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中华儒林 > 吉林 > 学术成果 > 白山书院壬辰年研修班学术综述(上)
白山书院壬辰年研修班学术综述(上)
当代儒学网   2012-08-24 11:42:42 作者:孙铁骑 来源:中国当代儒学网 文字大小:[][][]

孙铁骑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白城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以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周易?乾卦?象辞》)此乃君子进行自我生命安顿之过程,故君子进德修业,非为生命外求之过程,而是君子内求生命之本质,忠信以进德,修辞立诚以居业,实现生命之安顿,亦即西哲所求之“诗意的栖居”。而此生命之安顿必然外显为人类的文化与文明,故真正的人类性文化与文明必须承诺对生命的现实安顿。而现实的人类文化与文明创制却不是必然能实现生命的安顿,故需要对现实的文化与文明与进行哲学反思。能否实现对生命的现实安顿也就成为判断文化与文明合法性的终极依据。值是之故,长白山书院以“生命与文化的合法性”为主题,于2012年7月28日至8月8日举行“长白山书院壬辰儒道研修班”。
      长白山书院为当代中国著名民间学者鞠曦先生创建于2005年,书院具有自己独立的学术理路与理论体系,以“正本清源,承续传统;中和贯通,重塑传统;中学西渐,开新传统”为宗旨,在学理上会通儒道,培养“内道外儒”之人才。鞠曦先生以“时空统一论”贯通中西哲学,以“形而中论”外化出《易经》哲学的理论体系,从而贯通儒道哲学,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正本清源。长白山书院自创办以来每年面向社会定期举办儒道研修班,继承传统书院的会讲传统,传道育人,风化社会,以鞠曦先生与长白山书院的学术理路为中心正在形成一个影响日深的“长白山学派”。
“长白山学派”学风纯朴,扎根民间,为生命而学术,思想理路清晰,学术体系完备,以“我注六经”的精神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正本清源,实现对中西文化与儒道哲学的中和贯通,真正回归中国传统书院于民间办学,在野传播,传道授业,风化社会的道统与学统,其存在已具有历史性与普世性的双重意义与价值。本届研修班为期12天,每日早课为静坐内修,上、下午为鞠曦先生授课,学员问学讨论,晚上学员自由研讨。本次研修班重点探讨了如下问题:
 
一、生命与文化的合法性
 
人之生命区别于万物之生命的所在就是人之生命与文化的共生性,人之生命以文化的方式存在,或言人之生命外显为文化的存在方式,而文化也必然自在承诺着对人之生命的安顿,从而文化就应当是生命的文化,就应当是实现生命安顿的文化。当文化远离人类的生命本身,无法实现生命的安顿,也就失去了其作为文化的合法性,也就不再成其为属于人的文化。
鞠曦先生对传统文化的解读是回到先秦经典文本,以现代理性重新解读传统经典,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正本清源”,尤其以《易经》为中心重新解读传统文化的整体脉络与理路,从而贯通老子道家与孔子儒家,实现“儒道会通”。因此,鞠曦先生以“内道外儒”立教,形成长白山书院独特的思想特质。而儒道之所以能够会通,内道与外儒之所以能够合一,就是因为儒与道都是言说生命本身的文化,而《易经》就是这一生命文化的理论核心。故鞠曦先生以《易经》为依据解读文化与文明,给出其对文化与文明的中国式理解。
《易经》以“贲”卦阐释了文化与文明,“贲”卦上艮下离,上山下火,“山下有火,贲。”(《象辞》)“贲”乃“饰”之义,此“饰”乃人之所为,是人对自我生命存在的自觉与自为,即以文饰的方式使自我之生命“明”起来,故此文饰之明乃为生命内在本质之自觉的外在开显。此文饰并非是对生命本质的背离,而是对生命本质的升华与弘扬,故为“明”。经此“文饰”而“明”之的生命使天道的自在变为人道的自为,从而人可以“为天地立心”,使人可以成为超越于万物的存在。但如果此文饰之明无限发展,必然文饰过度,反而使其明离人渐远而渐暗,从而使此文饰最终离开生命太远而失其存在之意义,甚至可能背离生命的存在本身而成斨害生命之罪魁,从而丧失此文明存在的合法性。故文饰之明不能溢出生命的本质之外,应当止于生命的存在本身,“出入以度”而“知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於止,止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大学》)故“贲”卦下离明,上艮止,“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彖辞》)文明必须以生命为中心而止其所当止,“知至至之,知终终之”,如此之文明才可能化成天下,才是真正的人类性文化。故鞠曦先生将文化定义为“以文明化成天下的形式”。
如果一种文化不能文明以止,不能化成天下,就不是真正的人类性文化,就不具有文化的合法性。以此为标准考查当代世界性的人类文化与文明,就可以知道没有任何一种文化真正能够实现文明以止,化成天下的责任,从而可以证明当今世界以西方文化为主流的文化与文明都没有存在的合法性,所以当今世界的文化与文明以西方文化为代表已经进入了全面终结的时代,“上帝死了”,“哲学终结了”,“科学终结了”,“人也死了”,人类文化似乎丧失了一切既定的价值标准,进入了“怎么都行”的虚无主义时代。而人们在这种“怎么都行”的自由之中感到的却是生命的迷茫与空虚,感受着“生命的不可承受之轻”,如此的文化现实已经表明当今世界的文化已经丧失了自身存在的合法性。
而人类所创造的文化何以会远离生命存在本身,何以会丧失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呢?源于文化自身发展的无根性,当一种文化缺少根源于生命内在的本体论支撑,必然成为飘浮于生命之外的附属品,甚至是生命的斨害者。而文化何以会陷入本体论的无根性之中呢?因为文化作为“以文明化成天下的形式”,在其直接性上是以生命存在本身为本体,而生命存在本身又需要自己的本体支撑,故文化虽直接根源于生命,却不能以生命本身为终极本体,而应当以生命的本体为本体。故《易经》给出生命及万物的本体为“生生”,生命由“生生”给出,而文化由“生命”给出,那么,文化就应当以“生生”为终极本体。文化只有合于“生生”才具有自己的合法性,偏离“生生”就丧失了存在的合法性。所以文化自诞生以来就陷入了一个难以摆脱的困境,那就是文化虽然由人之生命本身所创造,但由人之生命所创造的文化却可能因远离“生生”本体而远离生命。故文化发展到现代已经远离了“生生”本体,从而远离了生命本身,从而无法安顿现实之人的身心性命,失去了文化的合法性。
“生生之谓易”(《系辞传》),“生生”给出易的存在,而“易以道阴阳”(《庄子?天下篇》),“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传》),一阴一阳给出道的存在,故可说“生生之谓道”,故中国哲学与文化的本体就是生生不息的生命之道,中国哲学的本质就是生命哲学。但庄子早就指出:“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篇》)中国哲学在老子与孔子之后就走向了由道到术、技、法、势等的分裂过程,诸子百家各言其说,将老子之道与孔子之道对立起来,造成儒道相黜,使中国哲学迷失了共同的大本大源。在这一由道到术的分裂过程中,《易经》虽然一直被公认为儒家“六经”之首与道家“三玄”之一,但《易经》何以获得如此地位并没有获得清晰的理解,亦没有在学理上获得明确阐释与说明,故《易经》一直被视为卜筮之书,带有很强的神秘色彩。
鞠曦先生对中国哲学与文化的解读就从对《易经》的正本清源开始,通过对《说卦传》的“正本清源”及“形而中论”的哲学阐释,揭示出孔子作传解经后的《易经》已经转变了传统的卜筮性质,成为孔子的“性与天道”之学,即孔子通过作传解经的方式使《易经》承载了其对“性与天道”的理解,《易经》因此才有资格成为中国文化的大本大源,故对《易经》的解读是本次研修班的重点内容。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