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中华儒林 > 河北 > 儒门动态 > 风景这边独好——解析“岔河现象”的奥秘
风景这边独好——解析“岔河现象”的奥秘
当代儒学网   2014-08-27 02:55:54 作者:永合、大勇、刘倩、建飞、大翠 来源:新丰润 文字大小:[][][]

    这里没有班主任,却人人心系集体;这里设有诚信考场,无人监场的考试秩序是那样的井然;这里已连续举办三届全国性聊书会,师生们在读书中快乐成长;这里是一所没有考核、“不追求分数”的学校,却取得了骄人的教学业绩……这,被业界人士称为“岔河现象”。

 

    岔河中学,一所地处偏僻的农村中学。在硬件、师资、生源都不占任何优势的条件下,却在默默的精神坚守中,创新办学模式,办出了优质教育,绘就叫响全国的一道独特风景。

 

    “让《论语》进校园,我们追求的是‘基于人、为了人’的教育本义。仁爱、诚信、创新、幸福,既是岔河中学每一位师生最熟悉的词语,更是以文化人、以德修身、以已律人,办出特色教学模式的集中体现。”“岔河现象”的缔造者、校长张斌利如是说。

 

    让《论语》融入校园文化

 

    打造平和儒雅的精神高地

 

    行走在岔河中学校园,每时每刻都使人们置身于儒家思想的精神乐园:教学楼上“仁、义、礼、智、信”的校训赫然醒目,一股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四周围墙、教学楼的每个角落,随处可见《论语》中的经典论述。教室没有枯燥的年级班次,取而代之的是立达厅、里仁厅和谨信厅等,教师办公室统称为三敬斋,校长、主任办公室分别以忠恕轩、九思轩命名,每层楼也都以君子楼、仁爱楼、智慧楼等区分。由全校教师利用休息时间,历时三个月烙制的木简版《论语》全卷,正在装点着《论语》墙,给楼道文化又增添了一笔浓墨重彩。常见的励志名言警句等标语,在这里换成了粉笔写在小黑板上的《论语》中的传世佳句。每位老师的办公桌上、会议室的长案上都摆放着《论语》的经典名句和孔子立像……这种浓厚的儒家文化氛围发挥着耳濡目染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走进校园的每个人的心灵。

 

    2004年,岔河中学和小稻地中学合并,张斌利挑起校长重任。刚刚合并的两所学校,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差距。如何让两所学校真正融为一体,新学校又该怎么发展,一度成为困扰张斌利的最大难题。一段时间的思考后,张斌利认为,眼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凝聚人心——需要一个科学统一的办学思想的统领。一个偶然的机会,张斌利翻开了《论语》,赫然发现了一方精神的圣地。为了从《论语》中参悟教育的真谛,他看不下去了就抄原文,原文看不懂就抄解释,写感受,像高僧面壁般苦苦悟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苦读、苦思、苦想,他发现多年来自己所追求的管理思想和心中向往的教育境界,竟在《论语》中找到了理论的契合点和升华点。“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以儒家文化为本的教育思想,推动了师生的精神成长,也孕育了被教育界同仁所称道的“岔河现象”。

 

    在张斌利的倡导下,教师们读《论语》、背《论语》,从《论语》中领悟到了教育的智慧,《论语》也成了岔河中学的校本课程,每周每班一节课,师生共同读《论语》。《论语》思想的浸润,使得学校逐渐有了一种平和的氛围,各地参观人员用“儒雅大气”评价这里的师生。老师之间相处融洽,相互为彼此着想,师生之间非常和谐,学生们能够互爱互助。七年级新生甄泽晨,先天腿疾,在学校里总会有并不认识的学生去主动背着扶着,不论阴雨晴雪,天天如此。已经毕业的学生刘青云,在校时组建了一支乐队,要求队员必须是品德好的学生,他骄傲地对每位乐队成员说:“虽然我学习不好,但我品德好。”他改变了整整一届的学风,大家纷纷向他学习。刘青云已经毕业多年,但他的照片始终挂在教学楼的墙上,时时刻刻教育着岔河中学的学生……

 

    如今,岔河中学已经形成了一个大家都在维护、遵守与建造的精神高地。儒家校园文化不仅影响了校园内的师生,也在影响着社会。过去家长到学校多是为孩子拔创、找学校理论的,现在都是主动来与校方、老师沟通情况的;过去开家长会,光膀子、乱扔烟头、大声喧哗等司空见惯,现在开家长会,家长们穿着得体,教室里、楼道中没有一个烟头,秩序井然。家长和学校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没有了冲突,只有相互的信任和理解。特别是历经两次并校,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迅速地融合在一起,学校处处都蕴含着感动!

 

    让诚信融入校园管理

 

    构建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乃立人之本。深谙此理的张斌利校长,将诚信贯穿于校园管理的全过程,实行“去制度化、去规范化”的“超越规范”的管理,大胆提出了以不要考核、不为分数教、不设班主任、考试无监场为主要内容的“四不”管理法,变严管为自律,从而带来了教师们的投桃报李、主动作为,学生们的积极响应、身体力行。

 

    2007年,岔河中学设立了诚信考场。考试时,学生自己取卷、答题、收卷,整个考试过程没有老师参与,没有老师监场。学校从七年级选诚信度高的学生去诚信考场,到九年级全部成为诚信考场。至今,这种考试形式已在该校实行了6年,没有一人违纪。“遇到不会做的题时,真想翻书看看,可我克制住了自己,我不能辜负老师对我的信任。”“能在诚信考场考试,是一种骄傲,更是一种荣誉。作为一名学生,更应该有诚信品格。我要从身边一点一滴做起,自我约束,坚持诚信……”在诚信考场参加考试学生写下的真切感受,让他们在诚信考试中,也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诚信品格,岔河中学又开设了无人看管的诚信超市。超市不设售货员,也没有录像监控,有需要的同学自行选取商品,自己按标价付款。诚信超市的账目统计、货物摆放等日常维护工作,也交给学生负责和管理。据悉,诚信超市自去年12月开设至今,从未发生一起欠款和物品丢失现象,因为学生们已经把诚信当作一种准则,深深地印刻在日常行为习惯中。一位同学深有感触的说:“被人信任也是一种幸福,这种感觉真好!”

 

    没有班主任,如何管理班级?岂不会乱套?面对这一问题,岔河中学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不设班主任,而是把每三个老师组成一个指导小组,每个指导小组对一个班级负责。三个老师共同管理,没有正副头衔,责任均摊。三个人就是一个整体,三人之间是没有评比的。“没有内部评比并不是完全取缔了竞争。”张斌利校长这样认为,“竞争需要有,那就是把学校的总成绩跟其他好学校比。”在岔河中学,老师做试卷分析的时候,是以6个班的成绩作为总分析,成绩高的班和成绩差的班的差距在哪,一下就清晰了。另外,老教师带新教师的时候,都担心新教师成绩不好,而不是怕新教师会超过自己,都希望别人比自己教得还要好。这样,就把“三个和尚没水喝”,变成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最终实现了共赢。

 

    在岔河中学,校长张斌利从不对老师做任何形式的突击检查。“老师本是光辉的职业,只要教育到位,信任到位,各种检查完全可以免了。真正钟情于教育的人,就算身子没在学校,心也会在学校。”张斌利说。多年来,老师的绩效工资、班主任费这些项目都是平均分配的,各项奖励没老师去争。没有考核,没有评比,一直以来,老师们内心非常平和,学校一直处在平稳发展的状态。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岔河中学的诚信化管理,有效促进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和自律教育,充分调动了主观能动性,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后勤无专门教师管理、课间活动楼道无杂音、校内墙壁无脚印和乱涂乱画、几百人跑步无队列而步伐整齐等一系列特色。

 

    让创新融入日常教学

 

    创建轻松愉快的高效课堂

 

    “重复旧的做法,只会得到旧的结果。”长期以来,农村中学的英语成绩远不如城区的成绩好。除了教学设施设备、学生基础等因素有差距外,张斌利和教师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上,独树一帜地创立了“岔河英语教学法”。

 

    所谓“岔河英语教学法”,就是以听、读、背诵为前提,淡化语法讲解,以单元为授课单位,采用“单元整体阅读、重点课文背诵、话题讨论、单元语法讲解、巩固训练”的模式进行教学。这种“先学说再学写”的方法与风靡一时的“疯狂英语”的倡导者李阳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为此,一个老教研员专门到岔河中学来考察这种教学法,并给予很大肯定:先会读是为了降低难度,学生没有了厌学情绪,英语也就好学了;先学说再学写,也符合学习语言的规律。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到2007年中考的时候,“岔河英语教学法”已经整整做完一轮。成绩下来后,岔河中学英语平均分位居同类学校首位,甚至超越了城里的一些学校。英语创新教学首获成功,岔河中学顺势而为,鼓励支持各学科也纷纷大胆革新:数学童话让学生在轻松幽默中掌握知识,大物理教学融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语文的大阅读和经典背诵让学生们有了广博的视野……各具特色的创新教学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在岔河中学的每个班级,都有一本记录学生成长的手册。老师把每名学生点点滴滴的表现和对学生的评价一一记录下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巧妙的传递给学生:批评中充满了善意、责怪中充满了爱意、描写中充满了赞扬、回忆中充满了感恩、刻画中充满了激励、叙述中充满了风趣。这是岔河中学创造性开展细节教育的真实写照。

 

    “记忆中不存储学生细节的教育,是缺少爱的教育。”岔河中学在细节教育实践中积淀出了自己的治校格言。精彩的细节给予学生鼓励,而恶小的细节则给予学生鞭策。细节教育给予每个学生的关注,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了爱的阳光。由此,不仅带来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带来了学生表现的渴望和学习的热情。

 

    在倡导细节教育的同时,岔河中学还开展陶冶教育,大胆提出了“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特长”的教育目标。课间,各班开展特色活动:竹竿舞、韵律操、太极扇、太极拳、太极剑、腰鼓等等,学生们自身的体能得到锻炼;午间,师生利用课前十五分钟时间一起练习乐器,或口琴,或横笛,或葫芦丝,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学生的情操得到了熏陶;课余时间,开展教师陪读、师生聊书等活动,使学生积淀丰厚的知识,修塑人格……陶冶教育让学习生活充满无限魅力,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得以全面发展。

 

    正是由于不断创新的教学改革,近年来,岔河中学收获了丰硕成果,教学工作始终在全区名列前茅,中考成绩突飞猛进。2004年之前,该校学生考入车轴山中学的寥寥无几,近几年最高记录达到47个。历年来,微机加试、理化实验加试、体育加试满分率全区第一,平均分全区第一。

 

    让幸福融入教师心灵

 

    培养乐教勤业的育人团队

 

    与岔河中学老师们交谈,让我们深深地感觉到,他们个个是幸福的,面容上带着本真的快乐。这里的老师,除了工资外没有任何福利,他们的幸福不是来自于物质。没有了分数压力,没有了考核,教师们互相帮助,每天处在一个和谐而又向上的生命氛围里,并由此感到了工作的意义与价值。

 

    探寻幸福之源,老师们把目光投向了张斌利校长。体育老师出身的张斌利,对“先之,劳之,无倦”这句至理名言深信无疑。他不仅将《论语》引入校园,还事事率先垂范:号召老师们读书,他先读在前边;没有音乐老师,他先学乐器后教学;厕所粪池堵了,他第一个上阵疏通;楼道灯灭了,他就成了电工;请不起人砌操场道砖,他带头当起了建筑工……作为“岔河现象”的开拓者,他没有把教育当作一种职业,而是当成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表率是无声的力量。张斌利用自己的言行,深深教化、影响着每一位老师,改变着学校的教学氛围。

 

    在学校,张斌利高度信任老师,允许老师们偷懒。但老师们却都非常敬业。有的女老师做小月子(流产),瞒着校长,一天都不休息就接着上课;两位50多岁的女教师长年争着抢着带毕业班,虽然带毕业班并不多挣工资;布置校园的时候,教学楼各层楼道上挂的一幅幅精美的烫画,都是老师们加班加点动手制作的,只花了3600块钱,而同等学校布置校园动辄花费十几万;学校没有指纹机、打卡器,虽然张斌利一再嘱咐特殊天气,路远的老师“必须晚来”,路上慢点,注意安全,可还是有老师为了追着上班滑倒了;全国优秀教师郭玉梅,身患癌症依然不肯走下讲台,直至为教育事业燃烧了生命……

 

    岔河中学倡导的读书、聊书活动,不仅提高了老师们的素质,也让老师们找到了幸福。老师们除了读《论语》,还读《家有男孩怎么养》、《会阅读的孩子更成功》等等。随着读的书越来越多,老师们逐渐有了各自读书的方向,读书越多对教育、对人生的理解就越丰富,聊书时就越精彩。“读书形成习惯后,大家哪天不读书,都觉得心里不自在。我每天放学后都要带一本书回去,家里人也受到影响,房间内犄角旮旯放的全是书。”崔晓英老师说。

 

    教师在读书中成长,品尝着幸福。近几年,有些老师开始出去讲学,并闯出了一些名气。李瑞静老师研究家庭教育专题,张克文老师研究七年级管理,张红艳老师研究教师的幸福课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每多读一本书,就给自己的研究增加了一定的厚度。如今,很多外地的学校,甚至一些企业,都邀请老师去讲学。省内外不少地方的教师利用节假日,不辞辛苦来到岔河,主动参与到聊书活动,跟大家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与收获。

 

    2012年4月,来自吉林、安徽、山西、天津、北京等地的教育界同仁近300人齐聚岔河中学,举办了一场名为“书香问道”的聊书活动。会上,张洪艳、崔小英、胡大翠……一位位岔河中学的老师,以整体的优雅气质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里,把教师的状态调整得这样快乐,真是一片精神的桃花源。”山西介休二中的高金凤校长深有感触地说。

 

    在2011年全国班主任论坛大会上,崔小英老师的演讲引起专家们的关注,随后她入选“中国教育家人才库”,成为其中学历最低、最年轻的一个专家。崔小英曾被北京的4所学校以年薪10万的高薪聘请,她都毫不犹豫地回绝了。她说:“虽然岔河中学待遇一般,但在这里工作,我感到了幸福和快乐。”

 

    走进学校展览室,各种教研成果摆满了展台。这里有各种奖状奖杯,记录着数十项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有老师们结合教学工作实践撰写的著作、学校细节教育过程中的管理札记;有学生的作品、诚信考试的诚信申请、学生对《论语》治校精神的内涵解读;有《农村中学读背认知英语教学改革》成功申报了国家级研究课题;有校长张斌利先后主持的《在班级上课制中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中学生学习状态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两项省级课题研究成果……所有这些,都记录着岔河中学走过的光辉足迹。

 

    在创新办学模式,缔造“岔河现象”中锤炼出的“勇于创新、勤奋敬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事争一流”的岔河中学精神, 不仅对教育事业发挥着典型示范作用,还成为各条战线党员干部争相学习的标杆。9月27日,丰润区委专门将岔河中学确定为全区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并正式挂牌。9月29日,丰润区采取电视直播的方式,隆重召开弘扬“岔河中学精神”专题报告会。区四大班子成员和全区党员干部群众认真聆听了张斌利校长和王伟、张洪艳、崔小英三位教师所作的精彩报告。以此为契机,这区迅速掀起了弘扬“岔河中学精神”的热潮。全区党员干部群众在岔河中学精神的感召和影响下,正以百倍的信心、昂扬的精神、崭新的姿态,朝着建设丰润科学发展的宏伟目标大步向前。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