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经典教育 > 理论交流 > 今天怎么看《孝经》?
今天怎么看《孝经》?
当代儒学网   2013-03-30 03:18:30 作者:小玉辑 来源:北京晚报 文字大小:[][][]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里,《孝经》显然没有四书五经(叫六经是因为五经中《诗》、《书》、《易》、《礼》、《春秋》中的《礼》原为《周礼》和《礼记》两部经)那么为我们普通人熟悉。

  其实,《孝经》是一部很特别的经典,传统中国的统治者都非常喜欢《孝经》,都大力弘扬《孝经》。道理在哪里呢?因为《孝经》讲的不光是孝道,它还指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并由此推出忠君思想。

  每一个人先对自己的父母或者自己的直系长辈有一份孝心,然后把这个孝心从自己的家族当中推广出去,最后推广成忠君,就是要把国君也视做自己的父母,要用孝顺父母的心来培养出忠君的思想。这么一来,就将作为一切德行最根本的孝和忠君的思想紧密地联系起来,变得密不可分。如此看来,哪一个国君会不喜欢这部经典?但是,学术界或者一些著名的学者,对于《孝经》的评价却历来很低。在“十三经”里头,对于《孝经》的评价恐怕是最低的。有的学者干脆说,《孝经》花半个小时看看就够了。这在老一辈学者对待经典的态度当中,绝对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特例。

  中国一些学者对待《孝经》的态度,鲁迅先生是最有代表性的。鲁迅有一篇文章,专门对宣传孝道的《二十四孝图》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孝道本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但为什么这些著名学者会反对《孝经》呢?

  这种情况当然和“五四运动”以后的“非孝”思潮有关系。那个时候,我们提倡反封建,并认为封建社会里面有一点很关键,就是孝道。如果不把这个孝道反掉,忠君的思想也就反不掉,因为它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剥离不了的。所以,五四时期兴起过“非孝”的态度。当时专门有这种文章,有的题目就叫《非孝》。当然,这样的一种态度,放到今天的话我们可以商榷。但当时导致好多学者,特别是近现代的学者,对《孝经》的评价极低。

  和《孝经》有关的故事很多,其中一个叫“诵《孝经》以退黄巾”。汉朝有个大臣叫向栩,给人感觉有思想、有本事。后来,黄巾军遍地起义,宫廷里面商讨出兵去镇压。向栩却在那儿说:“不用出兵。”别人就问他:“有什么高招?”他说:“但遣将于河上,北向读《孝经》,贼自当消灭。”意思就是不必派兵了,派一个将领到黄河岸边上,朝着北面朗诵《孝经》,贼自然就消灭了。向栩以为读读《孝经》就可以退兵,这当然十分可笑,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孝经》是一部劝人向善的经典。我们今天应该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孝经》,既不能由孝推出愚忠,也不应该丢掉孝道的传统美德。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