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中华儒林 > 吉林 > 儒门动态 > 长春汉服婚礼现场更像国学讲堂
长春汉服婚礼现场更像国学讲堂
当代儒学网   2013-05-27 01:34:09 作者:金凯 来源:新文化报 文字大小:[][][]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身着汉服的一对年轻人,在婚礼现场一起说出这样的誓言,让在场的所有的人羡慕。有人悄悄拉过来司仪:“等我结婚,您也帮我办一场汉服婚礼。”

  从青岛专门请来司仪

  昨天8时不到,长春市五马路和大马路交会处某饭店的8楼宴会厅,坐满了人,他们是来参加结婚典礼的。“这样的婚礼,是再好不过的现场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一直站在门口等新人的亲友说。

  满桌子的素食摆好,很多人穿着汉服坐在嘉宾席。新娘邹集思的母亲李桂兰做起了新闻发言人,原来,一对新人认识很多年了,新郎崔凯的父亲跟新娘的父亲是老同事。崔凯和邹集思从1992年上初中时就是同学,这20多年关系一直不错。“我就这么一个女儿,不在乎什么剩女,两个人讲究的是缘分,一切随缘,不去强求他们。”李桂兰说。

  36岁的邹集思和35岁的崔凯10多天前才跟家人说,要简单办一场结婚仪式,体现国学传统就好。李桂兰决定,给女儿办一场正宗的汉服婚礼。把想法跟国学讲堂的同伴一说,大家迅速组成“筹办组”,联系所有事项,并从青岛请来了专门做汉服婚礼的司仪李增金。

  婚礼原来叫“昏礼”

  9点,婚礼正式开始。大红绸搭建的花道尽头,崔凯拱手站立。舞台上,司仪娓娓讲述“衣裳”一词的由来。而汉服的由来与演变,更让大家豁然开朗,“这身衣服不那么陌生了。”

  “昏礼者,将和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当李增金一句接着一句地讲解着与结婚有关的诸多事宜,满场寂静,这似乎不是婚宴现场,更像国学课堂。有人听,有人记,有人录,也有人和一旁的人小声议论。

  “在先秦时代,婚礼在美丽的黄昏进行,故而称作"昏礼"。昏礼在五礼之中属嘉礼,是继冠/笄礼(也就是成人礼)之后的人生第二个里程碑。昏礼一如黄昏时满天的晚霞,宁静深远……”短短一段话,听得台下的亲友直点头,“哦,是这么回事。”

  新郎的父亲点燃象征家族精神的烛火,随后,新郎宣读告文:“互帮互助,相互感恩,孝敬父母,相亲相爱……”随后,父亲给儿子敬酒,希望儿子要负责任,要有孝心、爱国心、恭敬心、感恩心,并怀着感恩心和恭敬心去迎娶新娘。

  司仪的主持稿写了11页

  行过贽见礼,新郎去亲迎新娘,行亲迎礼。红幔轻掀,新娘出阁,团扇撤下,从此后丢掉小姐脾气,为人媳、为人妇,担起孝敬公婆、照顾丈夫、教育子女家庭的重任。

  再行拜堂礼,这边夫妻对拜,那边,司仪再将夫妻间称呼演变,从互称良人,到郎君、娘子,再到先生、太太……其中故事,都蛮吸引人,以致让两个人选择最喜欢的称呼时,新郎说出“娘子”,新娘说出“相公”,司仪再讲何为相公。

  “同牢礼”、“合卺(jn)礼”、“结发礼”行过,夫妻俩行家礼时,新娘和婆婆双手紧握,两个人悄悄说起知心话,婆婆的眼泪止不住。

  最后到执手礼,夫妻俩同诵:“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一场汉服婚礼圆满落幕。婚宴开始,吃的人不多,要求合影的人却排起长队,舞台前的酒席变成了临时等候区。而司仪早已大汗淋漓,11页的主持稿,每页都写得密密麻麻。作为一名国学老师,因为平常研究汉服婚礼较多,经常被邀请主持婚礼,“现在的很多婚礼,大家都走过场,来不及反思家庭、婚姻的意义。我们不断地根据嘉宾的承受能力,增减婚礼中的国学知识,希望把婚礼当成课堂来办,让更多人感受国学魅力。”刚说完,过来两对母女,邀请他主持汉服婚礼。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