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中华儒林 > 湖南 > 儒门动态 > 浏阳文庙上演秋季“祭孔大典”(组图)
浏阳文庙上演秋季“祭孔大典”(组图)
当代儒学网   2015-10-19 09:23:51 作者:杨振文 邓雅琴 来源:营口日报 文字大小:[][][]

 

 

 

    今年9月28日,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学创始人孔子诞辰2566年的纪念日,湖南省浏阳市在建于宋朝、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孔庙之一、规模宏大的浏阳文庙隆重举行了“中国·浏阳乙未年秋季祭孔大典”。

    本次祭孔大典距浏阳上次祭孔活动时隔67年之久,是新中国成立后浏阳第一次举行的祭孔盛典。活动由浏阳文庙祭孔音乐授牌仪式、祭孔仪式、开笔礼三大篇章组成。此次祭孔,除纪念孔子外,还全面展现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浏阳文庙祭孔音乐,展示了浏阳厚重的历史文化。

    上午9时整,万仞宫墙前走道两侧站迎宾礼生,着汉服,行拱手礼迎宾。9时15分,浏阳文庙大成门关闭。此时由108名学生组成的“孔子门生”诵读方队,统一着古服,手捧竹简《论语》,齐声诵读;嘉宾在大成门前肃立,荣佩绶带;万仞宫墙外的20名迎宾礼生从侧门进入文庙里面,站立甬道两侧,行拱手礼。正式祭孔开始前,中央文史馆馆员、国家非遗保护工作委员会专家田青教授为浏阳古乐列入国家非遗名录授牌。

    据介绍,祭孔,作为在孔(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478年,历经2000多年未间断。可以说祭孔是世界祭祀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浏阳古乐则是浏阳文庙祭孔专用乐舞,融乐、舞、歌、礼于一体,历史上曾名动天下,与山东曲阜古乐齐名。公元1829年,清朝道光年间,浏阳组建文庙礼乐局。负责古乐的监生——浏阳人邱之稑,集数十年时间,创造性地恢复了祭孔古乐、完整的祭孔舞蹈和舞具,制作了编钟、洞箫等上百件古乐器,编纂了《律音汇考》一书。据说,邱之稑创制浏阳文庙祭孔音乐时,“匏”这种乐器已失传,他亲自种植小匏瓜,并仿照土埙的样子雕孔定音,最后造出了匏埙。样子虽与古制不同,发出的声音却一致。至此,八音齐全。这是浏阳文庙祭孔音乐的一大创举。自清道光年间以来,每年农历二月上旬和八月上旬,以及孔子生日,浏阳文庙每年至少举行两次盛大的祭孔活动。祭孔典礼由县官主祭,乐生、舞生、礼生等共200余人参祭。乐生奏古乐,乐曲优雅、古朴、肃穆,舞生闻乐起舞,乐、舞、歌、礼齐演,八音古乐齐奏,歌之舞之,场面蔚为壮观。

    自邱之稑创建浏阳文庙祭孔音乐后,一直用于浏阳文庙的祭孔大典。咸丰、同治年间,曾国藩赠授浏阳文庙“雅淡和平”“精深正乐”两块匾额。光绪十五年,大臣翁同龢将《律音汇考》进呈御览,由此,浏阳古乐闻名天下。袁世凯称帝时,曾派人专赴各地考察,认定“曲阜古乐远不及浏阳完备”,于是,有了“国乐古礼在浏阳”“南方礼乐中心” 的说法。1956年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教授杨荫浏到浏阳考察时,曾给予高度评价:“它是中国古代乐舞的活化石,堪称稀世之珍宝。”可惜,上世纪50年代,浏阳古乐遭到了重大打击,那时的浏阳古乐一度被认为是封建残余,遭到批判,礼乐局及人员也被解散。祭孔活动因此中断了大半个世纪,给后人留下诸多遗憾。上世纪80年代,部分古乐器被损毁,乐师、舞生相继谢世,浏阳古乐传承发展岌岌可危,为此,浏阳一批文化人士为传承恢复古乐积极收集整理古乐资料。特别是2013年以来,浏阳市文化部门高度重视申遗工作,成立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组,挖掘整理出40余万字的祭孔古乐资料,录制音像资料100多分钟,为活态传承及再现当年的祭孔盛况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传承培训,聘请唯一传承人邱少求定期进行技艺传授,确保了该项目有“活态传承”这一关键因素,终于使浏阳文庙祭孔古乐于2008年列入湖南省级非遗名录。2014年12月,又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9时32分,祭孔大典正式开始。钟鼓声中,乐生、歌生、舞生上场,主祭官和执事各就其位。祭孔仪式分为行迎神礼、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终献礼、行送神礼等。各级领导和嘉宾分别向先师孔子敬献了花篮,浏阳市政府领导恭读祭文:中秋国庆,两节双馨。先师华诞,举国同庆。文圣吾祖,汇集大成。万世师表,千古巨人。春秋论语,诗礼簪缨。圣贤德智,薪火传承。学贯中西,仁弘古今。谆谆教诲,铸造灵魂……随后,浏阳一中的学生们弹奏一曲《浏阳河》献艺先师孔子,以表达对孔子的敬仰与尊崇。

    10时16分,开笔礼在学童们三字经的诵读声中开始。开笔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少儿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本次开笔礼由40名学生进行了正衣冠、朱砂启智、开笔破蒙、国学诵读四个环节。朱砂启智又称之为“开天眼”,嘉宾、老师用丹红的朱砂在孩子额头上点上一点,寓意着孩子从此耳聪目明,读好书、好读书、学业有成将来回报社会。开笔破蒙是学习文化的第一步,简单而意义深远。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写大楷“人”字,寓意着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是最为重要的。通过开展开笔礼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感悟勤学励志、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为日后的个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0时30分,随着开笔礼仪式礼成,祭孔大典也落下了帷幕。主办方介绍,本次祭孔不仅是对孔子的纪念,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话精神、有效保护和传承浏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要举措,是对以儒家思想为重要内容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希望借此搭建起传统和现代的桥梁,重塑民族精神气节的血脉,提高公民的道德文化素养,让传统服务现代,将优秀传统文化和孔子思想的精华,与现代文明结合在一起。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