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中华儒林 > 山西 > 儒门动态 > 柳河东出席运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座谈会建言献策(组图)
柳河东出席运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座谈会建言献策(组图)
当代儒学网   2013-12-07 14:25:12 作者:本报记者 裴旭薇 整理 贾林辉 摄影 来源:运城日报 文字大小:[][][]

 

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清宪

 

中国现代儒学促进会会长柳河东

 

运城市副市长陈竹琴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于波

 

人民日报评论部原主任王义堂

 

全国工商联文化产业商会副会长王水霞

 

北京能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健康

 

法国布依格咨询总监沈致柔

 

北京市旅游委行业监管处副处长乔剑平

 

    运城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孕育了五千年灿烂的黄河流域文明,全市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旅游景点1600余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0处、省级57处,文化底蕴深厚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如果不能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很好的开发利用,运城只会背负着传统文化的“包袱”而无法前行。


    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将文化旅游产业确定为全市“五大战略重点”之一,重视程度不言而喻。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大量具备现代眼光、现代思维的专业文化人才,才能形成高水平的规划,进而为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科学的引导。11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运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座谈会上,20余名我市在京文化专家和投资商自由交流讨论,共同“会诊”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形成了很多可资借鉴的好点子、好办法。

    今年年初以来,市委、市政府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全市“五大战略重点”之一来推进实施,并重点开发关公文化和盐文化,把关帝庙和盐池景区合并打造成为全球华人祭拜关公和养生休闲的目的地,并以此为龙头,辐射周边地区,推进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壮大。如何让我市厚重的文化不再成为前行的“包袱”?如何摆脱“门票经济”困境?如何用更加开放的思维和理念来开发文化旅游资源,让运城五千年文化真正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正能量?这中间,除了资源的整合,智慧的整合也必不可少。


    11月15日,市长王清宪率队抵京,邀请20余名运城籍在京文化界专家、企业家等,就运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举行了座谈。座谈持续了4个多小时,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与会人员踊跃发言,大家怀着推动运城发展的热情,结合自身工作和研究实际,从文化旅游产业的定位、项目规划、创意策划到政策措施等方面提出了真知灼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于波参加了座谈。副市长陈竹琴主持了座谈会。各方观点的碰撞、智慧的凝聚,让座谈会成了一场思想的盛宴。


    【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清宪】 文化底蕴越是厚重,开发难度就越大,运城要把文化资源的全部内涵都挖掘出来,需要高层次的团队和高端的创意策划。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一定要有抓手,要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更多适合现代人消费的文化产品,最大限度地挖掘文化旅游的产业价值。晋商精神应该是“开放”和“诚信”,两者加在一起才是现代商业文明。因此要有开放的思维,形成亲商、重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努力实现开放的发展。
      关公是怎样从“武圣人”演变到“武财神”的?明代山西盐商长途贩盐经常遭遇打劫,于是就请关老爷做保护神,到达指定地点后要把关老爷供奉到会馆中,而且每次议事前都必拜关老爷。后来,晋商生意越做越大,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于是,拜关公求发财也逐渐被东南亚商人所效仿,他们纷纷拜关公祈求生意兴隆。所以,做大关公品牌,获得更广泛的覆盖面,还是要主打“保护神”、“武财神”两个形象。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于波】 运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是“有说头、没看头”,缺乏载体。旅游景点不少,文化资源丰富,但目前仍停留在“门票经济”阶段,留不住人,形不成产业。所以,要以关帝庙和盐池为龙头,打造旅游目的地,从而辐射周边。打“关公”牌要迎合现代人拜关公的心理认同。同时,盐池承载了五千年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运城盐池,晋商的崛起也起源于盐商。因此,文化旅游产业宣传要找准切入点,加强高端创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做大做强我市文化品牌。

    【中国现代儒学促进会会长柳河东】 当前,运城开发文化旅游产业是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千载难逢,地利是得天独厚,人和有待进一步凝聚和营造。建议发动社会组织的力量,成立一个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借鉴山东孔庙的做法,举办国际儒商与关公文化高峰论坛,形成关公文化的更广泛的影响力。要挖掘关公文化深层内涵,高起点规划,广泛听取多方意见,把运城文化产业作为山西转型跨越的标杆,作为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模范市,为世界的和谐作出运城应有的贡献。最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还要做到:神圣使命,崇高事业,伟大组织,卓越团队。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品牌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郭占斌】 关公是山西最值得向世界推广的品牌之一。如何开发和利用好关公文化,关键是要做好顶层设计。运城要进一步提升对关公文化的认识。关公精神是百姓心中的财富源泉,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是天下华人的情感寄托,是世界人文的道德典范。关公向外传播的最好的口号是“读好书,行好事,说好话,做好人”,这四句话恰恰是为天下老百姓所尊崇的基本准则。因此,要站在推动人类前行的道德力量这个层面来大胆地诠释关公文化,占领制高点,提高软实力,打造产业链,真正让关公品牌“站得高、看得远、喊得响”。要以“商祖文化”为突破口来吸引投资者和企业家,坚持大思维、大手笔。例如,可以拍摄关公系列纪录片,分别以海内外关庙、关公生平、关戏、信仰、道德高地等为主题,以引起人心灵的触动和净化。


    【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王文澜】 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运城可谓拥有一座文化富矿。运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要运用商业的思路和模式,不能泛泛而谈,就文说文,应该找准落脚点。关公文化这个落脚点选的非常有价值。在品牌时代,文化也要有品牌意识,要提高品牌的含“人”量和含“银”量。关公精神核心是“以信为本,以德经商,以义制利,以文致远”,因此要突出一个“商”字,以文为核心,以商为手段来打造关公文化。要强化顶层设计,不能急功近利,真正让运城成为山西文化强市,走出运城,走向世界。


    【人民日报评论部原主任王义堂】关公精神属于整个进步人类,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也是需要不断创造的精神,弘扬关公精神正当其时。运城有3个独一无二:关公精神是独一无二的,运城文化资源是独一无二的,运城盐湖是国内独一无二的。因此,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一要集中力量组建一支精英团队;二要做到宣传领先,宣传就是生产力,没有宣传就没有效益,我们可以少建一座工厂,但是一定不能没有宣传,要敲锣打鼓让别人知道;三要进行公司化运作,用利益机制把资金、人才等多方力量整合、凝聚起来;四要采用新的技术手段,运用信息时代的思维方式来打造文化产业。运城是最早叫中国的地方,也是最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完全可以打造全球范围的度假休闲养生场所。总之,我们要有世界眼光,做独一无二的,做别人做不了的,以此来获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超额利润。


   【全国工商联文化产业商会副会长王水霞】 运城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但正因为历史厚重,所以开发难度也不小。当前,关公文化已经在全球范围落地,已经实现了“走出去”。因此,运城要有对关公文化的自信,要有根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自信,大胆地打造关公这个世界品牌,开发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并以关公为龙头,带动辐射更多国际的、现代的产业。文化产业必须坚持创意为王。要在全市干部队伍中组织一个复合型的班子,把北京运城商会作为一个载体,发动各路高人,集思广益,形成头脑风暴,及早进入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质性操作层面。要强化资本运作,发起文化产业基金。要把运城在外优秀人才凝聚起来,给在外企业家以保护、荣誉、自信,同时也要给他们责任。


   【北京运城商会会长董韬】 非常赞同和支持运城开发文化旅游资源,运城文化只有走出运城才能带动运城。运城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关公文化的关系,站在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制高点来打造关公文化。此外,还要明确旅游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旅游和园区间的关系、文化产业和文化园区间的关系等。当前,运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已经具备土地、资金、文化项目、自然资源、社会需求等多个条件,这种情况下,应该成立研究关公文化的专门委员会,按照资本运作和商业模式,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今后,运城商会将进一步发挥担当精神,积极作为,发动各方力量,共同为家乡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北京市旅游委行业监管处副处长乔剑平】 很高兴看到家乡领导对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视。旅游是世界第一大产业。据统计,当前,每天平均有21万中国人在全球各地旅游,如此大的发展规模,如果没有占领国际市场话语权,中国旅游将很难持续发展。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关键要通过一个平台,打造一个品牌。关公品牌这个平台很有国际价值,应该倾力打造。北京市旅游委行业监管处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拥有高校、科研机构理论研究成果和从规划、设计、落地到教育、旅游、文化、医疗等一套完整的产业发展模式。我们将加强与运城的对接,毫无保留地为家乡旅游业态、产业链设计等方面提供先进、成熟的经验,为运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北京能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健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根植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根植于运城。文化旅游产业应该成为引领运城全面发展的核心。希望市委、市政府真正重视起来,用新型工业化的手段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运城应该响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号召,率先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出发”,大力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瞄准世界旅游目的地去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建议在充分利用东部新区八一水库、安邑水库,打造中央娱乐区,完善游客吃、穿、住、玩等一系列配套设施,让游客能留得住。


   【法国布依格咨询总监沈致柔】 旅游开发应该注重保留当地原汁原味的东西,而不是移民新建,千篇一律。要通过景点的打造来吸引游客体验当地特色民俗,把传统的东西引申出一种游客对景点的神秘感和敬畏感。城市和旅游应该成为一个整体,城市建设应该统筹考虑旅游发展,完善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城市功能,让游客能留的下,带动更多的旅游消费。旅游产业不是单一的旅游项目,也不是旅游局一个部门的事情,应该由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要组织多方资源,凝聚多方力量,吸引金融和投资机构融资,从而共同去推动产业发展。


    座谈会为专家和企业家们提供了自由讨论交流的平台。临近尾声,大家又提出了一些好的点子、好的思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除了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外,还要注重再创作,比如可以设计万荣笑话的动漫形象,发展动漫产业;可以在运城文化中融入中华太极文化元素;运城应该立足盐湖,关帝庙和大禹都城两翼齐飞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最后,市长王清宪在总结发言中说,运城人耕读传家,有智慧、能吃苦,积淀了不服输、敢为天下先的天性,这是运城加快发展最靠得住、最有竞争力、最持久、最绿色的资源。要把人的资源转化为发展的力量,让运城优秀文化真正成为推动发展的正能量。下一步,要以北京运城商会为依托,联系和整合运城在京优秀人才,成立运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家组,最大限度地发挥商会平台作用。今后,我市文化旅游产业的重大决策和项目都要经过专家组论证,强化产业发展顶层设计,真正制订出实战性和操作性强的方案,不断发现产业元素的新组合,真正做到让运城的文化专业人才来开发运城文化旅游资源。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