琴、龚晓康

         办公室主任:王凤梅

 

 

书院院门前建筑

        书院大门东侧为锦屏县人民政府赠送之碑刻,镌刻有“贵山书院”四个大字。贵山书院创立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是清代贵州三大书院之翘首,既上承明代正德年间创建的阳明书院,也是贵州大学成立的前身。贵山书院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明清两代,贵州人才辈出,形成了“七千举人,八百进士”的文化繁荣局面,其中相当一部分即贵山书院培养的人才。

  书院正门石牌横梁前题有“中国文化书院”六个大字,乃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亲笔所书。

 

大门内墙两侧

  大门后墙西侧为《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学规》,凡十条,传达了办学与科研理念。主要强调学问与人生的统一,知识与人格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明德至善”与“博学笃行”的统一。

  大门后墙东侧,为《礼运·大同篇》石刻,乃台湾中华新文教协进会、台湾贵州同乡会赠送。《礼运·大同篇》强调“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表达了通过分阶段、有步骤的渐进发展,实现人类最高理境的进步与和谐,实现诗意栖居的终极理想。台湾朋友赠送《礼运·大同篇》,也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渴望和平统一的共同愿望。

  大门内东墙有孔德成先生题写的“中国文化书院”竖额一幅,旁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条规》十条。孔德成先生为孔子七十七代嫡传后人,乃台湾考试院院长,长期致力于文化和平工作,在海内外有很大影响。《条规》强调“书院为教育人材之地,理应砥砺奋发,敦崇学业,端方不苟,整齐清肃”,并提倡“净化人心,端正世风,去浮从雅,变奢为俭”。

 

勉学堂

  勉学堂为书院进德修业、传道解惑的庄严讲堂,学校各种重大学术活动,书院常年举办四季会讲,国际友人专题演说。

  大门前挂有多幅对联:

  其一:地美花溪,秀出龟蛇麟凤;文兴学府,广传礼乐诗书。

  其二:校园花树盛开,桃李争荣争放;金竹杏坛新建,师生同德同心。

  大厅内又有多幅长联:

  其一:

  忆圣人言立,五经远播,汉开务本,唐创儒溪,宋建鸾塘,明置龙岗,清设贵山,自古黔州尊德性;

  欣华夏文昌,一像高瞻,学正纪风,教兴礼义,业精科技,法依民主,众行博爱,祗今书院重英材。

  其二:

  念东汉讲堂务本,授儒家经典,历唐宋明清,洪范继承,圣言昭著,宣孝悌,尽忠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引西方学理维新,运格致精神,用声光化电,思潮迭起,国力富强,重和谐,求创造,与古今同体,与世界同怀。

  孔子圣绩图(勉学堂南面北墙):圣绩图为明代著名学者仇十洲所画,文征明题辞,画工精细,意境高远。

 

游艺轩-琴轩

  游艺轩坐落在书院西侧,中有一桂花,亭亭玉立,秋季香气弥漫,故又称桂花亭。

  中国文化强调“朝闻道夕死可矣”,有庄严神圣思考人生重大问题的一面,也有轻松活泼逍遥自在的一面,故志道据德之外,也要依仁游艺,即以艺术的方式开显人的性情世界,充分全面地实现人的生命价值。从孔子以来,中国文化就强调陶冶人的性情,澡雪人的精神,海阔天空,鸢飞鱼跃,一派活泼生机,才能达至生命的最高境界。中国文化认为人的性情必须有合理的渠道感兴抒发,历来皆重视艺术陶冶的方法。琴棋书画既是文人雅士表达艺术境界的重要方式,又是士大夫群体人格精神自我定位的象征。琴棋书画四者,琴冠前居首,最能表达内在生命的追求,也是传统雅聚酬唱的凝聚符号。故特设一琴轩以表彰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

 

励道楼

  励道楼内有十个研究机构,二十余位研究员。励道者,即努力追求学术真理之意。表明书院全体同仁皆以学术为职志,追求高深之学问,探究宇宙之真际,了解生命之真谛,同时也维护学术之尊严,遵守学术之规范。

  励道楼南侧门挂有一楹联:养乾坤正气,育天下英才。

  东面正门亦有一联:圣人褒贬挟霜锋,行昭大宇;黔地师生尊泰岳,仰止高山。

  励道楼东墙镌刻有多幅王阳明手迹及画像,其中“洗心”两字最能表达阳明心学的精神特征。

 

合一亭

  合一亭有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手书楹联:“壮思风飞冲情云上;和光春霭爽气秋高。”内有贵山书院沿革碑记,两侧有明清贵州进士题名录。合一亭取意,主要指“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身心合一”、“道气合一”,在合一中见道境,在合一中悟真理,既体现了本体,又展示了起用,故又可以称为“体用合一”,表达了校训“明德至善”与“博学笃行”合一的办学精神。

 

涵远读书楼

  涵远读书楼意谓登高涵远,开拓胸襟,扩充志向,放眼天下,关怀人类。读书治学,必达此境界方为上乘。

  书楼西侧入口处有一楹联:溪流智水消心火;山送仁风扫世尘。

  书楼藏有大量中国古典文献书籍,较重要者有《四库全书》、《永乐大典》、《万有文库》、《乾隆大藏经》、《大正藏》、《嘉兴藏》、《方略全书》和台湾中央研究院集刊一套。书楼集藏书、阅读、研究三者为一体,可供全校师生阅读研究,为文人雅士书画笔会之所,藏有珍贵书画作品200余帧。

 

鹿鸣楼

  鹿鸣楼为海内外专家学者下榻之处,既可住宿,又可办公,用典出自《诗经·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表示远方客人到来,鹿亦伴随瑟笙长鸣欢迎之意。

 

传习室

  传习室典出《论语》“传不时习乎”。王阳明讲学语录亦题作《传习录》。表示传道授业,既要关心知识传承,更要重视社会实践,尤其是生命成长的学问,人文素质的培养,更有必要身体力行,认真做人做事,从一点一滴开始,方能成就伟大的人生事业。传习室主要供全校师生讲学、讨论、交流、自修之用。

 

仁文厅

  仁文厅取意为“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厅内悬挂多幅字画,其中有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书法真迹一幅,内容为:“中华文化何以将会广受世人之崇敬,以其能为全人类奠定和平之永基也!”陈先生99岁高龄时亲笔书写了有关中国文化内容的三幅墨宝,一幅赠送北京,一幅留在台湾,一幅送给书院存放。洵为珍贵。

 

崇德室

  崇德室是书院办公室。门外挂有一联:崇山峻岭黔龙脊;德范箴规座右铭。

  室内珍藏日本著名学者冈田武彦博士“崇物”书法作品一帧。此外,还挂有孔德成先生题赠楹联一幅:“崇易尚儒自由颂,有教无类民主风”。

 

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张新民

 

  张新民,字子善,又字明德,生于金竹,祖籍滁州,先世武进,1985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以后长期在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历史系副系主任、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校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是中国近现代史和历史文献学两个硕士点的导师。2002年调入贵州大学,历任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同时又担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历史文献研究》年刊编委、《原道》年刊编委、贵州儒学会会长、贵州省史学会副会长、贵州省历史文献研究会副理事长、贵州省中华文化研究会理事、贵州省地方志协会顾问、贵州省第八、第九届政协委员。

  长期从事中国历史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国学要籍选读、史部目录学、中国文献学、中国方志学、中国文化史、中国史学史专题研究等课程,撰有《贵州地方志论纲》(贵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5年)、《贵州地方志举要》(吉林省中国地方志丛书,1988年)、《贵州地方志考稿》(上、下册,比利时根特大学出版社,1993年)、《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贵州卷(台湾汉美出版社,1993年)、《法华经今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华严经今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中华典籍与学术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锦江禅灯》(点校,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莲月印证禅师语录》(点较,巴蜀出版社,2000年)《黎星使宴集会编补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岭南文化世家》(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等10余种专著,并在《中国文化》、《民族研究》、《文献》、《中华文史论丛》、《佛学研究》、《中华佛学学报》(台湾)、《孔子研究》、《中国文化研究》、《汉学研究》(台湾)、《古籍研究》、《历史文献研究》、《台湾文献》、《十方》(台湾)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约200篇。并主编或参与主编《黔灵丛书》、《阳明学研究丛书》两套大型丛书及《阳明学刊》、《王学之思》、《王学之路》等专著。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