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中华儒林 > 贵州 > 儒门动态 > 贵阳国学大讲堂:读史开智书香贵阳
贵阳国学大讲堂:读史开智书香贵阳
当代儒学网   2013-07-11 03:07:31 作者:小胡辑 来源:金黔在线 文字大小:[][][]
     练就一颗强大的心
  6月29日,记者来到登墀世家贵阳国学大讲堂的时候,正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主任吕秋云教授进行题为《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的讲座,只见讲堂内座无虚席,听者踊跃提问,吕教授认真解答,气氛十分活跃。
  讲课结束之前,李宽定先生上台做了总结,诙谐和精彩的话语,得到满场的笑声和赞许。他为那些自认为心理有疾病的人们开出的方子是六个字:“知人,知己,知事”,做到这几样,什么事情都想得通了。说白了,就是当一个明白人,一个明白之人,客观的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明白事物的本来规律,从而达到“安生立命”和“顺应”这一思想境界,这时,你就会拥有强大的内心和宽广的胸怀,就能包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当然,拥有这样的境界,需要良好的身体和后天学习和修养。
  李先生最后说,想不开的时候,就去大马路上走走,看看来来往往的众生,从这条路上走过的,有多少显赫之人,但是他们都已经走过了,而将要走过这条道的,又有多少不一般的人,我们,也就是从这条道上走过的芸芸众生中的人之一而已。要么,就去海天园看看,长眠在那里的,不乏有名有利有貌之人,而我们,现在仍然好好的活着。
  这些看似浅显的话,其实与李先生开办此讲堂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讲堂所要传播的,不光是知识,主要是“道”,“天有天道,人有人道”,明白了天道和人道,就能顺势而为,与他人和谐共生。在这浮躁的社会里,眼光不光要向外,还要善于观内,经常内省,了解自身,顺应内心的声音,屏蔽外界不良的心理暗示,构建心理的平衡,在平衡中,修炼一颗不忧,不惑,不惧的强大内心。
  读书一定别偏废
  心理讲座结束后,和李先生聊到了读书的话题,他认为,民族素质的提高,一定不能偏废读书。他说:“2011年统计的数据,中国人均读书4.3本,比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犹太人的64本少得多。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成为世界上年人均读书量最少的国家之一,这是令我们感到振聋发聩甚至痛心疾首的。”
  记者对此也是深有感触,去年去了趟欧洲和日本,发现无论是机场还是火车站,无论是在咖啡馆还是公园,手里拿一本书,安静的阅读的人们随处可见。旅馆无论大小,都会在床头柜上摆放两三本书,供客人阅读。而在中国,看杂志和报纸的人居多,当然,更多的人是在看手机。
  贵阳国学大讲堂的主要活动之一,就是开展读书沙龙,学古籍,读经典,每周聚会一次,大家分享读书的心得和乐趣,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既提高了文化修养,又能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不亦悦乎。
  书院还需多努力
  书院是公益性质的,李宽定曾经说,现在生活好了,吃穿不愁,就想做一点文化传播的事情。“读经固本,读史开智”,我们祖先的思想不能丢。近3年来,他是背负着使命感去做这件事情,其中的坚持和不易,老先生的心里最清楚。
  为了表示诚意,很多教授,他都是亲自上门去邀请,为了维持书院的开销,他是用其他产业的资金,来补贴这一块。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到书院闻道,他坚持不收听课费……
  李先生现在考虑得更多的,却是书院未来的发展。靠其他途径来补贴书院,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书院必须得有自己一定的造血功能,方能走得更远,不求它能赚钱,起码它能够自己养活自己。目前位于登墀世家的书院,场地太小,座位不够,很多人只能站在过道上听讲。李宽定目前正在筹划修建一个新的书院,地段好一些,方便大家到达,面积大一些,满足听课和学术交流等多项要求。而新的书院,则必须建立一套能够维持自身良性发展的经营模式。
  近年来,贵阳市纷纷兴起“书院”这样一种传播文化,提升修养和素质的一种场所,外界专家学者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政府部门也出资出力,提出了继“爽爽贵阳”之后,“书香贵阳”的理念。如孔学堂的建成和开放,如把青少年廉政教育基地设在豫章书院等举措。可是,又有一些书院因为经营不善,最终难以为继而关门歇业。有些书院,为了维持运转,迎合市场,不得不搞起了麻将烧烤之类,放弃了初衷。
  豫章书院的负责人曾经告诉记者,他们的坚持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倡导读书,提倡礼仪,这些活动都是赚不到钱的,书院的开销,同样也是靠周边产业来补贴。
  贵阳国学大讲堂的办学思路,讲座必须是上档次的,听课费是不能收取的,绝对不能搞成市面上那些所谓的“老板班”“大款班”。新的书院建成后,将如何做大做好,是李老先生思考得最多的问题。
  著名天体化学家和地球化学家,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曾经寄语贵阳国学大讲堂,“国学”,即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的核心是儒、道思想。儒以礼立仁义;道以静法自然。其学问也大,非一日可成。其实,坊间对“国学”多有疑议,并非云随雾合,有唱即和。一则“国学”之时代已远去,已成文化积淀,如何将其转变为新时代文化的优质“肥料”,有待努力;二则“国学”少及“科学”,如何多发掘一些“国学”中的“科学”知识,以启发今人,也是个难题。故“国学”兴隆尚需时日,学界还应努力。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