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中华儒林 > 山西 > 儒门动态 > 山西国学大讲堂丁酉首讲:赵望进论书法艺术与儒学智慧(组图)
山西国学大讲堂丁酉首讲:赵望进论书法艺术与儒学智慧(组图)
当代儒学网   2017-04-12 08:36:42 作者:孟志远 来源:发展导报 文字大小:[][][]


山西国学大讲堂丁酉首讲现场

   3月18日,太原文庙西殿会议室内嘉宾云集,座无虚席。由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主办的山西国学大讲堂丁酉年公益讲座首讲,在太原文庙西殿会议室正式开讲。

   作为2017年山西国学大讲堂公益讲座的第一讲,此次讲座特邀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特聘专家、著名书法家赵望进先生担任主讲嘉宾,为大家带来一场主题为《书法艺术与儒学智慧》的传统文化盛宴。

   儒学和书法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是艺术了的汉字,它以汉字为载体,艺术地表达传递一种思想,一种感情,一种意境,陶冶性灵,启迪人生;儒学,就是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之学。它是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的集中表现,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两者看似并无关联,实则融会贯通。

   两个小时的讲座,赵望进先生以小见大、由繁变简,从书以载道讲起,讲到弘扬博大精深的儒学文化,并结合自己身边实例和书法作品,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详细阐述儒学与书法两者的相辅相成,相互滋养。

   赵望进先生讲到,自古提倡“文以载道”,书法作为文艺的一个方面,亦应“书以载道”。“任何一位书法作者都必须有社会责任感,有服务大众服务社会的自觉,书法作品要尽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进步,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内容。”

   “儒家的代表之作《论语》集中表达出真理、规律和道理,积淀着多样、全面、珍贵的精神财富,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政治、教育、伦理、礼仪、习俗、求知、励志、修身、治家、交友等各个方面。在儒学范围内书法所载之道,不外乎《论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赵望进先生说,许多书法家常常书写的内容,除唐诗,宋词,清联外,多书写《论语》《孝经》《弟子规》等经典的内容。写经,是书法基本功。写经最能陶冶心灵,让人心静下来。

   赵望进先生所提倡的书写经典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主持人高在前、主讲人赵望进、嘉宾柳河东

   (一)直接抄写经典

   如《论语》《孝经》《弟子规》《心经》《道德经》《金刚经》等等。《弟子规》原名《训掌文》,作者李毓秀,山西绛州人,著名学者、教育家。《弟子规》全篇除总叙述外分为四部分,每部分一个中心,分别是孝悌、谨信、博爱、勤学,具体陈述为人子弟居家、外出、待人、接物、为学等应该恪守的礼仪等规范,尤讲述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其核心思想是孝悌仁爱,以三字经的形式叙述伦理道德,浅显易懂,广为流传,是启蒙弟子、培育家风的经典读本。被誉为“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规”。

   如今,生活在李毓秀家乡的书法家王龙虎,以书写《弟子规》为己任,多年坚持写弟子规,而且成立了李毓秀书画院,周边县的书画爱好者都参加成为会员,大家都写《弟子规》以宣传儒学。现在写经的人也很多,尤以《心经》为盛。抄写《论语》《孝经》《弟子规》等经典经书,应成为书家责无旁贷的任务。写经既是对经典的学习和弘扬,也是对书法基本功的练习,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赵望进先生展示书法作品 

   (二)选择警句

   《论语》《孝经》《大学》等儒家经典著作中,经典的句子、警句是很多的,这些警句可以给人以教益,以启迪。以《论语》为例,“吾日三省吾身”“慎终追远”“礼之用,和为贵”“信近于义,恭近于礼”“敏于事而慎于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温故而知新”“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见贤思齐”“德不孤,必有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欲速则不达”“言必信,行必果”“仕而优则学 学而优则仕”很多很多。这些句子简短、精辟、好懂、易写,以此为内容的书法作品,肯定会受到欢迎,使人们在欣赏书写技巧的同时,受到内容的启迪。

赵望进先生讲解“寿”字

   (三)适意表达的“现代表达形式”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颁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对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这里提出了一个“现代表达形式”,这就是要求运用现代的传播手段,适应大众需求的方法等等。他认为,“现代表达形式”中,书法就是很重要的一种。它虽然也是传统艺术,但当代较为活跃,能够因地置宜,因事置宜,因人置宜。书法家可以通过书家的技巧,恰当的内容,以独特的笔墨技巧,表达深刻的思想、观念,顺应时代和人民的要求,传播真、善、美,传递鼓舞人心的正能量。

   比如,他的一幅书法作品———慎言敏行。《论语》中关于类似的句子不少,如“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又有“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敏于事而慎于言”等等。我把两句话概括起来以四个字表达出来,就是“慎言敏行”。特别是按党中央要求,时刻与中央保持一致,就必须说话严谨,行动更敏捷,使之成为人们的座右铭,成为规范言行的信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灿烂辉煌,积淀丰厚,博大精深,有着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要对其进行正确的“现代表达”,必须做到两点:一是熟读、读懂“经典”,深刻理解它的真切内涵。二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用恰当的文字对“经典”进行正确的诠释、补充和拓展。

山西国学大讲堂丁酉首讲现场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