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经典教育 > 沦语书院 > 申自强万木草堂“论语中道学讲堂”讲义(三)
申自强万木草堂“论语中道学讲堂”讲义(三)
当代儒学网   2013-03-20 14:03:16 作者:申自强 来源:专稿 文字大小:[][][]

 

得意:居中位者,选于两端。或两端选一,或两端损益,或舍端选中。

4.4、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5.25

释言:孔子说:“说话巧妙迎合,脸色装笑奉承,行为十足恭敬,左丘明耻之,我也耻之。藏匿抱怨,友好其人,左丘明耻之,我也耻之。”

生象:太极新图三位之象。孔子居中位。巧言令色足恭,匿怨而友其人,皆失中,失真,过坤,君子所耻。 凶言暴色足傲,稍怨大惩其人,亦失中,失良,过乾,君子不为。

得意:巧言令色足恭是装假过坤,凶言暴色足傲是使性过乾。君子皆耻之。君子谦恭,不为过坤足柔。君子谦良,不为过乾足刚。

 

4.5、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欤?”子曰:“过犹不及。”(11.16

释言:弟子子贡问:“子张和子夏谁贤?”孔子说:“颛孙师子张过于中,卜商子夏不及于中。”子贡说:“这就是说颛孙师贤于卜商了?”孔子说:“过于中,如同不及于中。”

生象:太极新图三位之象。中线中道中位以定中。过于此不中,不及于此亦不中。师进,过乾,退而中。商退,过坤,进而中。

得意:孔子教弟子,做人做事,要明中点中线中道中界。中即止,止于中。

4.6、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1.21

释言:弟子子路问:“闻善就实行吗?”孔子说:“有父兄在,为何不问就实行?”弟子冉有问:“闻善就实行吗?”孔子说:“闻善就实行。”弟子公西华说:“仲由问‘闻斯行诸’,夫子说‘有父兄在’。冉求问‘闻斯行诸’,夫子说‘闻斯行之’。我不明白,赶快来问。”孔子说:“冉求做事后退,所以我教其前进。仲由做事越人,所以我教其后退。”

生象:太极新图三位之象。中线中道中位以定中。过于此不中,不及于此亦不中。子路乾而过,做事不问人,代替人。能越过中点中线中道中位代表人,孔子使知退。冉求坤不及,做事问人不决,不能达中点中线中道中位,孔子使知进。

得意:做事明中,知退知进。孔子让弟子明中,不是“抹杀弟子个性”。兼人能知补之以退,后退能知救之以进。

 

4.7、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20.1

释言:尧说:“告知你,舜!上予时,历数在你身。你要公允执中行事。如果四海之内,万邦困,亿民穷,天予之禄就要永远断绝了。”舜用同样的话授命于禹。

生象:尧授舜治天下之大道,居中执中。于天下,居中。于万邦,执中。太极图之中位核心。

得意:政者,正也,中也。政,居左右之中,上下之中,前后之中,远近之中。社会各界交于中,通于中,因中而衡。中是街市,通道,市场,法庭,会议场,交易厅,公。中同时为前后左右上下服务,不偏此,不倚彼。此是尧舜所传大法大规。哀哉!其后大道隐,君官执一端,人民执另端,争斗不已,演出多少惨剧!

 

4.8、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2.1

释言:孔子说:“为政以德,政就像北极星,居于中位,众星拱向居位。”

生象:太极图乾体坤心、坤体乾心朝中绕中之象。

得意:中以平两。为政居各界之中,为各界服务,公义公益公宜,各界各有所得,就叫“德政”,“善政”。为政为自己谋利,各界受其害,就叫“无德”,“失德”,“恶政”。

太极之道、太极图思维

 

5、居乾用坤之道

   道象:

 

5.1、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3.7

    释言:孔子说:“君子没有争。一定要争,以礼相较。其争如射礼,揖让而升至堂上,决射,揖让而下至庭院,揖让而饮酒,胜者揖不胜者。其争以礼,是君子之争。”

    生象:生道图乾位坤心象。君子争胜,处乾。依礼守则,用坤。两争如太极图阴阳鱼,以礼相推而动。

      得意:古中国礼仪文明是童年文明,尚敬尚让,民风童年,人心童年,成敬让社会。礼道双向相让,后渐变至单向相让,悖礼道。君上行争道,失中,民下行让道,失中,走向反面。近代全体趋另一,走向争道。争道礼道必双出,中通中和,均衡如太极图。古已远去矣,今人不知不解,照抄古希腊“奴隶制”命名远古中国宗亲礼让文明,几十年批判不绝,至今正名无望。必名正而后言顺,事成,礼乐兴,法制中,方开万世之太平。

5.2、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16.7

    释言: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年青春期,心志未成熟,戒贪色;成人成年期,力量正充沛,戒争斗;老年老成期,力衰逐实利,戒贪得。”

      生象:生道图乾位坤心象。人有乾上之心,君子尤甚。君子身居上位,行能自我抑止,作坤下行。皆抑乾行坤得中之象。

      得意:人类少年期青春文明,古希腊美乐之,今世张扬之。人类成年期成人文明,古罗马竞技之,今人光大之。人类老成期老年文明,商业时代物利之,今人追逐之。皆宜有所戒抑,中道而行。唯童年期礼敬文明,今世绝续,不能济后三。今人需张扬童年礼敬,为后三奠基。童年期亦有所戒,戒家长专制,不许童年长大;戒纵欲唯利,长大无所不为。应与年俱进,童真奠基,通少通成通老,则人类四年期文明彬彬矣。

    【注:人类文明四年期说,取自黑格尔。】

 

5.3、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16.8

      释言:孔子说:“君子有三敬从,敬从天命,敬从大人,敬从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敬不从,玩笑大人,批判和侮辱圣人的话。”

      生象:君子三畏,生道图乾位坤心象。小人三不畏,有体忘心,有心忘体。

      得意:君子中德,有体有心,居乾用坤。小人一端之德,亦有体有心,常不知而忘。用体忘心,用心忘体,皆无所忌惮。

 

5.4、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12.2

      释言:弟子仲弓问仁,孔子说:“出门要像见贵宾一样恭敬庄重,使用民力要像担任大祭祀一样小心认真。自己不想做的,不要加给别人。在国无怨,在家无怨。”仲弓说:“我虽做事不敏,请按斯言去行。”

      生象:生道图乾位坤心象。一句礼敬,一句惠施,一句宽恕,皆坤德。

   得意:君子居乾位,坤敬,坤从,恕人,恕群。

 

5.5、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17.5

   释言:弟子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行五种美德给天下人,就是行仁了。”子张请问之。孔子说:“官恭,政宽,官信,官敏,政惠。官恭则不侮民,政宽则得民多,官守信则人任事,官敏行则政有功,政惠民则民任使。”

    生象:恭宽信敏惠,皆乾位坤心坤行之象,皆居乾用坤之德。

   得意:官民互敬,礼德致中。

5.6、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6.29

   释言:弟子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博施恩惠于民众,这个人怎样?可以称仁人吗?”孔子说:“哪里只做到了仁人?一定是圣人呀!尧和舜还担心做不到呢。仁者,自己要立身也要立身别人,自己要发达也要发达别人。能从近处入手去做,这就是实行仁的方法呀!”

   生象:生道图乾位坤心、乾体坤用象。博施、济众、立人、达人,皆厚载博施大坤德。

   得意:子贡富商,富而好礼。礼有报德,坤厚。礼有施德,博济。

5.7、汤王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20.1

    释言:汤伐夏桀,汤告天说:“我是小子履,谨敢用黑公牛祭天,谨敢昭告于皇皇天帝:有罪不敢宽赦。天帝之臣夏桀,罪不能隐蔽,明在天帝之心。我自己有罪,请天帝无责于万方万国。万方有罪,请天帝罪责于商汤。”

    生象:生道图乾体坤心象。汤王居天子之位,对天帝行坤礼,对万方施坤德。

    得意:君王敬畏上天,广施万方,为万方承罪担责。

5.8、武王曰:“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20.1

释言:武王伐纣,告天说:“周有大赏赐,让善人富贵。周室虽有亲族之人,不如仁人更重要。百姓万民有罪过,罪过在我一个人。”

生象:生道图乾体坤心象。武王乾位,坤目坤心。

得意:武王乾位谦下,为民承过。

 

6、居坤用乾之道

道象:

 

6.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9.26

释言:孔子说:“三军统帅可夺,匹夫之志不可取。”

生象:太极图坤位乾心象。

得意:居坤用乾,乾心一以贯之。

 

6.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9.29

释言:孔子说:“岁月严寒,而后知松柏还没有凋落。”

生象:太极图坤位乾心象。松柏听天时而历严冬,居坤位而行乾德。不畏严寒,经冬不凋。

得意:松柏,为历代志士仁人楷。

6.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8.7

释言: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心宏大,行刚毅,担重任,行大远。以仁道为己任,不是任重吗?死而后已,不是道远吗?”

生象:太极图相推运转之象。坤位乾心,乾位坤心,推动社会发展。

得意:士居大夫君之下,有乾上之心。

 

6.4  子曰:“事父母几谏,现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4.18

释言:孔子说:“做事于父母,父母有错,一开始就要提出不同意见,或婉言指出。让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不从父母不对之处。同时要孝敬父母,不违父母正言,辛劳而不抱怨。”

     这一章书说的是如何劝父母,如何和父母不同。子女事父母,有委曲求全,亦有敬行直道。有所不从,有直言敬言。又能不违,劳而不怨。此乃两全之道,既非曲己以从父母,亦非与父母斗争。此亦居国处群待人之道。此章书过去解释,过于扬父权,抑子女。“几谏”,委婉提出意见,还要“号泣随,挞无怨”,不合于中道。“不从”不是父母不从子女,是子女不从父母。志是看不见的,只能察而观之,子女以言以行现其志。几,刚出现。《周易•系辞》:“几者,动之微,吉之先现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刚出现不同意见就说出来,不隐瞒于心。子女对父母,真情直道为先。

生象:太极图坤位乾心象。“现志不从”,居坤用乾。“又敬不违”,居坤守坤。中道象。

得意:儿女居坤位,用乾心。有自主,有主动。平等互动人格。

 

6.5、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14.22

释言:子路问做事于国君。孔子说:“不要违心欺己,不要违心欺君。要直道事君,常冒犯之。”

生象:太极图坤位乾行,坤体乾心。乾心引领坤体。

得意:子路刚直,行直道,孔子鼓励。

6.6、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欤!”(14.38

释言:弟子子路夜宿于鲁城石门,司门者问:“您何来?”子路答:“自孔氏。”司门说:“是知世不可行而行之的孔子呀!”

          孔子周流天下,颠沛造次,讲学演礼,劝仁规义。列国皆以世人不可而不为,孔子以道可而为之。

生象:太极图坤位乾行,坤体乾心之象。

得意:夫子之道,藏两千五百年后,待今世而行。

 

6.7、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7.18

释言:叶公向子路问孔子如何,子路不能回答。事后孔子对子路说:“你怎么不这样说:‘他做人呀,发愤求道,忘了自己的食物;求道得乐,忘了自己的忧愁;忙于求道,连老之将至,他也忘了。’就这样说吧!”

生象:居大坤厚,用大乾健。

得意:孔子得于心而忘于我。历代志士仁人,皆有得孔夫子之志。

6.8、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26

释言:颜回、子路侍在孔子身旁。孔子说:“何不各言尔志?”子路说:“我的心愿是,车、马、衣、轻裘和朋友共享,用坏了也无遗憾。”颜渊说:“我的心愿是:不自夸其善,不施劳他人。”子路说:“我们想听夫子志向。”孔子说:“愿天下老者得安,朋友得信,少者都得到关怀。”

生象:太极图。大乾体,大坤心。大坤体,大乾心。

得意:子路,豪侠之士,墨家先驱。颜渊,仁德君王,文明品格。孔夫子,普救普爱天下,人类精神领袖。2500年前,孔夫子有此人类大同之志,有此人类大异之心,大哉孔子!

7、闻一知二之道

道象:

7.1、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5.9

 

释言: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谁超过谁?”子贡回答:“我怎敢希望超过颜回?颜回闻一,以一知十。我闻一,以一知二。”孔子说:“你不如他呀。我同意你不如他。”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