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每天上午9点50分,晋城市凤城小学校园里都会回响起一曲《茉莉花》的经典伴奏音乐。此时,全校900余名孩子则会随着音乐一边大声诵读《弟子规》,一边舒展腰肢做起《弟子规》律动操。
从今年年初开始,《弟子规》课间操在凤城小学践行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2月11日上午,记者又一次来到凤城小学,对该校自主创作《弟子规》课间操的创新做法进行采访。
900名孩子全部掌握
凤城小学位于晋城市凤城路赵树理文学馆东侧,是去年7月份刚组建成的一所小学。
说起把《弟子规》融入课间操的初衷,凤城小学德育主任宋帅波告诉记者,作为该校建成以来的第一任领导人、该校校长陈东亮提出了“一三三一”的办学思路,即一个中心、三项管理、三个特色和一个办学目标。
宋帅波说,当今的很多教育都把学习知识放在了首要位置,忽略了对孩子为人处世的规范和准则的培养,令人堪忧。《弟子规》是中华文化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立德求学应有礼仪规范的集大成者,文字浅显易懂,说理透彻,是教育学生思想、规范学生行为的一种好方法。
得到校长和全校老师的一致认可后,宋帅波开始自编自导,并和该校的两名体育老师刘晓芳、贺海芳对每一个动作再次进行仔细研究,终于《弟子规》课间操编排成功。半个月下来,900名孩子全部掌握。
学习同时锻炼身体
事实上,早在去年建校以来,学校就把《弟子规》融入课堂,每天早上课前15分钟,由每个班班主任带读《弟子规》。
记者也在该校教学区的楼道上看到,一进入二楼教学区,就能清楚地看到一幅《弟子规》全文的大牌匾。在书法宣传栏上,也能看到孩子们亲笔书写的《弟子规》选段。
宋帅波说,其实《弟子规》课间操的动作很简单,动作设计通俗易懂,都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些诸如鞠躬、行礼、端茶倒水、孝敬老人等含义,都会一一表现出来。
当天,记者也跟随全体孩子一起,参与了《弟子规》课间操的整个过程。从头颈、上身,再到腹部、下肢,整体都得到了放松,除此之外,还融入了一些武术动作。
“在做操的同时能回味《弟子规》,还能锻炼身体。”校长陈东亮说,这套国学操将动作与内容相结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行为习惯。
将精髓渗透到方方面面
同时,为了将传统美德的精髓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予持久的教育和感染,凤城小学不仅要求每个学生能背下《弟子规》全文,还将其内容分解,进行了深入的理解和学习,并在此月开展了“安全小卫士”和“文明小使者”的评选活动。
“‘安全小卫士’和‘文明小使者’的目的就是让大家懂得保护他人、礼貌待人”。宋帅波说,目前他们已经评出了34名“安全小卫士”和“文明小使者”的候选人,在月底前,他们将评选出“安全小卫士”和“文明小使者”各10人。
此外,该校还将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形式,如:吟诵、歌舞、故事会,让学生乐于参与。并定期开展养成教育课和国学讲堂课,把《弟子规》的内涵进一步深挖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