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中华儒林 > 河北 > 儒门动态 > 柳河东在石做《论董仲舒的儒学成就、易学造诣、历史贡献及现代价值》学术报告(组图、报告摘要)
柳河东在石做《论董仲舒的儒学成就、易学造诣、历史贡献及现代价值》学术报告(组图、报告摘要)
当代儒学网   2015-11-12 12:52:50 作者:君利 来源:中国当代儒学网河北工作站 文字大小:[][][]

 

柳河东教授做《论董仲舒的儒学成就、易学造诣、

历史贡献及现代价值》主题报告

 

54日-5月8日,由国际易学联合会、中华儒学会、衡水市人民政府、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河北省周易研究会、山西省当代儒学会、国际易学河北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汉学鸿儒董仲舒国际易学研讨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召开。当代儒学领军人、中华儒学会执行会长柳河东,俄罗斯易学专家、多次担任普京总统访华翻译裴慈基,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易学专家王国政,河北省政协常委、文史委主任郭翠朵,国际易学河北研究院院长、河北省周易研究会会长石建和等50余名专家、学者及100余名儒学与易学爱好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柳河东教授在开幕式上做了《论董仲舒的儒学成就、易学造诣、历史贡献及现代价值》主题报告。演讲内容摘要如下:

董仲舒是中国学术史上公认的今文经学大师,春秋公羊学专家,是上承先秦孔孟之道,下启隋唐文中子之道、宋朝程朱之道,推动西汉儒学创化复兴的历程碑式大儒,坚守与传承儒家道统的旗帜性代表人物。他因因应时代变化,开创了大汉政治儒学范式,成就卓著;他通晓五经,长于春秋,深明易理,造诣深厚,达至圆融境界;他大智、大勇、大仁,立言、立功、立德,做出不朽贡献;今天,相似历史情形再现,其思想主张的现实价值和时代意义巨大。从四个方面与大家做一分享交流:

一、儒学成就卓著:因应时代变化,开创大汉儒学范式

他针对汉初社会实情,以儒家义理架构为基础,吸收了春秋至汉道、法、阴阳、五行等各种优秀思想成果,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学,建立了适合汉初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新儒学,将儒家的政治儒学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他发挥《春秋》微言大意,通过天人三策,将儒家思想应用于中国的政治实践,以“天人感应”进行哲学、神学立论,用“灾异天谴”约束朝廷;以“大一统”、“三纲五常”进行政治伦理化,重建社会秩序,建立了汉以后大一统的基本政治格局与礼乐刑政制度,成功地解决了时代面临的政治合法性问题,为稳固汉武政权、避免国家分裂和社会动荡、促进国家和民族发展做出了不朽贡献。

二、易学造诣深厚:思想体系有根基,达至圆融境界

关于董子思想与易学的关系,学术界论述不多,人多以为皆本于公羊春秋学。其时不然,董子虽长于春秋,但通晓五经,深明易理:

(一)主要哲学著作《春秋繁露》蕴含着深厚的易学功底,如,“天人感应”的思想来源于《易传》“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二)“天人三策”有深厚易经哲学根基;

(三)对易学的继承发展具有经世治用和自觉圆融的特点,董子思想体系与传统易学浑然一体。

司马迁曾从学于董子,董子思想对其有很大影响,他在《太史公自叙》中讲,“《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易以道化,春秋以义。”《易经》善推天道而落实于人事,《春秋》善言人事而上达天道。他除了精治《春秋》的“微言大义”,还深研《易经》的“天人之学”,吸收、改造、发展了《易传》的阴阳观、天人观,成为董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他将春秋公羊学与易学进行了有效、圆融整合,融为一体。
不谈易,而用易。是董子的高明处。

三、历史贡献不朽:立言、立功、立德,树立永恒丰碑

(一)智者与立言:治学勤谨、造诣深厚、能够时变、经时济世的伟大学者。董仲舒生逢西汉景武社会巨变时代,以学立身,以学应世,以 “三年不窥园”的定力与勤勉,潜心治学,勤苦精进,成为著作等身、广学博识、智慧超著,能够顺应时变、传承道统、影响时局的学者、智知、立言者。

(二)勇者与立功:勇于创新、敢于谏上、勇于担当、不可而为的伟大勇者。董仲舒在学术上大胆开新,政治上勇敢进谏,表现出“明知难为,而为之”的大勇担当精神,开创了推动西汉儒学创化复兴和汉武尊孔崇儒以兴王道仁政的两大历史功绩。

(三)仁者与立德:倡明仁义、教为师范、行为臣范、力行不懈的伟大行者。孔子讲,“力行近乎仁。”董仲舒不仅著书立说,而且能够躬身践行:教育教学上,成就卓著,弟子众多,门人数传,堪称帝师,终成一代宗师;从政辅政上,深明仁义,力倡王道,清廉正直,忠君爱民,终成一代名臣。

他一生治学勤谨,目不窥园,著述丰厚;他一生重视教育,弟子众多,门人数传;他为官清正,勇于直谏,力倡王道仁政.......他一生立言、立功、立德,大智、大勇、大仁,可谓人格崇高、精神雄强、气局开阔,形象峻伟,为后世儒林树立起了一个大儒人格高标,一座圣贤精神丰碑,一幅圣贤气象模楷。

四、现代价值巨大:相似历史情形再现,极俱现实借鉴意义

两千一百多年前的汉武王朝在西汉建立60多年,与我们的新中国在建国60多年的今天面临着惊人相似的国际形势、国内政局、社会状况,董子所创立的大汉政治儒学范式、及其“天人三策”、“大一统”、“天人感应”等思想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当前中国所面临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有似于西汉初年的情形:

(一)国际形势相似:军事强国虎伺。

(二)经济繁荣后,新的社会问题、矛盾出现:价值紊乱、道德下滑、精神萎靡。

(三)结束了旧的生产关系,新建立起的生产关系趋于稳定,需要与之对应的新的上层建筑、新的意识形态。

现代意义和启示:乱世百家兴,盛世儒家昌。自前年11月,至去年9月,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三次“亲密”、高规格地亲近儒家,这在建党90多年、建国60余年从未有过的幸事。这表明,儒家文化迎来了复兴的春天。

董子在政治儒学理论上的创化和实践上的贡献,对创新发展当代中国政治意识形态、改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新的政治文明,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具有积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当前,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现状,有似于当年汉初“黄老道学”难以应对国家转型后面对新问题新形势的情形。现实中国需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一次大的理论突破和创新: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需要更大包容性,有进一步中国化,充分吸纳政治儒学优秀成份(王道政治)及当代儒学最新成果的勇气。

与此同时,政治儒学在未来要有所发展、有所建树、有所作为,需要当代儒家学者有董子冲破传统束缚、吸纳百家的创新勇气和学术胸怀,大胆吸纳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内的当代一切文明之优长和精华。

从汉高祖到汉景帝,釆取了黄老道学,实施“无为而治”,经过六十多年的“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政策。特别是文景之治时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民财富极大丰富,终使得西汉前期出现太平盛世景象。至汉武帝即位初年,经济繁荣,国库充实,百姓富庶。据《史记》与《汉书》记载描述:当时朝庭财库存有大量的铜钱,因常年不用,穿钱的绳子都朽了,钱多得无法计算;国家仓库里粮食堆积如山,多得吃不完,新谷子压着旧谷子,多得溢到外面,以至腐坏无法食用。

汉武帝刘彻当政后,针对当时的国际、国内严峻形势,一改建国以来的黄老“无为”之政,极推动儒学复兴,兴办儒学教育,大胆起用、重用儒家贤达,运用儒家刚健“有为”之政治文化方略与举措,实现了“攘外”与“安内”,再造了盛世帝国辉煌。

汉武帝即位之初,儒学复兴并非一帆风顺。起初,汉武帝起用崇尚儒家学说的窦婴为丞相、田蚡为太尉,任用儒家学者赵绾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欲积极作为,但很快受到崇道反儒的以窦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的打压,窦、田被免职,赵、王被迫害自杀,儒学复兴事业一度遭受很大挫折。但未过几年,窦太后去逝,保守势力衰败,武帝完全掌权,大批儒者入仕,儒学很快复兴。说明凡事都不会一路顺利,而充满生机的伟大事业是任何困难、任何险阻都阻挡不了的!

一、培育核心价值观,提高国民道德素养

当前,主导社会价值和精神取向的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现状,有似于当年汉初“黄老道学”难以应对国家巨大转型后新问题、新形势,时移势易后难以“收拾人心”的情形。现实中国需要马克思主义再次进行重大理论创新和发展: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伟大飞跃——马列主义与儒家文化并不对立,完全能够相碰、相融、相生、相长出更优秀的文明成果。

当代儒学的复兴,将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弘扬,中华民族新时期伟大“铸魂工程”和“修身工程”的实施,全体国民人文素养和道德境界的提升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二、提高文化软实力,确保国家文化安全

汉代是一个宗教勃兴的时代:儒学宗教化,佛教传入,道教产生,表明当时社会具有产生宗教或引进外来宗教的急切需要和适宜环境。

当前中国的一个潜在危机是:十三亿中国人的精神信仰层面出现巨大真空,基督、天主、佛教等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和城市合法或不合法地迅速发展。未来几十年后,中国信仰外来宗教与邪教的人数超过三分之一时,“文明的冲突”将导致国家文化安全上的严重危机。
近十多年来,学界与民间“儒教”、“孔教”主张的声音渐强,并出现了多地可喜实践,特别是香港与东南亚诸多国家百年来积累了成功、丰富的儒教组织运作经验。遵循现代国家政教分离原则,传承历史悠久、民间大有生命力的敬、祭“天、地、君、亲、师”之崇拜和仪礼,创新和复兴以人文教化、礼仪教化、道德教化、伦理教化为实质的中国特色当代儒教,促进当代儒家伦理教化功效的发挥,无疑是推动“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的务急之策和战略国策。

三、提升党的执政力,保障国家长治久安

中国的长治久安是中国人民根本利益所系,是中华民族的最大福祉所在。中国的长治久安,现实基础在中共执政地位的长期巩固,永久基础在国家真正步入民主政治和法制轨道。

新的历史时期,形象重于一切,形象就是生命,一个真正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君子党”、“贤能党”,才更俱持久的生命力。汉武初年,广开选贤、进贤之门,大批起用、重用贤良儒者,并用儒学教育、改造和有效提升官僚队伍的历史经验值得借鉴。

儒学“尊贤崇德”的道德价值取向,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政治追求,“吾日三省吾身”、“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内圣修为之道,是新时期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自身修养,改进自身建设,持廉拒腐,保持先进,树起贤能优良形象和崇高威望,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为政智慧和有效思想武器。

而儒家的“王道仁政”政治理想,当代儒学的“现代仁政”、“现代礼治”理论,则有利于促进中国现代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进程,从制度和体制上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根本保障。

四、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发展了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哺育、滋养、成就了中华民族,儒家文化的价值、智慧与精神已经熔铸成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文化基因,积淀成中华民族最独特的人文标识,成为中华民族最大向心力、凝聚力、熔铸力之所在。
当代儒学在中国大陆的复兴,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大陆、港、澳、台及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发展壮大起来,汇集起全体华人的智慧、精神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五、倡导国际新秩序,推动和谐世界建设

儒学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克己”、“仁爱”的思想与理念,不仅是人与人之间,也是民族与民族、国与国之间和谐友好相处的黄金律、智慧规。

儒家文化的对人类的最大贡献,在于她的包容性与和谐性,人类历史上许多战争都是由排他性强的宗教或文化冲突引发,而讲求中庸和“忠恕”之道的儒家文化很少引发战争。儒学倡导“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天下观,主张“协和万邦”、“和为贵”、“与邻为善”的邦和观,均有益于人类的和平相处与世界的和谐相安。

同时,儒家又强调“威而不猛,宽而厉,恭而安”,在对待南海问题、霸权主义上,我们既不做软弱可欺的绵羊,亦不做凶恶侵人的狮狼,而要做“威而不霸”、“温而不可犯”的龙象。

当代儒学在全球的传播和弘扬,儒家“克己”、“包容”、“和谐”思想、伦理、理念在全球的推广,将会对“和谐”世界和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构建,人类的和平、发展、进步与共同繁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任何事业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就象汉武初年儒学复兴受到以窦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打压、阻挠一样,当代儒学复兴在今天也受到了重重阻力,2011年1月11日天安门广场东侧隆重树立起孔子像,矗立百天之后却遭致“被悄悄移走”的命运,就是例证。但是,充满希望的伟大事业不论遇到任何阻力,都不半途而废,一定会冲破困难勇往直前的!儒学在当代的复兴,是上合党政国策,下顺人心民意,内符中国国情社情,外应世界人类根本利益的崇高、神圣事业,必将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衰!

 

汉学鸿儒董仲舒国际易学研讨会开幕式主席台嘉宾

 

汉学鸿儒董仲舒国际易学研讨会专家学者嘉宾合影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