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克勤老师从“孔孟之道的恒常价值”和“研究老庄的人生智慧”来谈诸子思想的文化内涵。他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是研究中国传统文明的一门学问。国学并不仅仅是一门“术”,在其中蕴含着“道”,蕴含着我们民族数千年以来积聚的民族精神。
6月11日,山西国学大讲堂公益讲座在太原文庙正式开讲。此次讲座特邀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特聘专家、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贾克勤老师担任主讲嘉宾,为大家带来一场国学盛宴《诸子思想与人生智慧》。
在为期两小时的国学盛宴中,贾克勤老师带您真正领略经典的魅力,感受古圣先贤的大智慧,借古人经典之力,为今人所用。“经典之所以长久不衰必然有其可取之处,如果我们真能古智今用,相信将会收获很多!”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儒、释、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涌现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贾克勤老师首先站在一个纵观全局的高度指出在这个大时代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大智慧,而大智慧集中产生的轴心时代则是在先秦百家争鸣的时期。我们要想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和艺术中游刃有余,必须要有思想武器,而这个武器就在国学经典中,就在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仍然影响着现在社会的诸子百家的思想中。
孔孟之道何以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恒常价值?因为它是文化认同,是具有凝聚力的价值理念。文化是人类对自然界、社会和自身的适应、认识、把握和能动改造的过程、行为与结果。这一过程应该是不断适应和调整的过程,应该是不断趋向于更为合理、更为成熟、更为进步的过程。
文化与传统有关,它是特殊的,而文明与未来有关,它是普遍的。把文化和文明略加区分,我们就不需要对全球化、普遍化、同质化、现代化那么紧张。学者普遍认为,在“内圣”上的心灵境界,儒学一直提示并守护着“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为界线。当天的讲座中,贾克勤老师将儒、墨、道、法的重要思想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深入浅出地给大家讲了出来。
贾克勤老师认为,国学在于安定人心,指导人生的意义。是一种人生哲学和人生智慧。章太炎曾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
贾克勤老师从“国学经典对人类文明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和“子学体现着中国人的治世思想与人生智慧”两方面意义上分别展开阐述。首先,国学经典中蕴含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阅读经典本身就是一个开阔眼界、锻炼理解力、增强思想敏锐性的极有价值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辨证思维能力的过程。阅读经典,需要足够耐心,需要凝神定气,需要深度思考。阅读经典,就是走近崇高,会让人在潜移默化中经受人格力量的熏陶、伟大精神风范的浸润,实现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升化。
贾克勤老师讲道,姚奠中先生在治学篇中说:“诸子展示人生智慧。“诸子思想以内圣外王,修己治人为主。”“尤其是儒学,在内圣上的贡献,引导人,提升心灵境界,完善自己的人格。”
贾克勤老师认为,子学体现着中国人的治世思想与人生智慧。先秦诸子,就是从春秋晚期到秦汉之前这三百年间我们民族最伟大的思想家。诸子当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先秦诸子思想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大渊薮,从来没有人知道它有多大、多深。《四库全书总目》说:“自六经以外,立说者皆子书也。”唯有“子部”的东西,是以建立一种学说为目的的。像儒、墨、法、道、释等,他们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那么,何谓经典。用一句话概括,经典就是能传世且具有一定普世性的作品。经典的价值与其传世时间长度和能被接受的广度成正比。按照这两条标准衡量,中国古人创造的能称为世界顶级经典的作品中,文学有《诗经》《庄子》,唐诗、宋词中的名家诗篇和古代小说中的,四大名著;哲学有《易经》《老子》;伦理哲学、教育学、政治学有《论语》《孟子》;史学兼文学有《史记》。
贾克勤老师从“孔孟之道的恒常价值”和“研究老庄的人生智慧”来谈诸子思想的文化内涵。他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是研究中国传统文明的一门学问。国学并不仅仅是一门“术”,在其中蕴含着“道”,蕴含着我们民族数千年以来积聚的民族精神。而智慧是人生的主题,研究老庄品读人生智慧。读《老子》感受“无为”的智慧;庄子为人们设计了悠然自得的自处之道,不为外物所困,不为现实所扰,怡然自适,超然达观。庄子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命征途,他超越了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局限,站在天道的中心和人生边缘来反思人生。
讲座最后,贾克勤老师作出了两点总结:第一、回归国学的本质。目前我们处在一个新的社会背景下,这是一个困难与希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整理碎片化的国学,学习古人大智如愚的智慧,真正体会他们的思想,从而提升自己的境界和修养。第二、我们要做一个终身学习的读书人。因为智慧是人生的主题,只有真正做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并将我们的所学在生产力中发挥创造出来价值,那么我们的人生才是智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