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中华儒林 > 贵州 > 儒门动态 > 贵阳孔学堂开馆引发国学升温 让传统文化回归民众生活
贵阳孔学堂开馆引发国学升温 让传统文化回归民众生活
当代儒学网   2012-10-26 06:14:50 作者:王小梅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文字大小:[][][]

  文化观察

  贵阳孔学堂落成庆典于金秋时节,即孔子诞辰2563年之际在贵阳市花溪区举行。建设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尤其是建设一处具有传承性的现代文化教育公益性项目,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贵阳市市民的文明素质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在落成典礼上,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强调,孔学堂必须立足贵阳、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真正成为一个开放的平台。要通过开设国学讲坛,举办学术交流会、研讨会等载体,吸引海内外儒学名家前来讲学、研究,促进儒学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培育广大市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增强民族文化自觉自信,使贵阳孔学堂成为一个硕儒、名流汇集的地方,成为一个弘扬、研究儒学文化的重要场所。贵阳市孔学堂管理委员会主任蒋星恒说:贵阳市的孔学堂将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区以祭祀为主的孔庙,"孔学堂"将弱化其祭祀功能,强化学习功能。

  从历史上看,儒学一直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文化血脉,指引着中国人的精神方向。儒学自孔子就讲究学问与实践的统一,至明代王阳明把这一原则明确提炼出来,即知行合一;儒家讲群而不党和而不同,这又是一种团结、合作的理念;同时,儒家还讲事功,讲对社会的贡献,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上三种理念,正与贵阳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城市精神相合。


  近几年国学热的出现与2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传统中寻找能代表本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象征就成为一种必然,因为这是一个国家的经济与文化发展所带来的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觉的表现。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与国际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人也越来越需要体现自己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文化价值。而且,中国作为东亚乃至世界儒家文化圈的核心,也必须加强对国学中的儒家文化的研究。

  孔子学院的创建及其在全世界日渐兴盛,也是适应了这一思潮的要求。很多国家正在申办孔学院,成为以教授汉语、传播中华文化为核心的中心。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经典,正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象征转变为中华文明复兴的重要根基和实际入口。

  孔学堂是以汉字的教授和传播,传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实现文化的传承和世界性传播的重要载体。孔学堂在贵阳的落成,其意义在于一座文化地标的建立。昔有大儒王阳明贵阳龙场悟道,造就阳明心学。如今贵阳孔学堂若能接续先贤遗训,当对提高贵阳城市的文化品位、精神格调,对建设文化贵阳有促进作用。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文史馆馆长顾久:

  再添一味药儒学

  贵阳孔学堂落成了,曾经远去的孔子又走近了我们。这是一件大事、好事,也是一件值得反思的事。

  孔子的儒家,以天人合一观宇宙,以为价值,以定秩序,进而解释万象、规范社会、界定意义、安顿灵魂,既扎根以家族为单位的农业文明,又符合大一统王朝的需要,所以才绵延数千年,建立过一个屹立世界之林的富强帝国。

  后来西方列强操着洋枪洋炮,渐渐使和平知足的中国人明白:在一个充斥着丛林法则的地球上,要想不亡国灭种,还需要一些新东西。

  于是,民国有了三种观点。一、新东西再好,也一定要嫁接在中华文明这棵千年大树上才成,被斥之为保守主义”(“”)派;二、当务之急是引进西方的科学、民主、自由、市场经济等,称为自由主义”(“西”)派;其三、受苏俄启发,要奋起革命,砸烂旧世界,称为激进主义”(“”)派。后者挟着有高远理想、严密组织、强大武装、广厚民心之优势,建立了新中国。

  毛泽东时代,经济上用计划经济,社会上推行单位制,文化上高扬共产主义理想。从而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人民共和国。

  邓小平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经济上采用了自由竞争、市场经济等,使国力大发展。

  过去年轻,总相信这世界上有包治百病药,现在明白:无论哪味药都有副作用。

  针对当下世情,不妨再添一味药儒学。中医讲究辩证施治,调和众味,不喜欢走极端;而且,中医药是国粹,抓副中药,各味兼具,文火细烹,芳香四溢,在外国人心目中,这才像中国人,对外也才好宣传中华文化。何况,孔夫子这味药,中国人长期服用,有感情还有效用的。

  融合中西马,打造新文化,中华民族才会成为一个立足传统、海纳世界的,受人尊重的民族。今天,孔学堂的意义在于此。

  省儒学会会长、贵州大学中华文化书院院长张新民: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举措

  贵阳儒学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将会凝聚更多的学术文化资源,展开包括孔子思想在内的儒家学说研究,从而提升贵阳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一直在做推动读经的工作。经,是长的意思,是永恒的意思,为什么成为经典?因为它里面蕴含的价值、思想体系,记在点滴之中,所以是永远需要的,是在长期的历史文化中存在的。经典也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重读经典,能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

  如果我们对数千年的文化传统尚能同情地了解并致以温情的敬意,即不难发现,中国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可供国人安身立命的一套价值系统,积累了一套与该价值系统相应的符号象征体系,不仅长期凝聚起千百万人的精神情感,汇合为巨大的认同力量,而且也转化为生生不已的力量资源,涵化出浩浩然可与日月同辉的民族精神。其中最突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孔子,数千年来始终深刻地影响着华夏民族的价值发展方向,实际已化身为国家民族道德与智慧的象征,成为人类不断从自身传统吸取资源的一大源头活水。

  孔子开辟了数千年华夏民族道德与理性的人文精神的发展方向,他的思想学说至少从西汉以来便始终都是人们重新思考人类重大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不能绕过的出发点和参照系。贵阳市这些年经济发展很快,城市面貌改变很大,但一个城市的发展是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精神文明是城市的内核。一个城市有历史感,有文化感,这就需要有文化载体,要有文化建筑,继而还要有文化行为。修建孔学堂,就是提升贵阳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开端。

  孔学堂应该成为传统文化的教育基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学会感恩,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比如乡土资源、文化资源等等,很多都是古人开拓的。孔学堂还可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在一个广阔的纬度上,增加我们的民族自信心。总之,无论是价值教育,还是生命教育,等等,孔学堂可以做的很多。

  贵阳国学大讲堂创始人、著名作家李宽定:

  传统要随着时代的脚步前行

  今年夏天,爽爽的贵阳学术交流黄金周国学大讲堂首届学术交流期间,曾参观过尚在建设中的孔学堂,心里很是欣慰。

  钱穆先生说:文化必然有传统,无传统便是无文化。竖看历史,中国人今日确乎是富了。但与富裕如影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如何?孔子告诉子贡:可以;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也。

  贫穷固然不是好事,为富不仁就更不是好事!怎么做人,这是孔学文化的精义所在。中华民族要富要强,但中国的富强决不能以中国人的精神荒漠为代价!


  黑格尔曾经说过: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鹜于外界,而不知回到内心,转回自身,以徜徉于自己原有的家园中。中国人原有的家园在哪里?就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孔学是国学的核心,但国学不仅是孔学,儒、墨、道、法等诸家皆是。不仅孔学与国学有同有异,即使孔学与儒学亦是有同有异。孔学是儒学之源、之宗,但毕竟孔子的思想与曾子、孟子、荀子,尤其是后来的董仲舒、二程朱羲和王守仁等人有所区别。

  不管是百年前反对传统,还是百年后弘扬传统,科学的态度是先把我们的文化传统认识、分辨清楚。要认识、分辨传统文化,只读儒家经典不行,得把墨、道、法诸家的经典也读了,才能真正理解儒家之学。即使是读儒家经典,也不能只读《论语》,要把《孟子》、《荀子》、《春秋繁露》以及《二程遗书》、《朱子语类》之类读了,才能真正领悟《论语》之大义。

  社会在发展,我们反对割断传统,也不能死守传统。传统也要随着时代的脚步前行:或是消亡成其历史,或是弘扬成为助力。中医是古老的中华文明。中医治病,不是先扎针抓药,而是望、闻、问、切,把脉弄清病情、病源,再对症下药。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不合民意的事,下大力也推之不动;合民意的事,没有推动谁做也难成气候,更难持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办国学大讲堂,也是尽一介草民之心,以己之力为爱好传统文化的市民创造一个求学的地方而已。

  同济大学教授曾亦:

  儒学研究传播需要更多关注和投入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文字。中国汉字里凝固了古老中国的光荣和辉煌。事实上,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形成,恰恰是基于汉字的保存和传播。

  我们现在重视汉字的普及和教学,不仅使现代中国能够继承几千年的文明,而且能够在我们的记忆中不断重现过去的光荣和辉煌,增加民族的自信心,并且,还能够在汉字的基础上把不同民族联合起来,构建一个现代的、统一的中华民族。

  此外,现代技术手段也使汉字成为一种普遍的交流工具成为可能,旧有的障碍不复存在。我们相信,中华民族的复兴,同时也是汉字及其文化向外普及和传播的历史。

  孔子及其儒学在传统中国占据了一个主导地位。两千多年来,中国社会的稳定、文明的传承,都与孔子及儒学的这种地位有关。

  目前,国外的汉字和文化的传播以官办为主,而国内的儒学传播则以民间为主,换言之,政府在国内儒学研究和传播方面,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投入。只有儒学在国内真正得到复兴,中国的汉字与文化才真正可能走向世界,具有更强的辐射力。

  目前儒学的复兴刚刚起步,还有很多路要走。其中最关键的一点,传统儒学曾经对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比如政治、法律、社会、经济、伦理等,都曾有着普遍的指导作用,然而从目前来看,相关的研究还非常不够。比如,人们普遍意识到儒学对于当代伦理道德重建的意义,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推而广之,社区建设、企业伦理、司法立法、政府监督等方面,传统儒学都有一整套学说,应该把这些方面发掘出来,以便让儒学建设性的参与到现代中国的构建中来。

  省社科院研究员、贵州省南飞夜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王路平:

  学国学目的在于关怀人生奉献人生

  汉字和传统文化之间有极大的关系,中国汉字起源于象形文字,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而且是用来载道的。《易经》讲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汉字是一种传道之。中华文明五千年,以汉字传播的是中华文化的大道精神,以汉字和汉语言为传播载体的文化形态是永恒的、不朽的。因而汉字中传播的,使其难以改造成字母形态的文字。汉字在世界文化中有其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世界上几百所孔子学院以中国语言文字为主题的中华文化弘扬,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国学、儒学,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国学是一种文化,文化是凝聚整合一个国家民族一切资源的根本力量,如果失去将危及一个国家真正的安全。当前世界全球化一方面带来了文化交流、互补、融合和吸收,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竞争、激荡、碰撞和改造,这两方面互相关联、相互作用。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弘扬中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这就是国学热的一个重要背景。

  国学在中国古代称为国之庠序,是国家办的学校,而不是今天我们所指的某一个领域的知识。今天的国学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是近代西学东渐后国人发现西学之外还有本土的学术和文化,由此产生了国学这一提法。国学是中国本土的民族学术文化的精粹之学。我们学国学的目的在于关怀人生、觉悟人生、智慧人生和奉献人生。围绕这四个信念,我们将树立爱国主义的理想信念,锻造爱国主义的伟大精神,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支撑,是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

  诚信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国学对于廉政和诚信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目前,贵州正在多方积极推进传统文化复兴建设,贵阳孔学堂、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贵阳国学大讲堂、豫章书院等都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由此使传统国学、儒学在本地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扬,使之成为民族精神教育的文化空间,成为省内外乃至国内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