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异域儒风 > 美国 > 儒门动态 > 一位美国孔子学院教师的日常生活
一位美国孔子学院教师的日常生活
当代儒学网   2012-07-06 00:07:58 作者:记者柴爱新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文字大小:[][][]

 

   海外孔子学院教师工资一般都是由国内发的,所以,她虽然在美国工作,但收入与国内教师相仿

  

  美国孔子学院教师的“乌龙事件”并没有影响到肖华(应采访对象要求,系化名),因为当时针对的是在美国中小学任教的教师,而她是在大学。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她在美国听到坊间的说法是,因为奥巴马又要竞选总统了,想表现强硬的外交姿态,以增加选票,才搞出了这次的闹剧。

  2012年6月1日,驻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州立大学某分校的孔子学院教师肖华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她几天前刚刚回到北京度暑假,至今,她刚刚在那边工作满一年。

  “放李小龙的电影吧”

  2010年8月,肖华从北京赴美工作。之前,她在北京的一所高校任对外汉语教师。

  得到赴美任孔子学院教师的职位要通过选拔和推荐。首先向学校提交申请,然后通过选拔和试讲。令她印象深刻的是,选拔中有一项心理测试,“好像主要看你的服从性有多大”,比如,“院长需要你完成某项工作,但这个工作并不是你擅长的,你会怎么办?”很多类似的选择题,她都选择了“排除万难,完成这项工作”这一选项。

  她被选中了,赴美之前,还与其他将赴孔子学院任教的老师集中在北京语言大学进行了为期大约两个月的培训,主要培训课程是教学方法、技能,此外还有书法、剪纸等才艺课。

  她所任职的地方,是孔子学院与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合作,在其分校下设的一个教学机构,那里共有6位中国的教师,她说,这在美国的孔子学院中已经算是规模大的了。该校的在校大学生到这里可以选修汉语。

  半年后,她又被派去了分校下面的社区大学,离学校大约30公里。在这所社区大学,选修孔子学院的汉语课程,可以得到4个学分。

  社区大学的学生,是经济状况相对不佳,或学习不太好的学生。他们在这里修两年的学分,如果成绩理想,可以再转到更好的大学去。

  也有中国的留学生去选修她的课,为了“混学分”,中国学生去学汉语,会轻松通过考试拿到学分,这在美国大学也是允许的。

  她的学生大多来自美国农村,对中国没有多少了解,为了他们更好地学习汉语,她会介绍一点中国的文化和风土人情,但是非常有限,因为对方学的是最初级的汉语。

  有一次她把一位中国领导人和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照片放在一起,问学生“他们是谁?”学生指着中国领导人的照片说“他是个中国人”。但是他们却知道李小龙,一次,她想给学生们放电影,有学生提议“放李小龙的电影吧”。

  孔子学院的老师们使用的教材是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规划研发的“长城汉语”,以培养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

  比如,第一册第一单元,教学对象的汉语水平为“零”,即基本没有汉语知识背景。教学目标:会用简单的汉语自我介绍和打招呼,引起对汉语的兴趣。具体内容还包括:大致了解中文名字的含义;了解有关汉语普通话的声韵调的知识,汉字字形特点;了解中国古今辉煌时期及成就,以便进一步学习。

  她体会到美国与国内教课有很大差异。在国内,她会按照国内大学的严格规定,给学生留作业。但是“美国的大学,学校规定很宽松,不可能强行让他们练习”,这让她“想敬业,都没有机会”。

  一次,美国那边的一位老师问她,“结业考试是不是考口语就可以,或者写一篇小文章?”她有点懵,心里想,“这里的考试这么简单吗?”她在国内比较标准的考试方式是口语、听力、语法等都包括。

  孤独

  在美国,肖华面对的最大困难是孤独。

  作为一名选修课的老师,她课下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并不多,“学生们都很忙,下了课,都去做自己的事情了。”多数学生都在打工挣学费,有时学生会跟她来请假,问是否可以提前走,因为要去上班。而她的朋友中,有家有口的,业余活动基本都与家人在一起,没时间陪她。

  她担任的课程,一星期共16课时,集中在两天上完。上课的那两天很累,剩下的几天就有些无聊。开始她的消遣是在住所看电视剧,看完韩剧看台剧,然后再看港剧。

  刚到美国的时候,有人告诉她,单身女人最好少到外面走动,因为“很多美国人都有枪”。本来没有宗教信仰的她,只好经常去当地的华人教会,因为在那里“可以认识一些人,可以找到人一起去逛街,买东西”。

  那时候,她认识一个人就马上把对方电话号码存下来。腼腆的她会厚着脸皮给只见过一次面的人打电话,让对方陪她去练车。

  当地法律规定,拿到驾照之前,只要经过笔试,就可以上路练车,但一定要有超过一年驾龄的人,坐在副驾驶座陪练。到美国几个月后,她拿到驾照,3000美元买了一辆车。

  即便这样,肖华称自己还算是孔子学院的教师中“能折腾”的。

  有一天,她在地图上找到了一个公园,似乎离住处不远,开车前去,快到达时,路过一个社区,导航显示,穿过这个社区应该就是公园了。但是社区需要门卡才能进,她等在那里很久,才跟在另外一辆车后面进了社区,进去了,却找不到出去的路,绕了好久,招来了保安的盘查,她在地图上把那个“公园”指给保安看,保安告诉她,那不是个公园,而是这个社区一条横穿绿地的路的名字。

  后来,她终于找到一个公园,公园人不多,周末她去那里爬山,一起爬山的多是老人。以后她每周都去,以至于有的老人见到她说,“你又来了!”

  收入与国内教师相仿

  肖华回国后,见到同学的第一句话是,“你看我是不是变土了很多”?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她上身穿一件白T恤,下身牛仔裤,脚上是运动鞋。

  她所在的学校,地处美国最南部,是得克萨斯州的一座小城市。那个地方的人穿衣服不是很讲究,她去美国时准备的时髦衣服又原封不动带回来了。因为在那里,几乎所有的人都只穿牛仔裤、T恤衫。

  她说有一次在公交车上,有一位身材很好的黑人女孩穿了一条漂亮的白色连衣裙,结果很多人都投去异样的眼光,“感觉别扭”,这让她从国内带去的漂亮衣服再也没有上身。

  今年春节,她去了当地华人协会举办的一个晚会,这是她唯一一次穿盛装的机会。晚会可以边吃东西,边看表演,门票30美元。其他老师觉得门票太贵,她是一个人去的。

  海外孔子学院教师工资一般都是由国内发的,所以,她虽然在美国工作,但收入与国内教师相仿,与美国的消费水平相比,还是差了些。

  因此,去美国之前,她在国内买了很多日常用品,甚至包括食品,红枣、木耳等,尽量减少在那边的消费。到了美国后,大感所带物品真的很必要。在那里,她独自住在学院以每月800美元为她租的公寓里,自己买菜,自己做饭。附近只有两家超市,她发现其中一家超市经常卖即将过期的食品,她就只到另外一家去买东西了。

  那个小城地广人稀,在北京生活多年的她,过惯了拥挤热闹的生活,深感那里的空旷,“开半天车,才看到个人影儿”。趁期末假期,她去了一趟纽约,终于又看到车水马龙的街头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好激动!”

  很多人都问她,到美国工作一年,是不是英语水平大有进步?她很坚决地回答:“没有!”她说她认识那里读博士的一位中国留学生,导师也是中国人,那位很沮丧的博士告诉她,他每天只说两句英文,“Good morning”和“Good afternoon”,分别是上下午上校车的时候跟司机打招呼用的。

  肖华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因为她教的是汉语,上课时与学生交流都要用中文,课下的社交圈子基本也都是华人。她说,自己倒是粤语进步很大,因为总是看港剧。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