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中华儒林 > 河北 > 儒门动态 > 董仲舒文化研讨会在河北举办
董仲舒文化研讨会在河北举办
当代儒学网   2014-04-13 07:22:17 作者:崔志平 刘云松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文字大小:[][][]

 

董仲舒文化研讨会在河北举办 与会专家将其尊为圣人

董氏后裔为先儒敬献花篮。 刘云松 摄

董仲舒文化研讨会在河北举办 与会专家将其尊为圣人

董氏后裔为先祖上香。 刘云松 摄

    在过去很多人都把董子放在贤人上面,但我认为董仲舒也是个大圣人,他对中国的影响超过四配、超过十二哲,所以我把他定位为大思想家大圣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教授、中国·广川董子文化协会理事长、研究会会长周桂钿9日如是说。

 当日,全国·广川董子文化研讨会在河北省景县举办,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与会交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据周桂钿介绍,从历史看,盛世分为治、富、教三个阶段,而正是因为在教的阶段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使儒学成为官方哲学,才出现后期所谓的大汉盛世。中国解放后到现在,基本上也是要经历这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毛泽东时代突出政治、政治挂帅,第二阶段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中国人民富起来;现在第三阶段就是要注重发展文化。习近平对中华文化非常重视,前段时间他到曲阜,先到的孔子庙,他说,“我这次不是路过,是专门来的”,半天时间内他重复说了四次,“我这次来的目的就是弘扬中华文化、复兴中华文化”。

 中国《儒林外史》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李汉秋表示,“近百年来我们对传统文化多为批判,致使传统文化走过了一个十分曲折的道路,直到党的十六大提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里程碑的战略部署之后,我们的学者才开始看到希望。”

 李汉秋介绍,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讲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教授任宝菊在会上提出了自己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担忧:在韩国首尔有四座城门,东城门叫兴仁门,西门叫敦义门、北门叫弘智门、南门叫崇礼门、中间钟楼挂着一块叫普信阁的匾,“仁义礼智信”在这个城市有了完全的体现。“近年来,端午节被韩国注册了,东北的‘热炕’也被他拿去了,如果现在我们景县把董子文化的研究做强做大,我想起码‘仁义礼智信’他们是拿不去了,这是我们研究会最起码应该达到的目的。”

 当天下午,与会学者还参观了董子祠、董子文化园,并通过祭祀仪式表达自己对董子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尊崇。

 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汉族,汉广川郡(今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古庄)人,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董仲舒的儒家思想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为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一时的贡献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