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中华儒林 > 河南 > 儒门动态 > 河南平顶山胜利街小学“国学班”诵经典习古韵
河南平顶山胜利街小学“国学班”诵经典习古韵
当代儒学网   2012-10-17 12:23:01 作者:编辑:小郑 来源:平顶山晚报 文字大小:[][][]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10月12日上午,新华区胜利街小学南校区三(1)班教室里传出阵阵抑扬顿挫、韵味十足的读书声。诵读国学经典已成这个班72名学生两年多以来每天上课前的必修课。

    ■背诵经典小学生说不难

       记者看到,在三(1)班黑板右侧写着一句摘自《论语·学而》的名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要求孩子们每天上下学时诵读10遍,本周内要熟记。”语文教师卢华伟告诉记者,两年多以来,该班的72名学生已背诵过的国学经典有《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70首经典古诗等,这个学期孩子们开始诵读《论语》。由于《论语》含义深刻,她目前只是挑一些经典名句给学生读。

       记者手中拿着一本《弟子规》随机点了两名分别叫马睿涵、王涵睿的学生,两个小女孩摇头晃脑地背诵起来。“这是我们二年级背诵的内容,背起来也很顺口。”马睿涵说。记者又挑选了《江南》、《咏鹅》、《春晓》等几首古诗,全班同学几乎一口气背完。同学们告诉记者,他们都是利用早上第一节课前和放学前的一二十分钟背诵的。“背诵这些诗文感觉并不难,背顺了还挺简单的。多背诵古诗文能提高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很有用。”王涵睿说。

       卢华伟对记者说,6~13岁是人生记忆力的最高峰,是诵读经典的黄金期。她认为这些国学经典不懂也可以读,读了才有可能懂,即使暂时不懂,将来也会有大用。卢老师在经典诵读教学中总结出了一些方法。现在,教室黑板上每天都抄写几句经典诗文名句,保留全天。晨读前孩子们集体诵读10遍。每周背诵经典诗文一篇。孩子们对背诵的内容不甚理解,卢老师说,坚持很难,现在以培养兴趣为主,眼光放远一些,全面地看孩子的发展,如果将来有一天他们能够顿悟,回头重读经典,进而指引人生之路,这将是她最大的满足。

    ■父母跟着孩子读经典

        如果每天和孩子一起读四书五经三四十分钟,那做父母的电视还看不看了?还上网偷不偷菜了?记者通过采访该班一些家长了解到,一些喜欢诵读国学经典的家庭特点似乎也比较明显:孩子的行为习惯都非常有规律,每天都能坚持写完作业—读经—锻炼—睡觉,爸爸妈妈在孩子入睡之前也基本不贪恋电视或者偷菜之类的网游。

       记者联系了该班学生家长马先生,问他为什么会跟着孩子读《论语》。“我们像女儿这么大的时候是不读的,现在成年了,突然跟着孩子接触了一些国学经典,觉得好多的道理都很深刻。而且,孩子边读边悟,有些道理,就不需要我们家长苦口婆心地讲。”他说,女儿现在是一天不读就难受,“晚上如果没读,早晨起床也会读一读。朗诵方面长进不少”。

       其实,卢华伟老师本人也并非从小是国学的粉丝:“我也是在工作之后重新跟着孩子读到这些经典的,觉得好多的道理,其实早已在书里写得明明白白。”

      “我家孩子自从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后,真的懂事多了,每天我下班回家,他都会守在门口说一句:‘妈妈您辛苦了!’看他爸回来的时候拎着东西也会主动去接,家人都很感动。”家长王女士说。

       家长刘先生也对卢老师的做法称赞不已:“以前无论我和她妈为他做什么,孩子都觉得理所应当。现在不同了,不仅会说谢谢,还知道体会家长的辛苦了。”

    ■要在全校推广国学经典

       “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溺爱和家人的包容使其觉得关爱来得理所当然,缺乏感恩和回报的心。”新华区胜利街小学校长松翠柏说,在该校三(1)班两年多的实践中,学校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有利于规范和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为此在全校学生中推广国学经典。目前学校已经印制有关教材,要求低年级、高年级学生按要求掌握相关内容。在完成规定运作之余,学校还要开设毛笔书法、国画、围棋、古筝等课程,推广展示丰富多彩的传统艺术和文化。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