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国学纵览 > 名家讲坛 > 王杰 || 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人生态度
王杰 || 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人生态度
当代儒学网   2020-10-21 09:11:51 作者:子清辑 来源:《学习时报》2020年4月27日第2版 文字大小:[][][]

 

 

领导干部加强学习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工作责任。领导干部只有把学习作为工作之基、能力之本、素质之源,才能不断充实自己、升华自己,从而做到知识过硬、本领高强。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学习观做引擎、做导向。

 

用关键点撑起学习脊梁

 

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只有领会贯穿其中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才能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强化业务知识学习。作为领导干部,要担负管理职责和服务任务,必须通过不断的业务学习来弥补不足,业务知识的学习是无止境的。

 

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学习。领导干部仅有业务知识,没有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积累,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会或多或少地存在思维局限、方法局限。实践反复证明,领导干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从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教训,起到“鉴往而察来”的作用,在工作及个人成长中少走弯路。

 

强化领导知识学习。领导艺术是一门科学,掌握这门科学不是生而知之的。有的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干部时,工作干得很出色,但当他走上领导岗位后,便觉得工作很吃劲难干。究其原因,就是领导知识学习储备不够。所以说,领导干部不但要学政治、学理论,还要广泛涉猎哲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理、科技等各领域各方面的知识。特别是新形势下,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层出不穷,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步伐、就适应不了工作要求。只有全面学习知识,才能培养自己洞察社会、驾驭全局的能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历练成长。

 

用好态度锻造学习品质

 

树立强烈的学习意识。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学习不只是消遣,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古人讲腹有诗书气自华,宋代诗人黄庭坚曾说,三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相比之下,孔子的学习意识更是强烈,他强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颜渊在评价孔子的道德文章时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抬头仰望,觉得很高;努力钻研,觉得很深;看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好像在后面。孔子这种活到老、学到老,不知老之将至的学习意识、学习精神,对今天的领导干部来说,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培养乐于学习的情操。“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由此可见,快乐地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只有乐于读书,使阅读成为“悦”读,才能促成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才能催生更高的精神追求。乐趣是最好的老师,带着无限的乐趣去学习,不仅不会觉得苦,相反会乐在其中。这方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毛泽东一生与书相伴,即使在革命战争年代,也手不释卷,他曾经这样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现在是和平时期,读书的条件好起来了,各种硬件软件设施都更齐备了,作为领导干部更应该好好读书学习,真正把读书当作生活中的一件乐事,作为一种自觉行为,努力达到“至乐莫如读书”的境界。

 

养成谦虚好学的习惯。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特别注重向别人请教,一遇到不懂的事情,就会主动向别人请教。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旁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知礼的表现啊。”据《论语》《史记》《春秋左传》等文献记载,孔子不仅向当时声望显赫的郯子、蘧伯玉、师襄子、老子、苌弘等社会贤达、社会名流请教,还向长沮、桀溺等田野山林之隐士请教。请教的内容涉及礼、史、官制、琴术等多方面,唐韩愈在《师说》一文中也对此做了专门论述。

 

锻造勤学苦学的品格。如果有领导干部说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那么,三国时期孙权劝吕蒙读书的故事足以说明,时间是一点一点挤出来的。如果有领导干部说自己年纪大了、没有兴致学习了,那么,先秦时期晋平公“秉烛而学”的故事也足以告诉他,一个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北宋名臣欧阳修身居要职,政务繁忙,但他坚持利用“马上、枕上、厕上”的点滴时间读书学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成一代大家。

 

秉持学贵有恒的毅力。学无止境,学习要有恒心和毅力。刘向有“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的清醒认识;杜甫有“读书破万卷”的坚定决心;韩愈有“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的坚韧精神。还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范仲淹断齑划粥等故事,他们都是一心向学的典型代表。史料记载,董仲舒的书房后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因为专心致志、孜孜以求,他最终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这些都说明,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

 

用好方法催生学习成果

 

注重日常积累。“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积累、提高能力的过程。通过知识积累,还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树牢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是,学而不注重积累就很难有收获。多读好书、多记读书笔记,才能收获实效。要注重把学过的知识通过笔记等载体记录下来,绝不能认为看过了就是学过了,就抛在脑后、放在一边。要注重对自己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相关知识的积累,做到日积月累,收获是迟早的事。

 

注重总结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世界上没有生而知之者,都是学而知之,学然后知不足。因为,书本上的东西是别人的经验,要把它变为自己的智慧,为我所有,离不开思考;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要把它变为活的,为我所用,同样离不开思考。只有经常不断地总结思考,才能对哪些知识还没有学到,哪些知识还不深不透,哪些知识对工作有帮助,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判断。从而明白自己下一步该学什么、补什么,找出学习上的不足,加以改进提升。

 

注重学以致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呆过不少地方、不少岗位,虽然工作年限长,看似学了不少知识,也得到了不少锻炼,但是工作能力变化、工作质量提高并不明显。究其根源,就是没有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和学用相长。正所谓“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所以说,离开了实践,领导干部即使知识再渊博,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只有把学到的知识派上用场,才算学得精彩、干得出彩。因此,要把书上学的、心里想的、手上干的结合起来,注重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向国外有益的经验学习,做到入心践行,方能收获实效。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