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儒学网 2014-05-19 10:07:38 作者:刘加庚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文字大小:[大][中][小] |
孔子诞生地
山东济宁历史文化悠久,是东方文明、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素有“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的美誉。今年初,济宁市教育局依托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提出了“打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教育要先行”的工作目标。
为了加强国学经典教育,形成工作网络,济宁市各中小学每校确定一名热爱国学文化、有志于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教师为国学导师,由此建立形成国学经典教育“一校一导师”制度。国学导师的职责主要有五项,分别是承担国学经典教育宣传推广及教学任务;承担国学经典教育培训任务和辅导工作;拓宽国学经典传播渠道,开展灵活多样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开展调查研究,为国学经典教育发展献计献策;主动配合学校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从2013年5月至今,先后有256名国学导师参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举办的五期国学经典教育高端培训。今年4月22日至27日,济宁市教育局又聘请牟钟鉴、周桂钿、骆承烈等10位著名国学大师,为全市1070名国学导师集中授课。同时,全市各学校都将国学经典教育纳入了校本培训,充分发挥国学导师的作用,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普及和提高培训,积淀教师的文化底蕴,丰富教师的课堂文化生态。
在国学导师的带动下,一些学校纷纷大力拓展国学经典教育实践,把国学经典教育与德育、礼仪教育、中华传统节日等相结合,持续开展了“诵读经典,浸润人生”师生系列读书活动,全面启动了以“诵读先贤经典,培育当代君子”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教育工程。并且,在学校之间积极开展国学经典教育联盟示范校创建活动,各联盟校广泛与全国各地联盟校合作,开展国学经典教育资源开发、课题研究、队伍建设、质量监控等工作,自觉投身到国学经典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去。
与此同时,济宁市教育局要求把国学经典教育纳入学校地方课程的必修课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把乡土教育纳入公民道德建设规划,营造“一校一导师”制度推行的良好氛围。如在曲阜市,形成了“校校孔子像、班班论语章、处处经典句、园园溢书香”的校园文化建设格局;在邹城市,各中小学设计制作了具有乡土特色的壁画、雕塑、宣传橱窗,在学校设立了“孟母三迁”、“择邻教子”、孟子、匡衡等铭文图画,创造了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环境。
“一校一导师”制度让国学经典像空气、像水一样浸润师生的心灵,增强了师生的民族文化自觉和民族文化自信。
(作者系山东省济宁市教育局副局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